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绣花机机头及具有隔头绣功能的绣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261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绣花机机头及具有隔头绣功能的绣花机,属于绣花机领域,机头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上的针杆架,针杆架可相对于机壳横向来回移动,针杆架上设有第一针杆、第二针杆和隔头绣针杆,机壳上设有两个针杆驱动器,其中一个针杆驱动器驱动隔头绣针杆时,另一针杆驱动器与第一针杆、第二针杆在针杆架的移动方向上均错开且处于空载。相邻机头上的隔头绣针杆结合可在无需关停部分机头的情况下实现隔头绣,丰富了机头的刺绣功能。由于采用针杆驱动器在针杆架的移动方向上与针杆错位的方式实现离合,无需在机头上加设电磁铁和在电磁铁的带动下驱使针杆驱动器转动的传动件,有利于简化机头的结构、降低机头的组装耗时和控制机头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绣花机机头及具有隔头绣功能的绣花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绣花机
,尤其涉及一种绣花机机头,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此种机头的具有隔头绣功能的绣花机。
技术介绍
普通绣花机的机头在工作过程中的刺绣头距一般是固定的,若想调整绣花机的刺绣头距,需要关停绣花机上的部分机头,如关停1、3、5、7等奇数位的机头,通过2、4、6、8等偶数位的机头实现双倍头距刺绣的目的,此种改变刺绣头距的方式也被称为隔头刺绣。采用此种方式调整刺绣头距时,需要关停部分机头,如此会对绣花机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通过关停部分机头实现隔头刺绣时存在的弊端,一些厂家对现有绣花机的机头进行了改进,在同一个机头上设置两个针杆驱动器,并在机头上加设电磁铁。绣花机进行平绣时,两个针杆驱动器分别驱动两根对应的针杆。需要进行隔头刺绣时,电磁铁通过传动件驱动其中一个针杆驱动器相对于导向轴旋转一定角度,使针杆驱动器上的卡槽和针杆上的卡块在周向上错开,以此实现针杆驱动器和针杆之间的传动脱离。采用此种方式实现隔头刺绣时,需要通过电控装置常开电磁铁,由于针杆驱动器来回运动的频率较大,电磁铁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损坏。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绣花机机头及具有隔头绣功能的绣花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绣花机机头,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上的针杆架,针杆架可相对于机壳横向来回移动,针杆架上设有第一针杆、第二针杆和隔头绣针杆,机壳上设有两个针杆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针杆驱动器驱动隔头绣针杆时,另一针杆驱动器与第一针杆、第二针杆在针杆架的移动方向上均错开且处于空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绣花机机头,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上的针杆架,针杆架可相对于机壳横向来回移动,针杆架上设有第一针杆、第二针杆和隔头绣针杆,机壳上设有两个针杆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针杆驱动器驱动隔头绣针杆时,另一针杆驱动器与第一针杆、第二针杆在针杆架的移动方向上均错开且处于空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杆包括针杆Ⅰ和针杆Ⅱ,第二针杆包括针杆Ⅲ和针杆Ⅳ,针杆Ⅰ、针杆Ⅱ、隔头绣针杆、针杆Ⅲ和针杆Ⅳ依次设于针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绣花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Ⅰ、针杆Ⅱ、隔头绣针杆、针杆Ⅲ和针杆Ⅳ沿针杆架的移动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于针杆架上,针杆Ⅰ和针杆Ⅱ之间的中心距为S1,隔头绣针杆与针杆Ⅱ之间的中心距为L1,L1=S1;或者,所述针杆Ⅰ、针杆Ⅱ、隔头绣针杆、针杆Ⅲ和针杆Ⅳ沿针杆架的移动方向自后向前依次设于针杆架上,针杆Ⅲ和针杆Ⅳ之间的中心距为S2,隔头绣针杆与针杆Ⅲ之间的中心距为L2,L2=S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绣花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杆设有一根,第二针杆设有一根,第一针杆、隔头绣针杆和第二针杆依次设于针杆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绣花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杆、隔头绣针杆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信胜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