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579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储物室、复合导轨结构、机床、电机、夹紧台、工作台、升降电机、主轴箱、卡盘、紧固件、螺栓、控制器、机架、基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储物室,所述复合导轨结构由双向阻尼板、滑动夹紧块、复合导轨、床身、轴承、丝杆、螺母组成,所述双向阻尼板与滑动夹紧块相连接,所述滑动夹紧块在复合导轨内外侧进行移动,所述床身与机床相连接,所述轴承通过丝杆与螺母相连接,所述基座设在机床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复合导轨结构,能够在机器失控时,将速度迅速减缓,避免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减少零件与工件损坏率,提高生产效率。

A compound guide structure of the bed of a lathe feed shaf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d compound guide structure of a lathe feed shaf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torage room, a compound guide structure, a machine tool, a motor, a clamping table, a worktable, a lifting motor, a spindle box, a chuck, a fastener, a bolt, a controller, a rack, a base, and a storage room above the base. The composite guide structure consists of a two-way damping plate, a sliding clamping block, a compound guide, a bed, a bearing, a silk rod and a nut. The two-way damp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liding clamping block. The sliding clamping block is moved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ide of the compound guide rail. The bed is connected with a machine tool, and the bea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nut by a screw rod. The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tool. The invention has a compound guide structure, which can quickly slow down the speed when the machine is out of control, avoid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reduce the damage rate of the parts and the workpiece,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属于车床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920203710.9的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床身导轨中有丝杠、上方有床鞍,其特征在于床身斜面低部的床身主导轨上表面和与之平行位置的床身高部上表面不在同一斜面上;床身斜面低部的床身主导轨为滑动导轨(11),斜铁(20)安装在滑动导轨(11)和压板(19)之间以及导轨(11)和床鞍(13)之间,斜铁(20)由两侧螺钉固定在床鞍(13)上,床身斜面高部通过导轨压板(17)固定作为辅导轨的滚动导轨(16);床鞍(13)上相对导轨部位粘贴耐磨塑料(12)、相对斜铁(20)处用螺钉固定压板(19)、相对滚动导轨(16)处通过调整垫(14)固定滚动导轨块(15),电机带动丝杠(18)驱动床鞍在两导轨上移动实现机床的z轴方向进给。本设计把机床床身上部的辅导轨设置为滚动导轨,床身下部主导轨设置为滑动导轨,并配有导轨调整部分。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同时作为定位导轨,在床鞍承受力矩较小时滚动导轨起主要导向作用,在床鞍承受力矩较大时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同时起导向作用。这种结构既有滑动导轨高刚性高稳定性作用又兼有滚动导轨的高速、高精度特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滑动速度过快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导致零件与工件损坏,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滑动速度过快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导致零件与工件损坏,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储物室、复合导轨结构、机床、电机、夹紧台、工作台、升降电机、主轴箱、卡盘、紧固件、螺栓、控制器、机架、基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储物室,所述复合导轨结构由双向阻尼板、滑动夹紧块、复合导轨、床身、轴承、丝杆、螺母组成,所述双向阻尼板与滑动夹紧块相连接,所述滑动夹紧块在复合导轨内外侧进行移动,所述床身与机床相连接,所述轴承通过丝杆与螺母相连接,所述复合导轨设在机床上,所述电机与夹紧台相连接,所述夹紧台与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与主轴箱相连接,所述主轴箱与卡盘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基座设在机床上。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导轨与床身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床设有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设有升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与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与基座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复合导轨结构,能够在机器失控时,将速度迅速减缓,避免刀具与工件发生碰撞,减少零件与工件损坏率,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导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底座-1、储物室-2、复合导轨结构-3、双向阻尼板-301、滑动夹紧块-302、复合导轨-303、床身-304、轴承-305、丝杆-306、螺母-307、机床-4、电机-5、夹紧台-6、工作台-7、升降电机-8、主轴箱-9、卡盘-10、紧固件-11、螺栓-12、控制器-13、机架-14、基座-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其结构包括底座1、储物室2、复合导轨结构3、机床4、电机5、夹紧台6、工作台7、升降电机8、主轴箱9、卡盘10、紧固件11、螺栓12、控制器13、机架14、基座15,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储物室2,所述复合导轨结构3由双向阻尼板301、滑动夹紧块302、复合导轨303、床身304、轴承305、丝杆306、螺母307组成,所述双向阻尼板301与滑动夹紧块302相连接,所述滑动夹紧块302在复合导轨303内外侧进行移动,所述床身304与机床4相连接,所述轴承305通过丝杆306与螺母307相连接,所述复合导轨3设在机床4上,所述电机5与夹紧台6相连接,所述夹紧台6与工作台7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8与主轴箱9相连接,所述主轴箱9与卡盘10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3与机架14相连接,所述基座15设在机床4上,所述复合导轨303与床身304相连接,所述机床4设有电机5,所述工作台7设有升降电机8,所述紧固件11与螺栓12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4与基座15固定连接。在进行使用时,参阅图3,在作业过程中,滑板速度一旦超过所设定的数值时,双向阻尼板301具有双向感应功能,所连接的轴承305与丝杆306迅速减缓速度,同时迫使滑动夹紧块302夹紧摩擦复合导轨3,直至滑板停止滑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储物室(2)、复合导轨结构(3)、机床(4)、电机(5)、夹紧台(6)、工作台(7)、升降电机(8)、主轴箱(9)、卡盘(10)、紧固件(11)、螺栓(12)、控制器(13)、机架(14)、基座(15),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储物室(2),所述复合导轨结构(3)由双向阻尼板(301)、滑动夹紧块(302)、复合导轨(303)、床身(304)、轴承(305)、丝杆(306)、螺母(307)组成,所述双向阻尼板(301)与滑动夹紧块(302)相连接,所述滑动夹紧块(302)在复合导轨(303)内外侧进行移动,所述床身(304)与机床(4)相连接,所述轴承(305)通过丝杆(306)与螺母(307)相连接,所述复合导轨(3)设在机床(4)上,所述电机(5)与夹紧台(6)相连接,所述夹紧台(6)与工作台(7)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电机(8)与主轴箱(9)相连接,所述主轴箱(9)与卡盘(10)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13)与机架(14)相连接,所述基座(15)设在机床(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进给轴的床身复合导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底座(1)、储物室(2)、复合导轨结构(3)、机床(4)、电机(5)、夹紧台(6)、工作台(7)、升降电机(8)、主轴箱(9)、卡盘(10)、紧固件(11)、螺栓(12)、控制器(13)、机架(14)、基座(15),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储物室(2),所述复合导轨结构(3)由双向阻尼板(301)、滑动夹紧块(302)、复合导轨(303)、床身(304)、轴承(305)、丝杆(306)、螺母(307)组成,所述双向阻尼板(301)与滑动夹紧块(302)相连接,所述滑动夹紧块(302)在复合导轨(303)内外侧进行移动,所述床身(304)与机床(4)相连接,所述轴承(305)通过丝杆(306)与螺母(307)相连接,所述复合导轨(3)设在机床(4)上,所述电机(5)与夹紧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宣景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