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53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包括可上下升落安装在行走架内侧的加工主体,行走架前后相称设置且内侧面内设置有升落槽,升落槽中滑行配合安装有升落块,升落块中螺形配合安装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螺形柱,螺形柱底部延展末尾与升落槽底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螺形柱顶部延展末尾与主驱行机动力连接,主驱行机外表面安装于升落槽顶壁内,升落块内侧侧端面与加工主体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主体内部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刷漆效率,且省时省力。

A new type of equipment for sheet metal surface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kind of equipment for process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late,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body which can be mounted on the inside of the walking fram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walking frame, and the inner side is set up in the inner side, and the slide in the lifting and falling slots is fitted with the lifting and falling blocks. The rear end of the screw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wall of the lift and the bottom wall, and the end of the screw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drive forc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ain drive line is installed in the top wall of the lifting grooves. The inner side face of the lifting block is fixed to the outer end face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cess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mpty slot.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chining main body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empty slot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empty grooves, and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ainting and save time and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加工
,具体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环保板材多用于装修材料,环保板材在加工成型以后,多数板材需要在外表面进行刷漆工作,目前,通常使用人工手动操作,刷漆效率差、效果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另外,现有的自动对板材刷漆的器械结构复杂,刷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包括可上下升落安装在行走架内侧的加工主体,行走架前后相称设置且内侧面内设置有升落槽,升落槽中滑行配合安装有升落块,升落块中螺形配合安装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螺形柱,螺形柱底部延展末尾与升落槽底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螺形柱顶部延展末尾与主驱行机动力连接,主驱行机外表面安装于升落槽顶壁内,升落块内侧侧端面与加工主体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主体内部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第一空槽之间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且相通设置的穿腔,所述第二空槽左侧段的内顶壁内相通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末尾固设有斜形部,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内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左侧外端面的通腔,所述通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左侧延展末尾伸出所述加工主体左侧面端外且末尾转动配合连接有刷漆筒,所述第一滑行槽右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行块配合连接的顶推装置,所述第二空槽右侧段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斜形部顶推滑行配合连接的斜形块,所述穿腔正上侧的所述加工主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储放腔,所述储放腔与所述穿腔之间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底部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穿腔内且与所述穿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穿腔内的所述转向轴上周向固设有齿形轮,所述齿形轮后侧的所述穿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齿形条前侧端与所述齿形轮后面末尾配合连接,所述齿形条左侧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第二空槽内且与所述斜形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齿形条右侧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第一空槽内且末尾固设有与所述第一空槽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右侧的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驱行装置,所述转向轴顶部延展末尾伸进所述储放腔且外表面设有搅动页,所述储放腔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内设有输料装置,所述驱行装置中还设置有护托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顶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行槽相通设置的第二滑行槽以及滑行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行槽内的限行块,所述限行块左侧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限行块上侧的所述第二滑行槽内顶推配合连接有顶推弹力件。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驱行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空槽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转向盘以及与所述转向盘右侧末尾动力配合连接的蜗动杆,所述蜗动杆上固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转向杆,所述转向杆顶部延展末尾与驱行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驱行机外表面安装于所述第一空槽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延展末尾与所述第一空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向盘远靠中点一侧的前端面与所述导向块右侧端面之间铰接配合连接有铰杆。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输料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加工主体内的送传泵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工主体外侧所述撑持杆上的安装架,所述送传泵顶部固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顶部延展末尾贯穿所述加工主体顶部端面,所述送传泵右侧端面固设有向右延展设置的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右侧延展末尾与所述储放腔相通设置,所述安装架底部固设有与所述刷漆筒顶部端面相对设置的输料端头,所述输料端头顶部末尾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顶部末尾之间相连接设有收缩管。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护托装置包括抗振垫和散热翅片,所述抗振垫设置在所述驱行装置中的驱行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驱行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驱行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驱行机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储放腔与穿腔之间的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上下延展设置的转向轴,转向轴底部延展末尾伸进穿腔内且与穿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穿腔内的转向轴上周向固设齿形轮,齿形轮后侧的穿腔内滑行配合连接左右延展设置的齿形条,齿形条前侧端与齿形轮后面末尾配合连接,齿形条左侧延展末尾伸进第二空槽内且与斜形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齿形条右侧延展末尾伸进第一空槽内且末尾固设与第一空槽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的导向块,从而实现由齿形条自动驱动控制齿形轮的转动工作,进而由齿形轮带动转向轴实现搅拌工作,同时,通过齿形条左侧末尾与斜形块固定配合连接,进而由齿形条带动斜形块左右滑行的同时带动斜形块与斜形部顶推滑行配合工作,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滑行块带动撑持杆以及撑持杆上的刷漆筒进行刷漆工作。2.通过驱行装置包括与第一空槽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转向盘以及与转向盘右侧末尾动力配合连接的蜗动杆,蜗动杆上固设上下延展设置的转向杆,转向杆顶部延展末尾与驱行机动力配合连接,驱行机外表面安装于第一空槽内顶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转向杆底部延展末尾与第一空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转向盘远靠中点一侧的前端面与导向块右侧端面之间铰接配合连接铰杆,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驱动工作,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刷漆工作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由齿形条自动驱动控制齿形轮的转动工作,进而由齿形轮带动转向轴实现搅拌工作以及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滑行块带动撑持杆以及撑持杆上的刷漆筒进行刷漆工作,提高了刷漆效率,且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齿形条与齿形轮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护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包括可上下升落安装在行走架7内侧的加工主体8,行走架7前后相称设置且内侧面内设置有升落槽71,升落槽71中滑行配合安装有升落块72,升落块72中螺形配合安装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螺形柱73,螺形柱73底部延展末尾与升落槽71底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螺形柱73顶部延展末尾与主驱行机74动力连接,主驱行机74外表面安装于升落槽71顶壁内,升落块72内侧侧端面与加工主体8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主体8内部设有第一空槽81,所述第一空槽81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8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槽82,所述第二空槽82与所述第一空槽81之间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8内壁体且相通设置的穿腔83,所述第二空槽82左侧段的内顶壁内相通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槽84,所述第一滑行槽84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841,所述第一滑行块841底部末尾固设有斜形部842,所述第一滑行块841左侧内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8左侧外端面的通腔86,所述通腔86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撑持杆861,所述撑持杆861左侧延展末尾伸出所述加工主体8左侧面端外且末尾转动配合连接有刷漆筒863,所述第一滑行槽84右侧内壁内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包括可上下升落安装在行走架内侧的加工主体,其特征在于:行走架前后相称设置且内侧面内设置有升落槽,升落槽中滑行配合安装有升落块,升落块中螺形配合安装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螺形柱,螺形柱底部延展末尾与升落槽底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螺形柱顶部延展末尾与主驱行机动力连接,主驱行机外表面安装于升落槽顶壁内,升落块内侧侧端面与加工主体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主体内部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第一空槽之间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且相通设置的穿腔,所述第二空槽左侧段的内顶壁内相通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末尾固设有斜形部,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内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左侧外端面的通腔,所述通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左侧延展末尾伸出所述加工主体左侧面端外且末尾转动配合连接有刷漆筒,所述第一滑行槽右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行块配合连接的顶推装置,所述第二空槽右侧段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斜形部顶推滑行配合连接的斜形块,所述穿腔正上侧的所述加工主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储放腔,所述储放腔与所述穿腔之间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底部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穿腔内且与所述穿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穿腔内的所述转向轴上周向固设有齿形轮,所述齿形轮后侧的所述穿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齿形条前侧端与所述齿形轮后面末尾配合连接,所述齿形条左侧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第二空槽内且与所述斜形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齿形条右侧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第一空槽内且末尾固设有与所述第一空槽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右侧的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驱行装置,所述转向轴顶部延展末尾伸进所述储放腔且外表面设有搅动页,所述储放腔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内设有输料装置,所述驱行装置中还设置有护托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用于板材外表面加工设备,包括可上下升落安装在行走架内侧的加工主体,其特征在于:行走架前后相称设置且内侧面内设置有升落槽,升落槽中滑行配合安装有升落块,升落块中螺形配合安装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螺形柱,螺形柱底部延展末尾与升落槽底端壁转动配合连接,螺形柱顶部延展末尾与主驱行机动力连接,主驱行机外表面安装于升落槽顶壁内,升落块内侧侧端面与加工主体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工主体内部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左侧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第一空槽之间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且相通设置的穿腔,所述第二空槽左侧段的内顶壁内相通设有向上延展设置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底部末尾固设有斜形部,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内壁内设有贯穿所述加工主体左侧外端面的通腔,所述通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撑持杆,所述撑持杆左侧延展末尾伸出所述加工主体左侧面端外且末尾转动配合连接有刷漆筒,所述第一滑行槽右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行块配合连接的顶推装置,所述第二空槽右侧段内滑行配合连接有用以与所述斜形部顶推滑行配合连接的斜形块,所述穿腔正上侧的所述加工主体的顶部端面内设有储放腔,所述储放腔与所述穿腔之间的所述加工主体内壁体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底部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穿腔内且与所述穿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穿腔内的所述转向轴上周向固设有齿形轮,所述齿形轮后侧的所述穿腔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齿形条,所述齿形条前侧端与所述齿形轮后面末尾配合连接,所述齿形条左侧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第二空槽内且与所述斜形块右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齿形条右侧延展末尾伸进所述第一空槽内且末尾固设有与所述第一空槽内壁滑行配合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右侧的所述第一空槽内设有驱行装置,所述转向轴顶部延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木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越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