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517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用于自行车座垫、椅子座垫或桌子的高度调整。该高度调整装置包括一缸体、一作动杆及一活塞,该缸体的内部具有油室,该作动杆的内段容纳在该缸体内且可相对该缸体位移。该活塞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且位在该缸体内,该活塞与缸体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且该活塞与该作动杆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该外部油路通道与该内部油路通道的开闭系可透过该作动杆的移动来控制,且该作动杆的移动系可直接藉由自行车座垫的操作来达成,达到操作简易、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等效果。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height adjustment of bicycle seat cushion, chair cushion or table. The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es a cylinder body, an actuating rod and a piston. The inner of the cylinder body has an oil chamber, the inner section of the moving rod is accommodated in the cylinder and can be displaced relative to the cylinder body. The piston is set in the inner section of the moving rod and is located in the cylinder. The piston and the cylinder have an external oil channel, and the piston has an internal oil channel between the piston and the actuating rod.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of the external oil channel and the internal oil channel can be controlled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moving rod, and the moving line of the moving rod can be achieved by the operation of the bicycle seat, so as to achieve simp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e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度调整装置
本技术关于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自行车座垫、椅子座垫或桌子用的高度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为符合骑乘者身高不同的需求,自行车的座垫高度需要设计为可调整。习用自行车座垫用的高度调整装置一般系安装在自行车的座管与座垫立管之间,藉由线性位移作动使座管与座垫立管两者相对位置可产生变化来调整座垫高度。习用自行车的座垫高度调整结构大致分为「机械式」、「气油压式」、及「混合式」等,其中「气油压式」的结构一般都需要利用一个制动组件来控制高度调整装置的开关,具体而论,需要操作制动组件使座垫的高度为可调整状态(即开阀状态)来调整座垫高度,且当座垫调整至预定高度时,再操作制动组件使座垫高度为固定状态(即闭阀状态)。习用自行车的座垫高度调整装置在实施上虽然已能达成预期的调整效果,然而,藉由制动组件的操作来控制油路的开阀或闭阀状态,造成座垫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复杂、组装麻烦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缘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调整装置,该高度调整装置适用于自行车座垫、椅子座垫或桌子的高度调整,且具有操作简易、结构简单且成本降低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缸体,其包含一上端及一下端,该缸体的内部具有邻近该上端的一气室及邻近该下端的一油室;一作动杆,其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内段与外段,该作动杆的内段容纳在该缸体内且该作动杆可沿着该纵向相对该缸体位移,该内段具有一缩减外径的底部,该底部设有一上环槽及一与该上环槽分隔的下环槽,该作动杆的外段延伸出该缸体的上端外侧;一活塞,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位在该缸体内,该活塞与缸体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该活塞与该作动杆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该外部油路通道与该内部油路通道用以提供该油室内的油流通,该活塞的外周围设有一第一缩小段及一第二缩小段,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缩小段,该活塞的内部设有一能与该作动杆的上环槽或下环槽对齐的环凹槽;一外O型环,其安装在该活塞的外周围且受限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之间;一内O型环,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能容纳在该上环槽或下环槽内定位,该内O型环能受该作动杆带动而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或是与该凹槽分离;一垫片,其安装在活塞的外周围以定位该活塞且将外O型环限制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的位置;及一底座,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底部且位在该活塞的下方,该底座与该活塞分隔且能相对该活塞移动而接触该活塞,其中当该作动杆向上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二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打开,且当该作动杆向下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关闭;其中当该内O型环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时,该内O型环会封闭该内部油路通道,使得该作动杆不能相对该缸体向下移动,但能相对该缸体向上移动,且当该内O型环脱离该活塞的环凹槽时,该内部油路通道开放,使得该作动杆能相对该缸体向下与向上移动。其中,该垫片与该底座之间设有一弹簧。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不用额外设置制动组件来控制油路的开阀或闭阀,因而,较先前技术具有结构简化、组装容易及成本降低的优点,此外,只需操作座垫的上升及/或下降就可直接进行座垫的高度调整,在操作上相当便利,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关于本技术的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附图说明图1: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图1的高度调整装置的一剖视图。图3:显示图1的高度调整装置的一局部分解图。图4:显示图3的活塞组件的元件分解图。图5:显示图2的高度调整装置的作动杆向上移动的放大示意图。图6:显示图5的作动杆向下移动的示意图。图7:显示图6的作动杆向下移动至一低点位置的示意图。图8:显示图7的作动杆更进一步向下移动的示意图。图9:显示图8的作动杆向上移动的示意图。图10:显示图9的作动杆向下移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就本技术的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图1至图4显示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高度调整装置10,该高度调整装置10可用来安装在一自行车架的座管(未图示)内,使得自行车的座垫高度为可调整。然而,该高度调整装置10亦可实施安装于一椅子座垫或一桌子,致使获致缓降的功能。该高度调整装置10包含一缸体12、一作动杆14及一活塞组件16。该缸体12包含一上端18及一下端20,该缸体12的内部具有邻近上端18的一气室22及邻近下端20的一油室24,该上端18的内部具有培林26、油封28与油封座30。该下端20具有一开口32且结合一底盖34,该底盖34的内面36具有一凹部38,该下端20的内部具有一抵压环40,该抵压环40抵靠该底盖34的内面36。再者,该缸体12的内壁设有一阻挡部41,在本实施例中,该阻挡部41为形成在该缸体12内壁的一环状凸缘。该作动杆14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内段42与外段44,该作动杆14的内段42容纳在该缸体12内且该作动杆14可沿着该纵向相对该缸体12位移。该内段42具有一阶部46以界定一减缩外径的底部47(见图3)。该内段42的底端48结合一螺帽50,且该内段42的底部47在该底端48与该阶部46之间设有一上环槽52及一下环槽54,该下环槽54的下端与该上环槽52的下端分隔一第一距离(D1)。该作动杆14的外段44延伸出该缸体12的上端18外侧且系可操作地和一自行车的座垫(未图示)结合,使得该作动杆14得以透过该座垫的操作来上下移动。该活塞组件16包含一活塞56、一外O型环58、一内O型环60、一垫片62、一底座64以及一弹簧66。该活塞56的中间具有可供该作动杆14的内段42的底部47穿过的一穿孔68。该活塞56套装在该作动杆14的底部47且位在该缸体12内,使得该活塞56与缸体12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69(见图6),且该活塞56与该作动杆14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70(见图6)。当该作动杆14相对该缸体12做升降移动时,该缸体12的油室24内的油可透过该外部油路通道69与该内部油路通道70流通。该活塞56的顶面71系可与该内段42的阶部46接触或分离,且该活塞56的顶面71设有可作为油路的数个凹槽72。该活塞56的外周围设有第一缩小段74、第二缩小段76及第三缩小段78,第一缩小段74的外径大于第二缩小段76与第三缩小段78,且第二缩小段76的外径大于第三缩小段78,使得该活塞56具有由上往下渐缩小的外径。该穿孔68的孔壁在邻近该活塞56的底端设有一环凹槽80,该环凹槽80可与该作动杆14的上环槽52或下环槽54对齐。该外O型环58安装在该活塞56的外周围且受限在该第一缩小段74与第二缩小段76之间,当该外O型环58位在该第一缩小段74时,该外O型环58会封闭该活塞56与该缸体12之间的外部油路通道69,当该外O型环58位在该第二缩小段76时,该外部油路通道69将会开放。该内O型环60套装在该作动杆14的底部47且可容纳在该内段42的上环槽52或下环槽54内定位。再者,该内O型环60系可受该作动杆14带动而容纳在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内或是与该环凹槽80分离。当该内O型环60容纳在该活塞56的环凹槽8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度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缸体,其包含一上端及一下端,该缸体的内部具有邻近该上端的一气室及邻近该下端的一油室;一作动杆,其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内段与外段,该作动杆的内段容纳在该缸体内且该作动杆可沿着该纵向相对该缸体位移,该内段具有一缩减外径的底部,该底部设有一上环槽及一与该上环槽分隔的下环槽,该作动杆的外段延伸出该缸体的上端外侧;一活塞,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位在该缸体内,该活塞与缸体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该活塞与该作动杆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该外部油路通道与该内部油路通道用以提供该油室内的油流通,该活塞的外周围设有一第一缩小段及一第二缩小段,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缩小段,该活塞的内部设有一能与该作动杆的上环槽或下环槽对齐的环凹槽;一外O型环,其安装在该活塞的外周围且受限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之间;一内O型环,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能容纳在该上环槽或下环槽内定位,该内O型环能受该作动杆带动而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或是与该凹槽分离;一垫片,其安装在活塞的外周围以定位该活塞且将外O型环限制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的位置;及一底座,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底部且位在该活塞的下方,该底座与该活塞分隔且能相对该活塞移动而接触该活塞,其中当该作动杆向上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二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打开,且当该作动杆向下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关闭;其中当该内O型环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时,该内O型环会封闭该内部油路通道,使得该作动杆不能相对该缸体向下移动,但能相对该缸体向上移动,且当该内O型环脱离该活塞的环凹槽时,该内部油路通道开放,使得该作动杆能相对该缸体向下与向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6 TW 1062037191.一种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缸体,其包含一上端及一下端,该缸体的内部具有邻近该上端的一气室及邻近该下端的一油室;一作动杆,其包含在一纵向分隔的内段与外段,该作动杆的内段容纳在该缸体内且该作动杆可沿着该纵向相对该缸体位移,该内段具有一缩减外径的底部,该底部设有一上环槽及一与该上环槽分隔的下环槽,该作动杆的外段延伸出该缸体的上端外侧;一活塞,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位在该缸体内,该活塞与缸体之间具有一外部油路通道,该活塞与该作动杆之间具有一内部油路通道,该外部油路通道与该内部油路通道用以提供该油室内的油流通,该活塞的外周围设有一第一缩小段及一第二缩小段,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径大于该第二缩小段,该活塞的内部设有一能与该作动杆的上环槽或下环槽对齐的环凹槽;一外O型环,其安装在该活塞的外周围且受限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之间;一内O型环,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内段的底部且能容纳在该上环槽或下环槽内定位,该内O型环能受该作动杆带动而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或是与该凹槽分离;一垫片,其安装在活塞的外周围以定位该活塞且将外O型环限制在该第一缩小段与第二缩小段的位置;及一底座,其套装在该作动杆的底部且位在该活塞的下方,该底座与该活塞分隔且能相对该活塞移动而接触该活塞,其中当该作动杆向上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二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打开,且当该作动杆向下移动时,该外O型环会位在该第一缩小段的外周围而使该外部油路通道关闭;其中当该内O型环容纳在该活塞的环凹槽内时,该内O型环会封闭该内部油路通道,使得该作动杆不能相对该缸体向下移动,但能相对该缸体向上移动,且当该内O型环脱离该活塞的环凹槽时,该内部油路通道开放,使得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宗麟
申请(专利权)人:聚伸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