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纺胶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711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流纺胶辊,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内辊筒、外辊筒及塑料层,内辊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与外辊筒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双螺旋结构的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而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而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可由胶辊两端向其中间冷却,其可保证沿胶辊长度方向依次冷却的均匀性,且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之间可进行热交换,进而保证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温差较小,从而保证冷却的均匀性。

Air spinning rubber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flow spinning rubber roller, including an inner roller, an outer roller and a plastic layer arranged in order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inner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iral groove and second spiral grooves in a double spiral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spiral groove and the second spiral groove are combin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roller to form the first cooling passage and second cooling. However, the cooling water flow in the first cooling passage and the second cooling channel is opposite. By setting the first cooling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ooling channel of the double spiral structure, the cooling water flow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ooling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ooling channel is opposite, and the first cooling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ooling channel can be cooled by the two ends of the rubber roll, which can ensure the uniformity of cool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rubber roll, and first.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cooling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ooling channel can be carried out to ensure tha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let and outlet ends of the first cooling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ooling channel is smaller, thus ensur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纺胶辊
本技术涉及胶辊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流纺胶辊。
技术介绍
气流纺纱因其具有速度大、纱卷大、适应性广、机构简单,且不用锭子、钢领、钢丝圈、可提高纺纱产量等优点,而在纺纱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纺纱过程中,由于气流纺纱的速度较高,纺纱与胶辊表面摩擦较大,易导致胶辊表面摩擦升温,其易导致胶辊表面的塑料层软化而损耗。现有技术中多在胶辊内通入冷却水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而延长塑料层的使用寿命。例如,公开号为CN20642519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却胶辊,其通过设置螺旋水道延长冷却水在胶辊内的流动时间以提高冷却效率。但是,由于其提高了冷却效率,故其螺旋水道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的温度必然相差较大,即冷却水沿螺旋水道流动的过程中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却水道内的冷却水的温度沿其流动方向逐渐升高,而冷却水温度的升高不可避免导致冷却效果降低,从而使得胶辊外周面的温度沿冷却水流动方向逐渐增加,即胶辊外周面的温度沿其长度方向的均匀性较差,其易导致温度较高的位置发生拉伤,进而导致纺纱断头,其不利于提高纺纱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气流纺胶辊,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纺胶辊沿其长度方向冷却的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流纺胶辊,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内辊筒、外辊筒及塑料层,所述内辊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与所述外辊筒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内辊筒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本技术所述气流纺胶辊,其通过设置双螺旋结构的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而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而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可由胶辊两端向其中间冷却,从而保证沿胶辊长度方向依次冷却的均匀性,且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之间可进行热交换,进而保证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温差较小,确保冷却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气流纺胶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突起的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纺胶辊,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内辊筒1、外辊筒2及塑料层3,所述内辊筒1的外周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与所述外辊筒2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所述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内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内辊筒1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3和第二出水口14,其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进水口16。其具体作用时,冷却水分别由第一进水口13和第二进水口16进入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并分别由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出水口14流出,由于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内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相反,则冷却水可同时对胶辊两端同步进行冷却,同时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内的冷却水可进行换热,其可使得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内任意位置的温差最小化,从而保证外辊筒2温度由其一端至其另一端温度的均匀性,即在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的作用下,外辊筒2任意两个位置之间的温度差不会超过5℃,其利于提高外辊筒2与塑料层3之间热交换的均匀性,进而保证整个塑料层3外周面的各个位置的温度的均匀性。为了便于冷却水的进入和流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5、第二进水口16和第二出水口14均于所述内辊筒1同轴设置,且第一进水口13同轴内置于第二出水口14,第二进水口16同轴内置于第一出水口15。如图2所示,由于本实施例的冷却均匀性和冷却效率均较高,故为了保证塑料层3包覆于外辊筒2的外周面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外辊筒2外周面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塑料层3内的多个突起21,突起21可延伸至塑料层3内,其可避免塑料层3与外辊筒2之间发生相同滑动。具体的,可设置沿外辊筒2轴向依次均匀布置的多个突起组,每个突起组均由沿外辊筒2周向均匀布置的六个或八个突起21构成,而且相邻两个突起组的突起21可交错设置,其可增大突起21布置的均匀性,进而提高防滑的均匀性,同时突起21延伸至塑料层3内,其缩短外辊筒2与塑料层3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进而利于突起21更好的将塑料层3外表面的热量带走。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突起组也可由一个突起21、两个突起21或两个以上的突起21构成。其中,由于塑料层3多采用硫化的方式硫化至外辊筒2上,故为了便于硫化,本实施例所述突起21相对塑料层3一侧表面呈弧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可在外辊筒2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凹槽以替代突起21,凹槽的横截面也可设置为弧形,多个凹槽的布置方式可与突起21相对应。为了延长塑料层3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所述塑料层3优选采用聚氨酯塑料材质,其可充分利用聚氨酯塑料的抗拉、耐磨、回弹性能良好等优点,实现延长气流纺胶辊回磨周期的目的。本技术所述气流纺胶辊,其通过设置双螺旋结构的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而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而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可由胶辊两端向其中间冷却,从而保证沿胶辊长度方向依次冷却的均匀性,且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之间可进行热交换,进而保证第一冷却流道2a和第二冷却流道2b的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温差较小,确保冷却的均匀性。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流纺胶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纺胶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内辊筒、外辊筒及塑料层,所述内辊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与所述外辊筒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内辊筒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纺胶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之外依次设置的内辊筒、外辊筒及塑料层,所述内辊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呈双螺旋结构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与所述外辊筒内壁合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水流动方向相反;其中,所述内辊筒一端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其另一端设置有分别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