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筒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8510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接管、密封装置底盘以及设置于其间的各胶圈,该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工装具无法与薄壁筒体端部连接的技术难点,通过该密封装置可实现薄壁筒体与真空检测仪连接,探漏试验开展顺利,密封装置拆装简便快捷,经多次试验证明该装置密封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壁筒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试验
,具体涉及薄壁筒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作状态时薄壁筒体的真空性能必须得到保证,因此需要对薄壁筒体的真空性能进行检测。现阶段在本领域使用的薄壁筒体端部均为外壁光滑的薄壁端口,对薄壁筒体进行真空性能检测时需在薄壁端口位置安装密封装置使其与真空检测仪连接,但受到薄壁端口结构尺寸限制,现有各类工装具均无法满足检测使用需求,因此设计一款使用胶圈与薄壁端口连接的可快速拆装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薄壁端口的外壁光滑且外经、内径及外壁直边段尺寸较小,现阶段各类工装具无法与其连接,因此现有工装具不能直接应用于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测试,该设计使用胶圈压缩变形的原理使密封装置与薄壁端口进行锁紧,从而满足真空性能检测的密封要求,同时密封装置可快速拆装,对于批量检测薄壁筒体真空性能的应用具有较大意义。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密封装置底盘安装于薄壁筒体端口的外侧,密封装置底盘与密封装置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密封装置接管的外壁与密封装置底盘内沿之间设置螺纹密封胶圈,在密封装置接管的下沿的外缘设置有螺纹密封胶圈,在密封装置接管内开槽安装轴向密封胶圈,密封装置底盘内开槽安装径向密封胶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上端通过卡链与真空检测仪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向密封胶圈的直径与薄壁端口的直径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接管不与薄壁筒体直接接触,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薄壁筒体端口顶部会嵌入轴向密封胶圈,加强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底盘不与薄壁筒体直接接触,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通过径向密封胶圈的径向变形,对薄壁筒体端口外壁进行锁紧和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内槽顶部设置轴向密封圈凹槽,在轴向密封圈凹槽内设置轴向密封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密封装置底盘内槽的底部设置径向密封圈凹槽,在径向密封圈凹槽内设置径向密封胶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密封胶圈设置于密封装置接管下沿的外缘处,用于加强密封装置接管与密封装置底盘之间的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径向密封胶圈的压缩量约为45%-6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径向密封圈的内径与薄壁筒体的外径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内开槽体的直径大于薄壁筒体的外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装置底盘的内开槽体的直径大于薄壁筒体的外径。在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进行使用时,先将密封装置底盘套在薄壁筒体端口上,将径向密封胶圈套在薄壁筒体端口外壁,压入密封装置底盘的径向密封圈凹槽,再将螺纹密封胶圈套在密封装置接管底部,轴向密封胶圈压入密封装置接管内的轴向密封圈凹槽,将密封装置接管与密封装置底盘螺纹连接旋紧,在密封装置接管顶部使用卡链与真空检测仪连接即可开展薄壁筒体真空检测试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均不与薄壁端口直接接触,可实现快速拆装;2、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工作,旋紧状态时,通过径向密封胶圈的径向变形,对该密封装置与薄壁端口外壁的锁紧和密封起主要作用;3、密封装置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时,薄壁端口顶部嵌入轴向密封胶圈,加强密封效果,轴向密封胶圈和螺纹密封胶圈起到辅助密封作用。在现有应用中,薄壁筒体端部具有表面光滑、壁薄和尺寸小与真空设备对接不便的特点,该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工装具无法与薄壁筒体端部连接的技术难点,通过该密封装置可实现薄壁筒体与真空检测仪连接,探漏试验开展顺利,密封装置拆装简便快捷,经多次试验证明该装置密封性能良好,使用氦气进行探漏试验时,该密封装置未发现明显漏点,若薄壁筒体真空性能良好,使用该密封装置进行检测时,漏率数据最小可达到1.1×10-11Pa.m3/s。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薄壁筒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示意图。其中:1为密封装置接管;2为密封装置底盘;3为径向密封胶圈;4为螺纹密封胶圈;5为轴向密封胶圈;6为薄壁筒体。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接管1和密封装置底盘2,密封装置底盘安装于薄壁筒体6端口的外侧,密封装置底盘与密封装置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密封装置接管的外壁与密封装置底盘内沿之间设置螺纹密封胶圈4,在密封装置接管内开槽安装轴向密封胶圈5,密封装置底盘内开槽安装径向密封胶圈3。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上端通过卡链与真空检测仪连接。所述轴向密封胶圈的直径与薄壁端口的直径相等。所述密封装置接管不与薄壁筒体直接接触,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薄壁筒体端口顶部会嵌入轴向密封胶圈,加强密封。所述密封装置底盘不与薄壁筒体直接接触,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通过径向密封胶圈的径向变形,对薄壁筒体端口外壁进行锁紧和密封。实施例2一种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接管1和密封装置底盘2,密封装置底盘安装于薄壁筒体6端口的外侧,密封装置底盘与密封装置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密封装置接管的外壁与密封装置底盘内沿之间设置螺纹密封胶圈4,在密封装置接管内开槽安装轴向密封胶圈5,密封装置底盘内开槽安装径向密封胶圈3。在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内槽顶部设置轴向密封圈凹槽,在轴向密封圈凹槽内设置轴向密封圈。在所述密封装置底盘内槽的底部设置径向密封圈凹槽,在径向密封圈凹槽内设置径向密封胶圈。所述螺纹密封胶圈设置于密封装置接管下沿的外缘处,用于加强密封装置接管与密封装置底盘之间的连接。在所述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径向密封胶圈的压缩量为60%。实施例3如图1所示,薄壁筒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主要由密封装置接管1、密封装置底盘2、径向密封胶圈3、螺纹密封胶圈4、轴向密封胶圈5等组成。工作时先将密封装置底盘2套在薄壁端口6上,将径向密封胶圈3套在薄壁端口6外壁,压入密封装置底盘2的径向密封圈凹槽,再将螺纹密封胶圈4套在密封装置接管1底部,轴向密封胶圈5压入密封装置接管1内的轴向密封圈凹槽,将密封装置接管1与密封装置底盘2螺纹连接旋紧,在密封装置接管1顶部使用卡链与真空检测仪连接即可开展薄壁筒体真空检测试验。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均不与薄壁端口直接接触,可实现快速拆装;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工作,旋紧状态时,通过径向密封胶圈的径向变形,对该密封装置与薄壁端口外壁的锁紧和密封起主要作用;密封装置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时,薄壁端口顶部嵌入轴向密封胶圈,加强密封效果,轴向密封胶圈和螺纹密封胶圈起到辅助密封作用。该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工装具无法与薄壁筒体端部连接的技术难点,通过该密封装置可实现薄壁筒体与真空检测仪连接,探漏试验开展顺利,密封装置拆装简便快捷,经多次试验证明该装置密封性能良好,使用氦气进行探漏试验时,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薄壁筒气密性检测用密封装置

【技术保护点】
1.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密封装置底盘安装于薄壁筒体端口的外侧,密封装置底盘与密封装置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密封装置接管的外壁与密封装置底盘内沿之间设置螺纹密封胶圈,在密封装置接管的下沿的外缘设置有螺纹密封胶圈,在密封装置接管内开槽安装轴向密封胶圈,密封装置底盘内开槽安装径向密封胶圈。

【技术特征摘要】
1.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密封装置底盘安装于薄壁筒体端口的外侧,密封装置底盘与密封装置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密封装置接管的外壁与密封装置底盘内沿之间设置螺纹密封胶圈,在密封装置接管的下沿的外缘设置有螺纹密封胶圈,在密封装置接管内开槽安装轴向密封胶圈,密封装置底盘内开槽安装径向密封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上端通过卡链与真空检测仪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胶圈的直径与薄壁端口的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接管不与薄壁筒体直接接触,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薄壁筒体端口顶部嵌入轴向密封胶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底盘不与薄壁筒体直接接触,在密封装置接管和密封装置底盘旋紧状态下,通过径向密封胶圈的径向变形,对薄壁筒体端口外壁进行锁紧和密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筒体真空性能检测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装置接管的内槽顶部设置轴向密封圈凹槽,在轴向密封圈凹槽内设置轴向密封圈。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赫王海荣凌乃阳高剑波王迪肖欧张悦姚增忠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