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708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将反渗透膜系统采用杀菌‑碱洗‑酸洗‑杀菌相结合,同时采用低流量循环‑‑‑高流量循环‑‑‑浸泡‑‑‑‑循环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来完成清洗流程;通过所述的清洗方法,反渗透装置的各项性能均得到立即恢复,脱盐率、出力均恢复到设计水平,产水电导小于20 us/cm,且由于系统清洗完后使用膜杀菌剂在系统循环30分钟,在运行加药中也加入一定浓度的膜杀菌剂,有效的抑制了微生物、细菌等的生长,延长了反渗透运行时间,减少了膜清洗次数,有利于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

Cleaning method for organic pollution in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 cleaning method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ystem, and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system is combined with bactericidal alkali washing and acid washing. All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verse osmosis device were recovered immediately. The desalination rate and force were all restored to the design level. The water conductivity was less than 20 us/cm. And the membrane bactericide was used in the system for 30 minutes after the system cleaning, and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membrane bactericide was added to the operation. The growth of bacteria and so on prolonged the operation time of reverse osmosis, reduced the frequency of membrane cleaning, and prolonged the service life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技术膜清洗领域,具体是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最普及以及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就是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水的软化处理、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浓缩、分离、海水、苦咸水的淡水等等。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之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但是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所以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微生物、有机物、胶体等,因此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两低、无污染、操作简单、工艺简单等优点。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中水回用成为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的节水方式。原水若采用城市中水、城镇内河河流水或者其它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时,原水中除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还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物和细菌。在反渗透运行过程中,随着膜对进水中悬浮物、溶解性物质、有机物及细菌的截留,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表面,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难溶盐则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膜的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并导致产品水质下降。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做膜污染,膜污染的结果是系统性能的劣化。为了改善反渗透膜的污染情况,可采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目前,市面上常规采用的均为单一的酸清洗剂或碱清洗剂。清洗方式一般为冲洗-----浸泡,这种方式对于一般反渗透膜的污染会有一定的清洗效果,而对于有机物和细菌污染的反渗透膜则基本没效果。膜的各项指标性能也无法恢复到初始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包括各种采用杀菌与清洗流量变化相结合的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渗透膜系统采用杀菌-碱洗-酸洗-杀菌相结合,同时采用低流量循环---高流量循环---浸泡----循环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来完成清洗流程;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清洗前的冲洗:用RO透过水冲洗反渗透膜系统直至浓水排放口电导低于两倍进水电导值;第二步、酸碱洗前杀菌;用300ppm膜杀菌剂在反渗透膜系统内循环2小时;第三步、碱洗:用0.025%十二烷基磺酸钠低流量循环30分钟,再高流量循环1小时,期间用NaOH调节PH值在12.7,最后浸泡8~24小时后循环冲洗;第四步、酸洗:用2%左右一水柠檬酸循环1小时,后浸泡1小时,后继续循环1小时,期间用一水柠檬酸调节PH值在1~2之间;第五步、酸碱洗后杀菌:用300ppm膜杀菌剂在系统循环30分钟完成清洗流程。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酸碱洗前使用膜杀菌剂可有效促使反渗透膜系统污垢表层的微生物膜破环并剥落,防止在清洗过程中微生物膜不但不剥落反而愈加紧固,从而大大降低清洗效果。系统清洗完后使用膜杀菌剂在系统循环30分钟,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细菌等的生长,有利于保持清洗效果;期间使用碱洗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污泥以及其它附着于膜表面的颗粒,使用酸洗主要用于去除无机盐垢等;至于酸洗和碱洗的顺序,决定将碱洗设在第一步,目的是为了防止剥落的微生物膜在酸洗过程中被紧固。同时,清洗过程中采用低流量循环---高流量循环---浸泡----循环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清洗温度始终控制在温度35℃左右,可有效冲洗带走膜表面剥落的污垢、微生物膜及其它溶解物质,大大提高清洗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清洗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的清洗方法,反渗透装置的各项性能均得到立即恢复,脱盐率、出力均恢复到设计水平,产水电导小于20us/cm,且由于系统清洗完后使用膜杀菌剂在系统循环30分钟,在运行加药中也加入一定浓度的膜杀菌剂,有效的抑制了微生物、细菌等的生长,延长了反渗透运行时间,减少了膜清洗次数,有利于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采用杀菌-碱洗-酸洗-杀菌相结合的思路,同时采用低流量循环---高流量循环---浸泡----循环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来完成清洗流程。实施例1、清洗液配置清洗液配置量可根据如下方法计算:每支8英寸膜元件目标清洗液量为80L。清洗液的总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清洗水箱容积,压力容器内的容积和清洗管路系统内的容积。具体配药浓度见表1:表1洗药剂的配置浓度。2、清洗前的冲洗用反渗透透过水冲洗反渗透系统,打开浓水排放阀及产水排放阀,流量根据冲洗水泵而定,但不要超过75m3/h,确认压力<0.3MPa,直至浓水排放口电导低于两倍进水电导值。3、酸碱洗前杀菌按照表1配制杀菌药剂,向系统注入杀菌药剂,启动流量控制在目标值的一半(约40m3/h),注意压力<0.3MPa,循环2小时,放净杀菌药剂,用除盐水冲洗系统30分钟。4、碱洗按照表1配置碱洗的清洗液。向系统注入清洗液,启动清洗水泵,流量控制在目标值的一半(约40m3/h),注意压力<0.3MPa,初期浓水出口的水排放,直至排放水pH值接近12.7左右,将管路切换回流到清洗水箱循环,pH若有下降超过0.5个单位以上,则补充NaOH将pH维持在12.7左右。低流量循环:维持上述清洗流量,待pH相对稳定,循环30分钟,注意压力<0.3MPa;高流量循环:将流量升高到70m3/h(依清洗泵供水能力而定),循环1小时,注意压力<0.3MPa。根据清洗液颜色的变化,酌情延长清洗时间。浸泡:停清洗泵,关闭清洗进出口阀门,浸泡8~24小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循环冲洗:开启清洗泵,流量逐渐上升到70m3/h,循环1小时,注意压力<0.3MPa。循环过程中如果pH低于12.7以下,须及时补充NaOH,将pH值维持到12.7左右。清水冲洗:排放清洗液,然后采用除盐水冲洗,压力<0.3MPa,至浓水电导低于两倍进水电导或者排放液PH<9。碱洗过程注意四点:一是清洗液温度始终应保持在30~35oC;二是产水侧回液门打开,防止背压过高;三是观察排放清洗液颜色的变化以及脏污程度,如果清洗液颜色较深较脏,则应放空清洗系统以及反渗透内清洗液,重新配药清洗,重复碱洗步骤;四是根据反渗透一、二段污堵特点来清洗。5、酸洗清洗水箱中配制一水柠檬酸清洗液,将pH值控制在1~2;向系统注入清洗液:启动清洗水泵,流量控制在目标清洗流量的一半左右(约40m3/h),注意压力<0.3MPa,由于原管道系统内存水的稀释,清洗液pH值会升高,此时需逐量添加一水柠檬酸,维持pH到1~2;循环冲洗:待pH相对稳定,并确认系统内空气被有效排空,将清洗流量上升到70m3/h(依清洗泵供水能力而定),确认压力<0.3MPa,循环冲洗60min,在此过程中,监测pH并保持在1~2;浸泡:停泵关闭,浸泡60min或更长;循环冲洗:保持清洗流量70m3/h,压力<0.3MPa,循环初期pH若有上升,需要补充一水柠檬酸药剂,自pH稳定起冲洗60min,在此过程中,监测pH并保持在1~2左右;清水冲洗:排放清洗液,然后采用除盐水冲洗,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包括各种采用杀菌与清洗流量变化相结合的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渗透膜系统采用杀菌‑碱洗‑酸洗‑杀菌相结合,同时采用低流量循环‑‑‑高流量循环‑‑‑浸泡‑‑‑‑循环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来完成清洗流程;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清洗前的冲洗:用RO透过水冲洗反渗透膜系统直至浓水排放口电导低于两倍进水电导值;第二步、酸碱洗前杀菌;用300ppm膜杀菌剂在反渗透膜系统内循环2小时;第三步、碱洗:用0.025%十二烷基磺酸钠低流量循环30分钟,再高流量循环1小时,期间用NaOH调节PH值在12.7,最后浸泡8~24小时后循环冲洗;第四步、酸洗:用2%左右一水柠檬酸循环1小时,后浸泡1小时,后继续循环1小时,期间用一水柠檬酸调节PH值在1~2之间;第五步、酸碱洗后杀菌:用300ppm膜杀菌剂在系统循环30分钟完成清洗流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包括各种采用杀菌与清洗流量变化相结合的反渗透膜系统有机物污染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反渗透膜系统采用杀菌-碱洗-酸洗-杀菌相结合,同时采用低流量循环---高流量循环---浸泡----循环冲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来完成清洗流程;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清洗前的冲洗:用RO透过水冲洗反渗透膜系统直至浓水排放口电导低于两倍进水电导值;第二步、酸碱洗前杀菌;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洪峰胥成增董广林冯培峰陈景勇彭超潘敏红赵居信赵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