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6987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包括机床床体,所述机床床体的底部设有机座,所述机床床体的左侧顶部设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的右侧电性连接有加工集成单元,且加工集成单元位于机床床体的内壁中部,所述机床床体中部设有Z向滑轨,所述Z向滑轨的右端设有Z向电机,所述机床床体的内腔左侧顶部和右侧均嵌有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分别与操作装置和加工集成单元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自主开发总线应用系统,可实现工件的精准装夹,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刀具的更换,节省人工,避免了人工不可控性大所带来失误。

Universal bottle die mill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tool 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bottle die milling machine tool with automatic knife exchange system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including a machine bed body. The bottom of the machine tool bed is provided with a machine base, an oper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on the left top of the machine bed body,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operation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processing integrated unit. The integration un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chine bed body,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chine tool bed is provided with a Z direction sliding rail. The right end of the Z sl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Z direction motor. The left top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chine tool bed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machine tool bed. Through the use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bus application system, the precision clamping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realized. The tool can be replaced easily and quickly, and the manual can be saved, and the errors caused by artificial uncontrollability are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
技术介绍
现在机床都是依靠人工换刀,工件定位不准确,不合格品率较高,操作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装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包括机床床体,所述机床床体的底部设有机座,所述机床床体的左侧顶部设有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的右侧电性连接有加工集成单元,且加工集成单元位于机床床体的内壁中部,所述机床床体中部设有Z向滑轨,所述Z向滑轨的右端设有Z向电机,所述机床床体的内腔左侧顶部和右侧均嵌有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分别与操作装置和加工集成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加工集成单元的右侧电性连接有Y向电机,所述Y向电机与操作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工集成单元包括卡盘、卡爪、第一刀夹、第二刀具、第一刀具、刀架滑块、换刀气缸固定板、第二刀夹、刀架滑轨、换刀气缸、X向滑轨、换刀架气缸固定板、Z向滑块、Z向移动板、X向移动板、X向滑块、Z向滑轨、Z向电机、主轴电机、主轴电机固定板、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打刀缸支架、打刀缸固定座、打刀缸、第一同步带轮、X向电机、主轴座、垫板、主轴固定板、电动分度盘、主轴、刀具夹头、工件和Y向电机,所述卡盘贯穿机床床体的内壁左侧,且卡盘与Y向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卡盘右端设有卡爪,所述卡爪上卡接有工件,所述机床床体的内壁顶部设有刀架滑轨和换刀架气缸固定板,所述刀架滑轨上滑动套接有刀架滑块,所述刀架滑块的前表面上固定设有换刀气缸固定板,所述换刀气缸固定板的底部左侧设有换刀气缸,所述换刀气缸位于换刀架气缸固定板的顶部左侧,所述换刀气缸固定板的前表面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刀夹和第二刀夹,所述第二刀夹上卡接有第二刀具,所述Z向滑轨的顶部滑动卡接有Z向滑块,所述Z向滑块的顶部固定设有Z向移动板,所述Z向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设有X向滑轨,所述X向滑轨的顶部滑动卡接X向滑块,所述X向滑块的顶部固定设有X向移动板,所述X向移动板的右端设有X向电机,所述X向移动板的顶部右侧通过底座设有电动分度盘,所述电动分度盘的左侧设有主轴固定板,所述主轴固定板的左侧表面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左侧表面固定设有主轴座,所述主轴座上贯穿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另一端设有刀具夹头,所述主轴座的前表面设有打刀缸支架,所述打刀缸支架的内腔设有第一同步带轮,且第一同步带轮与主轴套接,所述打刀缸支架的前表面固定设有打刀缸固定座,所述打刀缸固定座上设有打刀缸,所述主轴座的底部设有主轴电机固定板,所述主轴电机固定板的后表面设有主轴电机,所述主轴电机的前侧动力输出端贯穿主轴电机固定板并套接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一同步带轮之间设有同步带。优选的,所述机床床体的外部套接有机床护罩。优选的,所述机床床体的内壁底部设有排屑槽,且排屑槽的端部设有集尘袋。优选的,所述机座的底部设有防震垫脚。优选的,所述第一刀夹的侧面设有软管,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自主开发总线应用系统,可实现工件的精准装夹,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刀具的更换,节省人工,避免了人工不可控性大所带来失误,Y向旋转,在Z向和X向的交替作用下,主轴前端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范围较大,通过各向电机工作使得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单,加工效率较高,且通用性强。1、方便快捷地自动进行刀具更换;2、采用自主开发的总线系统应用;3、加工范围广,可加工随意丝口形状及螺距;4、可进行自由角度调节;5、装夹准确;6、加工效率高;7、操作系统简单易操作;8、通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001-机床床体,002-机座,003-操作装置,004-加工集成单元,005-电气装置,1-卡盘,2-卡爪,3-第一刀夹,4-第二刀具,5-第一刀具,6-刀架滑块,7-换刀气缸固定板,8-第二刀夹,9-刀架滑轨,10-换刀气缸,11-X向滑轨,12-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3-Z向滑块,14-Z向移动板,15-X向移动板,16-X向滑块,17-Z向滑轨,18-Z向电机,19-主轴电机,20-主轴电机固定板,21-第二同步带轮,22-同步带,23-打刀缸支架,24-打刀缸固定座,25-打刀缸,26-第一同步带轮,27-X向电机,28-主轴座,29-垫板,30-主轴固定板,31-电动分度盘,32-主轴,33-刀具夹头,34-工件,35-Y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包括机床床体001,机床床体001的底部设有机座002,机床床体001的左侧顶部设有操作装置003,操作装置003的右侧电性连接有加工集成单元004,且加工集成单元004位于机床床体001的内壁中部,机床床体001中部设有Z向滑轨17,Z向滑轨17的右端设有Z向电机18,机床床体001的内腔左侧顶部和右侧均嵌有电气装置005,电气装置005分别与操作装置003和加工集成单元004电性连接,加工集成单元004的右侧电性连接有Y向电机35,Y向电机35与操作装置003电性连接,加工集成单元004包括卡盘1、卡爪2、第一刀夹3、第二刀具4、第一刀具5、刀架滑块6、换刀气缸固定板7、第二刀夹8、刀架滑轨9、换刀气缸10、X向滑轨11、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Z向滑块13、Z向移动板14、X向移动板15、X向滑块16、Z向滑轨17、Z向电机18、主轴电机19、主轴电机固定板20、第二同步带轮21、同步带22、打刀缸支架23、打刀缸固定座24、打刀缸25、第一同步带轮26、X向电机27、主轴座28、垫板29、主轴固定板30、电动分度盘31、主轴32、刀具夹头33、工件34和Y向电机35,卡盘1贯穿机床床体001的内壁左侧,且卡盘1与Y向电机35电性连接,卡盘1右端设有卡爪2,卡爪1上卡接有工件34,机床床体001的内壁顶部设有刀架滑轨9和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刀架滑轨9上滑动套接有刀架滑块6,刀架滑块6的前表面上固定设有换刀气缸固定板7,换刀气缸固定板7的底部左侧设有换刀气缸10,换刀气缸10位于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的顶部左侧,换刀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

【技术保护点】
1.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包括机床床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底部设有机座(002),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左侧顶部设有操作装置(003),所述操作装置(003)的右侧电性连接有加工集成单元(004),且加工集成单元(004)位于机床床体(001)的内壁中部,所述机床床体(001)的中部设有Z向滑轨(17),所述Z向滑轨(17)的右端设有Z向电机(18),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内腔左侧顶部和右侧均嵌有电气装置(005),所述电气装置(005)分别与操作装置(003)和加工集成单元(004)电性连接,所述加工集成单元(004)的右侧电性连接有Y向电机(35),所述Y向电机(35)与操作装置(003)电性连接,所述加工集成单元(004)包括卡盘(1)、卡爪(2)、第一刀夹(3)、第二刀具(4)、第一刀具(5)、刀架滑块(6)、换刀气缸固定板(7)、第二刀夹(8)、刀架滑轨(9)、换刀气缸(10)、X向滑轨(11)、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Z向滑块(13)、Z向移动板(14)、X向移动板(15)、X向滑块(16)、Z向滑轨(17)、Z向电机(18)、主轴电机(19)、主轴电机固定板(20)、第二同步带轮(21)、同步带(22)、打刀缸支架(23)、打刀缸固定座(24)、打刀缸(25)、第一同步带轮(26)、X向电机(27)、主轴座(28)、垫板(29)、主轴固定板(30)、电动分度盘(31)、主轴(32)、刀具夹头(33)、工件(34)和Y向电机(35),所述卡盘(1)贯穿机床床体(001)的内壁左侧,且卡盘(1)与Y向电机(35)电性连接,所述卡盘(1)右端设有卡爪(2),所述卡爪(2)上卡接有工件(34),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内壁中部设有刀架滑轨(9)和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所述刀架滑轨(9)上滑动套接有刀架滑块(6),所述刀架滑块(6)的前表面上固定设有换刀气缸固定板(7),所述换刀气缸固定板(7)的底部左侧设有换刀气缸(10),所述换刀气缸(10)位于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的顶部左侧,所述换刀气缸固定板(7)的前表面右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刀夹(3)和第二刀夹(8),所述第二刀夹(8)上卡接有第二刀具(4),所述Z向滑轨(17)的顶部滑动卡接有Z向滑块(13),所述Z向滑块(13)的顶部固定设有Z向移动板(14),所述Z向移动板(14)的顶部固定设有X向滑轨(11),所述X向滑轨(11)的顶部滑动卡接X向滑块(16),所述X向滑块(16)的顶部固定设有X向移动板(15),所述X向移动板(15)的右端设有X向电机(27),所述X向移动板(15)的顶部右侧通过底座设有电动分度盘(31),所述电动分度盘(31)的左侧设有主轴固定板(30),所述主轴固定板(30)的左侧表面设有垫板(29),所述垫板(29)的左侧表面固定设有主轴座(28),所述主轴座(28)上贯穿设有主轴(32),所述主轴(32)的另一端设有刀具夹头(33),所述主轴座(28)的前表面设有打刀缸支架(23),所述打刀缸支架(23)的内腔设有第一同步带轮(26),且第一同步带轮(26)与主轴(32)套接,所述打刀缸支架(23)的前表面固定设有打刀缸固定座(24),所述打刀缸固定座(24)上设有打刀缸(25),所述主轴座(28)的底部设有主轴电机固定板(20),所述主轴电机固定板(20)的后表面设有主轴电机(19),所述主轴电机(19)的前侧动力输出端贯穿主轴电机固定板(20)并套接有第二同步带轮(21),所述第二同步带轮(21)与第一同步带轮(26)之间设有同步带(22)。...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自动换刀系统的通用瓶口模具铣丝机床,包括机床床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底部设有机座(002),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左侧顶部设有操作装置(003),所述操作装置(003)的右侧电性连接有加工集成单元(004),且加工集成单元(004)位于机床床体(001)的内壁中部,所述机床床体(001)的中部设有Z向滑轨(17),所述Z向滑轨(17)的右端设有Z向电机(18),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内腔左侧顶部和右侧均嵌有电气装置(005),所述电气装置(005)分别与操作装置(003)和加工集成单元(004)电性连接,所述加工集成单元(004)的右侧电性连接有Y向电机(35),所述Y向电机(35)与操作装置(003)电性连接,所述加工集成单元(004)包括卡盘(1)、卡爪(2)、第一刀夹(3)、第二刀具(4)、第一刀具(5)、刀架滑块(6)、换刀气缸固定板(7)、第二刀夹(8)、刀架滑轨(9)、换刀气缸(10)、X向滑轨(11)、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Z向滑块(13)、Z向移动板(14)、X向移动板(15)、X向滑块(16)、Z向滑轨(17)、Z向电机(18)、主轴电机(19)、主轴电机固定板(20)、第二同步带轮(21)、同步带(22)、打刀缸支架(23)、打刀缸固定座(24)、打刀缸(25)、第一同步带轮(26)、X向电机(27)、主轴座(28)、垫板(29)、主轴固定板(30)、电动分度盘(31)、主轴(32)、刀具夹头(33)、工件(34)和Y向电机(35),所述卡盘(1)贯穿机床床体(001)的内壁左侧,且卡盘(1)与Y向电机(35)电性连接,所述卡盘(1)右端设有卡爪(2),所述卡爪(2)上卡接有工件(34),所述机床床体(001)的内壁中部设有刀架滑轨(9)和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所述刀架滑轨(9)上滑动套接有刀架滑块(6),所述刀架滑块(6)的前表面上固定设有换刀气缸固定板(7),所述换刀气缸固定板(7)的底部左侧设有换刀气缸(10),所述换刀气缸(10)位于换刀架气缸固定板(12)的顶部左侧,所述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多维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