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569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包括升降内鞍管和固定外套管,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下端伸入固定外套管内,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还包括位于升降内鞍管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双侧一体手柄和与所述双侧一体手柄连接的凸轮轴组件,凸轮轴组件径向穿过升降内鞍管且与升降内鞍管转动连接,双侧一体手柄的两端与凸轮轴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扳动双侧一体手柄实现锁紧机构锁紧或松开于升降内鞍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侧一体手柄带动凸轮轴组件转动带动升降内鞍管在升降和固定状态之间转换,转换过程轻松省力;且该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升降过程顺畅、定位功能好,同时座管与车架固定锁死,能够防盗。

Lift seat tube for bicy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ting seat tube for bicycle, including a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and a fixed outer sleeve.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is used for mounting saddles, the lower end is inserted into the fixed outer sleeve, the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can slide and circumferential relative to the fixed outer casing pipe, a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The tight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two - body handle and a camshaft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 one handle. The camshaft assembly is radial through the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The two ends of the two side handles are fixed to the two ends of the camshaft assembly, a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is locked or loosed by pulling the dual one handle. It is opened in the ascending and ascending internal saddle tube. This invention drives the camshaft component to drive the camshaft component to drive the lifting inner saddle tube to change between the lifting and the fixed state. The conversion process is easy to save, and the lifting process of the bicycle is smooth, the positioning function is good, and the seat tube and the frame are fixed to die, and the bicycle can be burglarp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用升降座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座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升降座管。
技术介绍
传统自行车座管是直接插入自行车车架的车身管内,在车身管中锁紧座管。当座管升降调节时,座管上下移动会同车身管直接摩擦,经常发生拉毛甚至卡住。而且普通的座管没有旋转定位设计,每次使用时需要人为调整节鞍座的正确角度,非常不便。另外,现有的座管多通过鞍座快拆与车架固定,容易拆下鞍座及鞍管,存在被盗或丢失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在中国专利《自行车用升降止转鞍座管》(授权公告号CN206691271U)中公开的自行车用升降鞍座管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还存在很多缺陷,第一:手柄扳动涨紧装置的力比较大,特别是对于女性使用者,扳动手柄的过程很费力,不舒服;第二:卡箍卡在固定外套管且对应于直线轴承处,升降座管使用多次后,卡箍容易将固定外套管变形,进而导致直线轴承变形,影响升降内鞍管的上下滑动的顺畅性,甚至卡死报废。另外,座管的鞍座卡主要分两类:夹环式鞍座卡和双轨式鞍座卡,其中双轨式鞍座卡较为安全,不会存在鞍座卡松动座管上窜捅破座垫的风险,但结构相对复杂,制造工序多,成本较高;而带有后者的夹环式鞍座卡的座管,为了防止鞍座卡松动后,座管上窜将座垫捅破,会对座管的上端进行缩管设计,但此方式增加升降内鞍管的制造工序,降低生产效率,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升降座管,通过双侧一体手柄带动凸轮轴组件转动带动升降内鞍管在升降状态和固定状态之间转换,转换过程轻松省力,易于实现;而且该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升降过程顺畅、定位功能好,同时座管与车架固定锁死,能够防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包括升降内鞍管和固定外套管,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下端伸入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所述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还包括位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双侧一体手柄和与所述双侧一体手柄连接的凸轮轴组件,所述凸轮轴组件径向穿过所述升降内鞍管且与所述升降内鞍管转动连接,所述双侧一体手柄的两端与所述凸轮轴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扳动所述双侧一体手柄实现所述锁紧机构锁紧或松开于所述升降内鞍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轮轴组件包括凸轮轴和与凸轮轴匹配的连接件,所述凸轮轴径向穿过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且一侧径向延伸形成限位块,通过扳动所述双侧一体手柄带动凸轮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限位块是否抵紧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内壁进而实现限位与否。进一步地说,所述座管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升降内鞍管相对于所述固定外套管轴向固定的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能够在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滑动的至少一弹片,所述弹片为向上凸起的类球面金属弹片;所述弹片在原始状态下其外周面与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无接触,所述弹片在被压缩状态下其外周面抵紧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所述弹片直接或间接的抵住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端。进一步地说,所述涨紧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凸轮轴组件的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套有所述弹片。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方连接导向块,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开有至少一条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端安装有带有导向凸起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凸起在导向块的径向上向外凸出于导向块的外圆周,导向凸起的数目与所述导向槽的数目相等,且导向凸起凸出于导向块的外圆周的部分嵌入在所述导向槽中。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外套管的上端套有卡箍和防盗环,所述卡箍位于所述防盗环的下方,所述卡箍能够将所述固定外套管固定于车身管;所述固定外套管与所述升降内鞍管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位于所述防盗环的内侧。进一步地说,所述防盗环的下端且外壁设有一周凹槽,所述卡箍的上端且内壁设有一周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台,所述凸台能够卡于所述凹槽内实现所述防盗环和所述卡箍的轴向定位。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外套管与所述升降内鞍管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承,沿所述座管的长度方向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导向块之间具有限位套。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具有鞍座卡,且所述鞍座卡为夹环式鞍座卡,所述鞍座卡套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且所述鞍座卡向升降内鞍管的上端面延伸形成挡块。进一步地说,定义所述双侧一体手柄与凸轮轴连接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转动端包括第一转动端和第二转动端,且所述第一转动端和所述第二转动端于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外侧分别与所述凸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双侧一体手柄带动凸轮轴组件转动带动升降内鞍管在升降状态和固定状态之间转换,双侧一体手柄与凸轮轴组件的转动支点具有两个且位于升降内鞍管相对的两侧,相对于单边手柄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座管的转换过程更轻松省力,易于实现;由于座管还包括用于将升降内鞍管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固定的涨紧装置,涨紧装置包括能够在固定外套管内滑动的至少一类球面金属弹片,在双侧一体手柄顺时针锁紧的过程中,弹片挤压变形、膨胀,抵紧固定外套管的内壁,将升降内鞍管固定,由于采用类球面金属弹片,相较于塑胶弹性件,挤压变形需要的力要小的多,进一步减小双侧一体手柄扳动所需的力,更省力,更容易实现;其中,凸轮轴组件包括凸轮轴和与凸轮轴匹配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外周且一侧径向延伸形成限位块,扳动双侧一体手柄带动凸轮轴转动从而实现限位块是否抵紧升降内鞍管的内壁进而实现限位与否,此设计巧妙,一是提高座管的美观度,二是不需要在座管的外侧设置限位件,减少工序,降低座管的生产成本;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外套管的上端套有卡箍和防盗环,固定外套管与升降内鞍管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位于防盗环的内侧,而卡箍位于防盗环的下方,即卡箍位于直线轴承的下方,此设计能够保证卡箍在夹紧时不会夹到直线轴承,升降座管使用多次后,即使卡箍将固定外套管夹得产生变形,也不会导致直线轴承变形,即不会影响升降内鞍管上下滑动的顺畅性,从而延长升降座管的使用寿命;更优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防盗环的下端且外壁设有一周凹槽,卡箍的上端且内壁设有一周与凹槽匹配的凸台,凸台能够卡于凹槽内实现防盗环和卡箍的轴向定位,卡箍能够将座管固定于车身管,此设计使得只有将卡箍的螺丝松动取下卡箍后才能取下防盗环和其它部件,具有更强的防盗性,特别适用于共享自行车和公共自行车;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鞍座卡为夹环式鞍座卡,鞍座卡套于升降内鞍管的上端且鞍座卡向升降内鞍管的上端面延伸形成挡块,通过挡块的限位作用,不仅能够避免鞍座卡松动后,座管上窜将座垫捅破甚至刺伤屁股的风险,提高骑行过程的安全性;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对座管的上端进行缩管设计的方式,此方式减少升降内鞍管的制造工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平均每根升降内鞍管节省20-30%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双侧一体手柄和凸轮轴组件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升降内鞍管处);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涨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涨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用升降座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包括升降内鞍管(1)和固定外套管(2),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下端伸入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所述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双侧一体手柄(3)和与所述双侧一体手柄连接的凸轮轴组件(4),所述凸轮轴组件径向穿过所述升降内鞍管且与所述升降内鞍管转动连接,所述双侧一体手柄的两端与所述凸轮轴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扳动所述双侧一体手柄实现所述锁紧机构锁紧或松开于所述升降内鞍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包括升降内鞍管(1)和固定外套管(2),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上端用于安装鞍座,下端伸入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所述升降内鞍管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套管轴向滑动且周向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双侧一体手柄(3)和与所述双侧一体手柄连接的凸轮轴组件(4),所述凸轮轴组件径向穿过所述升降内鞍管且与所述升降内鞍管转动连接,所述双侧一体手柄的两端与所述凸轮轴组件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扳动所述双侧一体手柄实现所述锁紧机构锁紧或松开于所述升降内鞍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组件包括凸轮轴(41)和与凸轮轴匹配的连接件(42),所述凸轮轴径向穿过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周且一侧径向延伸形成限位块(421),通过扳动所述双侧一体手柄带动凸轮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限位块是否抵紧所述升降内鞍管的内壁进而实现限位与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升降内鞍管相对于所述固定外套管轴向固定的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能够在所述固定外套管内滑动的至少一弹片(5),所述弹片为向上凸起的类球面金属弹片;所述弹片在原始状态下其外周面与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无接触,所述弹片在被压缩状态下其外周面抵紧所述固定外套管的内壁,所述弹片直接或间接的抵住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装置还包括连杆(6),所述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凸轮轴组件的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套有所述弹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升降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内鞍管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