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纳米纤维纺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静电纺丝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纳米纤维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通过电液动力学原理可将流体拉伸成微纳米纤维,由于其技术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广等特点,已成为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主要技术,吸引了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早期以单针尖为喷头的静电纺丝方法的生产效率仅为0.02g/h左右,难以满足纳米纤维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于纳米纤维的电纺批量制造技术的研究需要不断提高和创新。中国专利CN200720076954.6公开一种多针尖批量电纺装置,该装置实际上是对传统单根针尖电纺装置的简单扩展,虽然能有效地提高纤维产量,但溶液在喷头内流阻较大,其针尖易堵塞,射流之间的电场相互干扰,针尖间距大。相比多针尖批量电纺技术,无针尖批量电纺技术不存在针尖堵塞的问题,主要利用外力或场激发作用在自由液面上形成泰勒锥,从而诱导产生纳米纤维。Elmarco公司采用移动的金属线作为纺丝电极,第一个实现了纳米纤维的商业化制造装置。文献(YarinAL,ZussmanE.Upwardneedlelesselectrospinningofm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纳米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高压直流电源、电机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转动轴、轴承、溶液槽、箅状板、旋转针芯、收集板和供液装置;所述高压直流电源正极与溶液槽相接,高压直流电源负极与收集板连接并接地,为液面锥尖激发射流提供高压电场;所述收集板位于溶液槽上方,用于沉积固体纳米纤维;所述箅状板上设置微管道阵列,所述旋转针芯安装于微管道内,旋转针芯的针尖伸出微管道;电机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各转动轴同轴旋转;轴承内圈套在转动轴上,轴承外圈固定在溶液槽底部;转动轴经夹具与旋转针芯相连;所述供液装置通过输液管与溶液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纳米纤维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高压直流电源、电机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转动轴、轴承、溶液槽、箅状板、旋转针芯、收集板和供液装置;所述高压直流电源正极与溶液槽相接,高压直流电源负极与收集板连接并接地,为液面锥尖激发射流提供高压电场;所述收集板位于溶液槽上方,用于沉积固体纳米纤维;所述箅状板上设置微管道阵列,所述旋转针芯安装于微管道内,旋转针芯的针尖伸出微管道;电机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各转动轴同轴旋转;轴承内圈套在转动轴上,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志,彭倩倩,罗毅辉,陈小军,王凌云,赵扬,陈沁楠,孙道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