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62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多个所述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具有两个相对的主平面和两个相对的侧平面;模组壳体,为固化在主平面及侧平面上的胶体;以及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带,固定带环绕所述模组壳体和端板设置,并与模组壳体粘接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胶体固化在电池的主平面及电池的侧平面上,形成模组壳体,因为模组壳体是以胶体固化连接在电池上的,产生的包裹力可以防止单体电池变形;在壳体两端设置端板后,用固定带缠绕;固定带在缠绕后,粘贴在壳体上,使固定带更加稳定的绑紧电池模组,从而减少单体电池膨胀时对模组壳体整体形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模组主要由多个单体电池及模组壳体构成,模组壳体包括一对端板、一对侧板和底板,其中端板设置在电池排列方向上的两端,端板和侧板均采用铝材,并通过焊接固定。并且在单体电池之间设置有隔热垫,防止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热量的扩散。随着对设备及电池模组的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金属端板、侧板和隔热垫质量较重,已经无法满足轻量化方面的要求,其强度和隔热效果也有待提高。原有的电池模组结构,单体电池膨胀时容易撑开端板的固定结构,从而使电池模组整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于解决金属端板、侧板和隔热垫质量较重,轻量化后单体电池膨胀时容易撑开端板的固定结构,从而使电池模组整体变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并排设置,所述单体电池具有两个相对的主平面和两个相对的侧平面;模组壳体,为固化在所述主平面及所述侧平面上的胶体;以及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环绕所述模组壳体和所述端板设置,并与所述模组壳体粘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粘合在所述模组壳体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的两端竖直设有加强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端板上设有容纳所述固定带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带为非金属复合材料。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或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一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胶体为密封胶、结构胶或灌封胶中的一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带两端粘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带两端粘合连接处包裹有热缩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固定带两端粘合连接处所用胶为结构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胶体固化在电池的主平面及电池的侧平面上,形成模组壳体,因为模组壳体是以胶体固化连接在电池上的,所产生的包裹力可以防止单体电池变形;在壳体两端设置端板后,用固定带缠绕;固定带在缠绕后,粘贴在壳体上,使固定带能够更稳定地绑紧电池模组,从而减少单体电池膨胀时对模组壳体整体形状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爆炸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中模组壳体与单体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中模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组中固定带连接处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00.单体电池;101.主平面;102.侧平面;200.模组壳体;300.端板;301.加强管;302.安装孔;303.加强筋;304.通孔;305.凹槽;400.固定带;401.热缩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1至附图6详予说明。为了方便表述,现在约定垂直单体电池主平面101的方向为D方向,单体电池100的高度方向为H方向,垂直单体电池侧平面102的方向为W方向,其具体坐标方向如图1至图5中的坐标系,以下涉及D、W、H的坐标位置关系的均从此约定。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00、模组壳体200、两块端板300,固定带400。如图1所示,多个单体电池100是指两个以上的单体电池100;多个单体电池100沿D方向并排设置,模组壳体200,为固化在主平面101及所述侧平面102上的胶体;端板300,分别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100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带400,所述固定带400环绕所述模组壳体200和所述端板300设置,并与所述模组壳体200粘接固定。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模组壳体200为固化在主平面101及所述侧平面102上的胶体。模组壳体200需要在工装模具(未标出)中形成,该工装模包括模具壳体和设置在模具壳体内的夹持装置,所述壳体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单体电池100。模组壳体200形成过程如下,将单体电池100排列在工装模具中,向模具的壳体灌入胶体,胶体填充在单体电池100主平面101之间的间隙以及侧平面102与工装模具之间的间隙,等胶体固化后即形成包裹在单体电池100外围的模组壳体200;胶体灌封包裹在单体电池100周围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而且有一定的密封性能、抗腐蚀性能、抗老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产生的包裹力可以防止单体电池100变形。本实施中所述胶体采用环氧树脂灌封胶,灌封胶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和涂覆保护,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呈液体状,具有流动性。使用灌封胶形成模组壳体200是先将单体电池100放到工装设备内,然后将灌封胶灌入排列的单体电池100之间的间隙中。灌封胶完全固化后将单体电池100包裹起来,产生的包裹力可以防止单体电池100变形,灌封胶对单体电池100起到防水防潮、防尘、绝缘、导热、保密、防腐蚀、耐温、防震的作用。在其他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胶体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灌封胶,如有机硅树脂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或采用中性透明硅酮结构密封胶或者高性能硅酮结构胶。将结构胶灌入排列有单体电池100的工装模具中(未标出),形成的电池模组壳体200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具有一定的弹性。胶体包裹单体电池100形成较为紧密的连接,还能够保证单体电池100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在振动过程中单体电池100失效;产生的包裹力可以防止单体电池100变形。因胶体材料具有一定的隔热,绝缘和抗冲击能力,而且其质量较轻,能够大大降低整体的重量。当单体电池100出现漏电的情况时,存在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的隐患;而采用胶体作为模组壳体200对单体电池100进行固定,由于胶体材料是绝缘的,可以避免发生漏电后触电的危险。当单体电池100出现热失控后,单体电池100会将热量传递到相邻的单体电池100上,导致单体电池100会相继损坏,危及电池系统安全;采用本技术的模组壳体200,由于材料具有隔热的能力,能防止热量快速传递到相邻的单体电池100上,阻止或者延缓单体电池100的热失控蔓延。在有些优选实施例中,采用灌封胶体的厚度为2.0mm时,相比于无缓冲隔热材料,相关数据比较情况如下表:名称无隔热缓冲层胶体外壳2000次循环电池容量/%50.1%71.1%电池失效热失控扩散时间/s65300可以发现设有胶体外壳200的电池模组较无缓冲隔热材料的电池模组,其单体电池100的20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较高,电池失效热失控扩散时间较长。如图1所示,两块端板300分别设置于多个单体电池100的排列方向D的模组壳体200两端;两块端板300设置好后,固定带400环绕模组壳体200和端板300,然后固定带400粘贴在模组壳体200和端板300上,从而使固定带400对模组壳体200的绑紧更加稳定。所述端板300的材料为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制成的端板300与普通金属端板比,具有以下特点:耐腐蚀性良好,有良好的耐久性,材料本身化学活性弱,当电池液泄漏时不会与电池液发生化学反应;比金属端板更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具有两个相对的主平面和两个相对的侧平面;模组壳体,为固化在所述主平面及所述侧平面上的胶体;以及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环绕所述模组壳体和所述端板设置,并与所述模组壳体粘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电池,并排设置多个所述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具有两个相对的主平面和两个相对的侧平面;模组壳体,为固化在所述主平面及所述侧平面上的胶体;以及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上的两端;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环绕所述模组壳体和所述端板设置,并与所述模组壳体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粘合在所述模组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两端竖直设有加强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设有容纳所述固定带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明陈智明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