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744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将一体的回流条组件放入支座成型模具内,从而得到包括塑料支座和回流条组件的半成品,将铆钉放进铆接转盘上处于装料位置的铆接下模内,再将半成品放进铆接下模内,接着将弹性触片放在半成品上,铆接下模转动至铆接上模下方的铆接位置时,与铆接上模配合完成弹性触片与回流条的铆接,而铆接模具上的第一冲头与第一冲孔型腔配合,在连接部冲出矩形的分割孔,使两侧的回流条相互分离,当铆接下模转动至取料位置时,机械手将产品抓取至传输带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雨刮器支座的自动化生产,同时方便注塑成型时回流条的放置以及铆接时的操作程序,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upport of a wip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upport of a wiper. The integrated reflux strip assembly is placed in a support molding mold to obtain semi-finished products including the plastic support and reflux strip component, and the rivet is put into the riveted lower die on the riveted turntable in the loading position, and then the semi-finished product is put into the riveted lower die, and then the bomb will be projectile. When the contact sheet is placed in the semi-finished product, the riveting lower die turns to the riveting position under the riveting upper die, and riveting the riveting die to complete the riveting of the elastic contact sheet and the reflux strip, and the first punch in the riveting die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punching cavity, and the rectangular split hole is washed out at the connecting part, so that the reflux strips on both sides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riveted when riveting. When the lower die is turned to the position of the reclaimer, the manipulator grabs the product onto the transmission belt.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the support of the wiper,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venient to place the reflux bar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and the op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riveting. It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labor cost and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雨刮器是汽车上的一个必备组件,现有的雨刮器通常包括一个雨刮器支座,设置在雨刮器支座上的电动机、减速器、四连杆机构、刮水片转轴、雨刮片等。当司机按下雨刮器的开关时,电动机启动,电动机的转速经过减速器的减速后驱动摆臂,摆臂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带动安装在前围板上的刮水片转轴左右转动,最后由刮水片转轴带动雨刮片刮扫挡风玻璃。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雨刮器及车辆”,其公告号为CN203472809U,雨刮器包括雨刮器摆臂、雨刮器旋转臂,雨刮器摆臂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洗涤液喷出管,洗涤液喷出管上分布有多个洗涤液啧出孔,洗涤液啧出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沿雨刮器摆臂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刮片和第二刮片,雨刮器旋转臂的第一端与雨刮器摆臂的中部连接,雨刮器旋转臂的第二端设置旋转臂转轴,雨刮器旋转臂内设置有洗涤液管,洗涤液管的第一端与洗涤液喷出管连通,洗涤液管的第二端与安装在汽车内部的洗涤液存储装置连接。该雨刮器有效避免洗涤液在喷淋到风挡玻璃上时对视线造成的短暂遮挡,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提高洗涤液使用效率,避免洗涤液浪费,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清洗效果大大提升。当驾驶员需要启动雨刮器时,需要旋转位于方向盘上的控制旋钮,然后通过雨刮器控制器控制雨刮器的摆动频率等。现有的雨刮器控制器通常包括一个雨刮器支座,该雨刮器支座则包括注塑成型的支座、嵌设在支座内的回流条、铆接在回流条上的弹性触片。在雨刮器支座的注塑成型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若干细小的回流条作为镶嵌件逐一放置到注塑成型模具内;在铆接弹性触片时,则需要先将若干铆钉逐一放置到铆接模具的下模内,然后将注塑成型的雨刮器支座放置到铆接模具的下模上定位,并使铆钉穿过雨刮器支座上的铆接通孔,接着再将若干弹性触片放置到雨刮器支座上,并使弹性触片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铆钉上,此时启动铆接模具的上模,即可使弹性触片铆接在雨刮器支座上。然而雨刮器支座的上述制造工艺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在支座的注塑成型以及弹性触片的铆接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尺寸很小的回流条、铆钉以及弹性触片逐个放进注塑成型模具和铆接模具内,因此会造成操作人员的操作困难,并且还容易出现错放、漏放的缺陷,从而导致产品的报废。其次,支座的注塑成型和弹性触片的铆接等工序均是在不同的工位上独立进行的,从而影响其生产效率,并且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之间还存在相应的物流,从而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雨刮器支座的制造工艺所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且在基座注塑成型时操作人员放置回流条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既可实现雨刮器支座的自动化生产,又可方便注塑成型时回流条的放置,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解决雨刮器支座的制造工艺所存在的弹性触片铆接时操作困难,并且还容易出现错放、漏放的问题,提供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既可简化铆接时的操作程序,还可有效地避免出现错放、漏放的问题,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用于成型塑料支座的支座成型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将连接成一体的回流条组件作为镶嵌件放入处于分模状态的支座成型模具内,该回流条组件包括若干回流条,在相邻的回流条之间设有一体的连接部;b.支座成型模具合模并开始注射成型,从而得到包括塑料支座和回流条组件的半成品,回流条组件嵌设在塑料支座内;c.将半成品放入的振动盘内自动排序,从振动盘的输出口输出的半成品落入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入端,并逐步有序地移动到靠近铆接转盘的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出端;d.将铆钉放进铆接转盘上处于装料位置的第一个铆接下模内,然后将位于输出端的半成品放进第一个铆接下模内,半成品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对应的铆钉上,接着将弹性触片放在半成品上,弹性触片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对应的铆钉上,所述铆接转盘上设有4个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铆接下模;e.铆接转盘转动90度,第一个铆接下模转动至位于铆接上模下方的铆接位置,从而与铆接上模配合构成铆接模具,第二个铆接下模则转动至装料位置,此时铆接上模下移,铆接上模上的铆接压头挤压铆钉,以完成弹性触片与半成品中回流条的铆接,与此同时,铆接模具的第一冲头与第一冲孔型腔配合,在回流条组件对应的连接部冲出矩形的分割孔,使连接部两侧的回流条相互分离;f.铆接转盘继续转动90度,铆接上模即可与第二个铆接下模配合进行铆接加工,而第一个铆接下模则转动至等待位置;g.以此类推,当第三个铆接下模与铆接上模配合开始铆接时,第一个铆接下模转动至取料位置,此时即可通过机械手将完成铆接的产品抓取至向后续工序输送物料的传输带上。首先,本专利技术将多个回流条通过连接部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回流条组件,这样,方便通过冲压成型工艺或精密铸造工艺一体成型,同时在塑料支座注塑成型时,可简化操作人员将回流条作为镶嵌件放置到注塑成型模具内的复杂程度,避免出现漏放、错放等问题。而注塑成型后的半成品在铆接时再通过铆接模具上的第一冲头与第一冲孔型腔在连接部上同步地冲出分割孔,使回流条之间相互分离,从而得到适用的产品。另外,本专利技术将多个工序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样,注塑成型好的半成品可立即放入振动盘内自动排序,然后通过直线振动送料器输送到铆接模具处,即可开始弹性触片和半成品中回流条的铆接。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铆接模具包括一个铆接上模和四个等间距地设置铆接转盘上的铆接下模,从而使铆接下模在铆接转盘上可从最初的装料位置移动至铆接位置进行铆接,然后移动至等待位置等待,最后移动至取料位置,并通过机械手将铆接好的产品转移至传输带上,以便开始后续的组装或装箱等工序。需要说明的是,注塑成型好的半成品可由机器人抓取到振动盘内,或者成型后顶出的半成品自动落入下方的倾斜滑槽,从而自动滑入振动盘内。当然,成型好的半成品也可由操作人员人工取件并放置到振动盘内。作为优选,在步骤d中,先将铆钉连接到一个连接垫片组件上,所述连接垫片组件包括若干具有定位孔的连接垫片、一体地连接在相邻的连接垫片之间的下连接条,铆钉分别过盈配合在对应的定位孔内;步骤e中还包括:铆接模具上的第二冲头与第二冲孔型腔配合将下连接条冲断,下连接条与连接垫片相分离。本专利技术将铆接用的铆钉全部定位在连接垫片的定位孔内,而多个连接垫片则通过下连接条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铆接时,我们可将多个铆钉一次性地放进铆接下模内,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有效地避免铆钉的漏放或错放。而通过下连接条连接成一体结构的连接垫片则可通过冲压成型工艺一体成型,并且在铆接时可通过铆接模具上的第二冲头、第二冲孔型腔将下连接条同步冲断。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触片之间通过上连接条形成一个整体,在步骤d中,夹持上连接条,使弹性触片一次性放置到半成品上;步骤e中还包括,铆接模具上的第三冲头与第三冲孔型腔配合将上连接条冲断,上连接条与弹性触片相分离。本专利技术在几个弹性触片之间设置上连接条,从而将几个弹性触片连接成一个整体,方便铆接时放入铆接下模内。当然,上连接条可在铆接时通过铆接模具上的第三冲头、第三冲孔型腔将上连接条同步冲断。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a. 将用于成型塑料支座的支座成型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将连接成一体的回流条组件作为镶嵌件放入处于分模状态的支座成型模具内,该回流条组件包括若干回流条,在相邻的回流条之间设有一体的连接部;b. 支座成型模具合模并开始注射成型,从而得到包括塑料支座和回流条组件的半成品,回流条组件嵌设在塑料支座内;c. 将半成品放入的振动盘内自动排序,从振动盘的输出口输出的半成品落入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入端,并逐步有序地移动到靠近铆接转盘的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出端;d. 将铆钉放进铆接转盘上处于装料位置的第一个铆接下模内,然后将位于输出端的半成品放进第一个铆接下模内,半成品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对应的铆钉上,接着将弹性触片放在半成品上,弹性触片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对应的铆钉上,所述铆接转盘上设有4个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铆接下模;e. 铆接转盘转动90度,第一个铆接下模转动至位于铆接上模下方的铆接位置,从而与铆接上模配合构成铆接模具,第二个铆接下模则转动至装料位置,此时铆接上模下移,铆接上模上的铆接压头挤压铆钉,以完成弹性触片与半成品中回流条的铆接,与此同时,铆接模具的第一冲头与第一冲孔型腔配合,在回流条组件对应的连接部冲出矩形的分割孔,使连接部两侧的回流条相互分离;f. 铆接转盘继续转动90度,铆接上模即可与第二个铆接下模配合进行铆接加工,而第一个铆接下模则转动至等待位置;g. 以此类推,当第三个铆接下模与铆接上模配合开始铆接时,第一个铆接下模转动至取料位置,此时即可通过机械手将完成铆接的产品抓取至向后续工序输送物料的传输带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a.将用于成型塑料支座的支座成型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将连接成一体的回流条组件作为镶嵌件放入处于分模状态的支座成型模具内,该回流条组件包括若干回流条,在相邻的回流条之间设有一体的连接部;b.支座成型模具合模并开始注射成型,从而得到包括塑料支座和回流条组件的半成品,回流条组件嵌设在塑料支座内;c.将半成品放入的振动盘内自动排序,从振动盘的输出口输出的半成品落入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入端,并逐步有序地移动到靠近铆接转盘的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出端;d.将铆钉放进铆接转盘上处于装料位置的第一个铆接下模内,然后将位于输出端的半成品放进第一个铆接下模内,半成品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对应的铆钉上,接着将弹性触片放在半成品上,弹性触片上的铆接通孔套接在对应的铆钉上,所述铆接转盘上设有4个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铆接下模;e.铆接转盘转动90度,第一个铆接下模转动至位于铆接上模下方的铆接位置,从而与铆接上模配合构成铆接模具,第二个铆接下模则转动至装料位置,此时铆接上模下移,铆接上模上的铆接压头挤压铆钉,以完成弹性触片与半成品中回流条的铆接,与此同时,铆接模具的第一冲头与第一冲孔型腔配合,在回流条组件对应的连接部冲出矩形的分割孔,使连接部两侧的回流条相互分离;f.铆接转盘继续转动90度,铆接上模即可与第二个铆接下模配合进行铆接加工,而第一个铆接下模则转动至等待位置;g.以此类推,当第三个铆接下模与铆接上模配合开始铆接时,第一个铆接下模转动至取料位置,此时即可通过机械手将完成铆接的产品抓取至向后续工序输送物料的传输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刮器支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d中,先将铆钉连接到一个连接垫片组件上,所述连接垫片组件包括若干具有定位孔的连接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乐乐可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英格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