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聪年专利>正文

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2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该槌平机概包含一立轴(40),其顶端设一平台(50),该平台(50)上设一驱动及锤击装置(60);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及锤击装置(60)与平台(50)之间设有数个避震消音结构(70); 该避震消音结构(70)的主体为一弹性元件(71),该弹性元件(71)的两端各设一结合元件(72)(73),二结合元件(72)(73)之间具有分离间距(S);其中一结合元件(72)结合于该平台上,另一结合元件(73)结合于该驱动及锤击装置(60)的底座(61)(61’);据此使该弹性元件(71)衬于该底座(61)(61’)与平台(50)之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槌平机,尤指可缓冲锤击震动并减少锤击噪音的的避震结构。槌平作业进行中,马达运转以及锤击震动均会发出声响,而因为立轴11及马达箱13内部均留有相当的空间,锤击震动、锤击声响及马达运转的声响传至马达箱13及立轴11时,该马达箱13及立轴11发挥类似音箱的效用,将作业噪音放大,因此槌平作业噪音超出正常分贝范围甚多。不仅如此,当锤击震动传至立轴11当中,也有可能对其内部的控制装置造成累积性的影响,使控制装置发生损坏。在噪音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短期内即可能出现神经紧崩、容易紧张、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脑神经衰弱…等问题,长期更可能致生听神经受损的器质性病变,听觉出现障碍。倘若工作人员在出现上述症状后仍于噪音分贝的环境中工作,势必更增加职业伤害的发生机会,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工业安全、人员健康,业者需主动注意及防范为是。本设计人鉴于槌平作业的噪音问题着手研发解决策略,其以不增加机具成本同时可大幅减少噪音及震动为前提,设计出本技术的避震结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该槌平机概包含一立轴,其顶端设一平台,该平台上设一驱动及锤击装置;该驱动及锤击装置与平台之间设有数个避震消音结构;该避震消音结构的主体为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各设一结合元件,二结合元件之间具有分离间距;其中一结合元件结合于该平台上,另一结合元件结合于该驱动及锤击装置的底座;据此使该弹性元件衬于该底座与平台之间。本技术的进步效果如下该底座与平台之间被该避震消音结构所阻隔,因此驱动及锤击装置的震动不致通过底座直接传递予平台及立轴。降低槌平机的震动噪音,可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神经紧崩、容易紧张、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脑神经衰弱、听觉受损…等职业伤害等问题,增进工业安全、人员健康。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避震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2、图3,该避震消音结构70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元件71为一橡胶材料制成的柱状体,该结合元件72、73为二螺栓,二螺栓的头端721、731包覆于该橡胶弹性元件71的两端内部,且二螺栓72、73头端721、731之间具有分离间距S,该分离间距S被橡胶材料所填充。该下位的螺栓配合螺帽722锁制于该平台50的周边,该上位的螺栓也配合螺帽732倒锁于该驱动及锤击装置60的底座61相对位置,该弹性元件71衬于该底座61与平台50之间。通过该避震消音结构70使平台50及底座61间隔一段距离。关于该底座61、61’样态可如图2所示,为一与平台50面积相当的宽台面,也可如图5所示为一外观概呈L型底部具有二脚座的样态;其也可能为其他各种模式,不影响本技术避震消音结构70的组装,均为本技术的可组装实施范围。如图4所示,将鞋品20的待整平面放置在驱动及锤击装置60的上、下锤62、63之间,并依据待整面厚度调整上、下锤62、63间距,启动开关后该上锤62上下快速震动锤击该待整平面,开始鞋品的槌平作业。于槌平过程中,该马达转动以及锤击震动及噪音经由该避震消音结构70所吸收。详细而言,因该底座61、61’与平台50之间被该避震消音结构70所阻隔,并未如
技术介绍
的习用结构所示呈直接连接状态,因此驱动及锤击装置60的震动不致通过底座61、61’直接传递予平台50及立轴40。驱动及锤击装置60的震动由底座61、61’传递至与其连接的结合元件73,该结合元件73将震动传递至弹性元件71,且因为上结合元件73与下结合元件72之间具有一分离间距S,因此上结合元件73的震动不致直接传递至下结合元件72,可由该弹性元件71吸收大部分的震动,因此传递至立轴40的震动及噪音已大幅减少,立轴40内的控制系统所受的震动损坏也可大幅降低。降低槌平机的震动噪音,可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神经紧崩、容易紧张、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脑神经衰弱、听觉受损…等职业伤害等问题,增进工业安全、人员健康。权利要求1.一种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该槌平机概包含一立轴(40),其顶端设一平台(50),该平台(50)上设一驱动及锤击装置(60);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及锤击装置(60)与平台(50)之间设有数个避震消音结构(70);该避震消音结构(70)的主体为一弹性元件(71),该弹性元件(71)的两端各设一结合元件(72)(73),二结合元件(72)(73)之间具有分离间距(S);其中一结合元件(72)结合于该平台上,另一结合元件(73)结合于该驱动及锤击装置(60)的底座(61)(61’);据此使该弹性元件(71)衬于该底座(61)(61’)与平台(50)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避震消音结构(70)的弹性元件(71)为一橡胶材料制成的柱状体,该结合元件(72)(73)为二螺栓,二螺栓的头端包覆于该橡胶弹性元件的两端内部,且二螺栓的头端具有该分离间距(S);该分离间距(S)被橡胶材料所填充。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71)为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槌平机的避震及噪音防止结构,该槌平机概包含一立轴,其顶端设一平台,该平台上设一驱动及锤击装置;该驱动及锤击装置与平台之间设有数个避震消音结构;据此降低槌平机的锤击震动及锤击噪音,改善工作环境,减少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职业伤害,增进工业安全及操作人员健康。文档编号A43D49/00GK2566668SQ022460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廖聪年 申请人:廖聪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聪年
申请(专利权)人:廖聪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