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自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7970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自吸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水泵前端的自吸罐,自吸罐内部形成储水腔;自吸罐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自吸罐侧壁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口,自吸罐顶部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补水孔和排气孔,储水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控制补水和排气的液位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密闭自吸罐串联在泵前吸水管上,使水泵吸水口由负压吸水变为正压吸水;水泵启动后,罐内水位逐渐下降,使罐内空气压力逐渐降低而形成负压,液体则通过吸水管逐渐上升,直至吸水管完全被液体充满,继而这个吸水系统就进入了运转状态,罐内的空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以气泡形式被水带到罐外,而达到正常运转状态。

Vacuum self-pri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self s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lf suction tank installed at the front of the pump and a water storage cavity in the self suction tank; a water intake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inle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elf suction tank, and a water outlet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set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lf suction tank, and the top of the self suction tank is set.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filling hole and an exhaust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and a liquid level detector is set up in the water storage cavity to detect the water level and control the water and exhaust. The pressure of the air in the tank is gradually reduced to form a negative pressure, and the liquid rises gradually through the suction pipe until the water pipe is fully filled with liquid. Then the water absorption system enters the running state, and the air in the tank is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bubbles to the tank as the running time continues and reaches the normal running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自吸装置
本技术属于涉及引水点比引水泵位置低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真空引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活生产中,泵是最常使用的液体输送设备,由于大部分泵没有自吸功能,在使用前,为了避免发生气缚现象,必须先给泵灌引水,直至泵的排气孔有液体流出;在泵的进水管处安装底阀就是为了防止泵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中流失,但对于含有较多杂质以及具有较强腐蚀性液体时,底阀容易堵塞以及腐蚀损坏,发生漏液现象,使泵发生干磨、空转,损坏泵的水密封等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自吸装置,该真空自吸装置通过将密闭自吸罐串联在泵前吸水管上,使水泵吸水口由负压吸水变为正压吸水;水泵启动后,罐内水位逐渐下降,使罐内空气压力逐渐降低而形成负压,液体则通过吸水管逐渐上升,直至吸水管完全被液体充满,继而这个吸水系统就进入了运转状态,罐内的空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以气泡形式被水带到罐外,而达到正常运转状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真空自吸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水泵前端的自吸罐,所述自吸罐内部形成储水腔;所述自吸罐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自吸罐侧壁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自吸罐顶部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补水孔和排气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控制补水和排气的液位检测仪。进一步,所述储水腔内套装有底部开口且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腔,所述进水口与进水腔连通。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下设置,所述进水腔设置为弧形腔。进一步,所述弧形腔底部设置有与出水口对应设置的吸水口。进一步,所述吸水口孔径大于出水口孔径,且其与出水口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面积设置为3/4~7/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通过将密闭自吸罐串联在泵前吸水管上,使水泵吸水口由负压吸水变为正压吸水;水泵启动后,罐内水位逐渐下降,使罐内空气压力逐渐降低而形成负压,液体则通过吸水管逐渐上升,直至吸水管完全被液体充满,继而这个吸水系统就进入了运转状态,罐内的空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以气泡形式被水带到罐外,而达到正常运转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自吸罐;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4-水泵;5-补水孔;6-排气孔;7-液位检测仪;8-储水腔:9-进水口:10-出水口;11-进水腔:12-吸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真空自吸装置的侧视图;本技术一种真空自吸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水泵4前端的自吸罐1,所述自吸罐1内部形成储水腔8;所述自吸罐1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水管道2连通的进水口9,所述自吸罐1侧壁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出水管道3连通的出水口10,所述自吸罐1顶部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补水孔5和排气孔6,所述储水腔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控制补水和排气的液位检测仪7。本实施例自吸罐1进水口9与进水管道2相连接,出水口10与水泵4进水口相连接,当泵开始工作后,自吸罐1内储水腔8液位下降,在罐内产生负压,使进水管道2内充满水达到自吸效果;当自吸罐1内液位不足以满足使用时,由液位检测仪7监测得知,补水口5、排气口6阀门自动打开进行补水,当罐内水位补足时,由液位检测仪7监测得知,补水口5、排气口6阀门自动关闭,完成补水。自吸罐1体积需大于2倍进水管道2体积,采用304不锈钢、厚度5mm或者Q235碳钢、厚度5mm制作;液位检测仪7需带信号输出;进水口9为DN40法兰;补水口5为DN15管,并带有电磁阀,电磁阀由液位检测仪7控制,排气口6为DN20管,并带有电磁阀,电磁阀由液位检测仪,7控制;出水口10为DN40法兰。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水腔8内套装有底部开口且与储水腔8连通的进水腔11,所述进水口9与进水腔11连通,为了提高自吸效率,本实施例将进水腔11和储水腔8进行隔离,在当泵开始工作后,一部分储水腔8内的水和一部分进水腔11内的气体同时进入水泵内,能够快速对进水腔11内产生负压,快速使进水管道2内充满水达到自吸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水口9和出水口10上下设置,所述进水腔11设置为弧形腔,优选的所述弧形腔底部设置有与出水口对应设置的吸水口12,优选的所述吸水口12孔径大于出水口孔径,且其与出水口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面积设置为3/4~7/8,该结构有利于快速排气,快速达到自吸的目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真空自吸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自吸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水泵前端的自吸罐,所述自吸罐内部形成储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罐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自吸罐侧壁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自吸罐顶部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补水孔和排气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控制补水和排气的液位检测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自吸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水泵前端的自吸罐,所述自吸罐内部形成储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罐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自吸罐侧壁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出水管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自吸罐顶部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补水孔和排气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控制补水和排气的液位检测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内套装有底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林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