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33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弯头引脚,若干所述第一弯头引脚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弯头引脚,其数量相同,所述连接器主体一侧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后盖一侧设置有铜网,所述铜网上设置有螺丝;该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推广使用。

A double row pin connector with a rea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row pin connector connector with a rear cover, including a connector body. The connec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elbow pins. A number of second elbow pin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elbow pin, and the number is the same, the rear cover is provid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or main body, and the rear cover is on the rear cover. A copper ne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ear cover, and the copper net is set with a screw. The double row pin connector with the rear cover is convenient to use, is simple in operation, and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排排针连接器,具体是属于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
技术介绍
排针一般广泛被应用于PCB板的连接上,有万用连接器的美名。一般与其配对使用的有排母,线端等连接器。而随着排针连接器市场的竞争,现在有部分厂家从电镀(仿金)及材质(青包钢,合金等)上入手降低成本,但同样也降低了产品的使用特性及寿命,这种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仪表中的PCB电路板中,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桥梁的功能,担负起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通常与排母配套使用,构成板对板连接;或与电子线束端子配套使用,构成板对线连接;亦可独立用于板与板连接,其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桥梁的功能,担负起电流或信号传输的任务。排针连接器的发展应向小型化(由于很多产品面须面对更小和轻便的发展,针对间距和外观大小,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对产品的要求就会更加精密,如线对板的最良好选择小间距0.6mm和0.8mm)、高密度、高速传输、高频方向发展。小型化是指连接器中心间距更小,高密度是实现大芯数化。高密度PCB(印制电路板)连接器有效接触件总数达600芯,专用器件最多可达5000芯。高速传输是指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化技术要求信号传输的时标速率达兆赫频段,脉冲时间达到亚毫秒,因此要求有高速传输连接器。高频化是为适应毫米波技术发展,射频同轴连接器均已进入毫米波工作频段,而双排排针连接器长时间使用后,引脚容易出现松动,会导致引脚与电路板接触不良,并且其抗干扰能力不强,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导致连接的电路板使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弯头引脚,若干所述第一弯头引脚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弯头引脚,其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弯头引脚与所述第二弯头引脚呈九十度弯曲,所述连接器主体一侧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后盖一侧设置有铜网,所述铜网上设置有螺丝。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网与所述后盖通过所述螺丝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网将所述后盖的表面覆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弯头引脚、所述第二弯头引脚一端从连接器主体穿过,另一端从所述后盖处穿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大小刚好将所述第一弯头引脚和所述第二弯头引脚固定。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引脚不容易出现松动,保证电路板和引脚接触良好。利用铜网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对后盖内的引脚进行保护,防止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正视图;图中:1、连接器主体;2、第一弯头引脚;3、凹槽;4、后盖;5、铜网;6、螺丝;7、第二弯头引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器主体1,所述连接器主体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弯头引脚2,若干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弯头引脚7,其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与所述第二弯头引脚7呈九十度弯曲,所述连接器主体1一侧设置有后盖4,所述后盖4上设置有凹槽3,所述后盖4一侧设置有铜网5,所述铜网5上设置有螺丝6。为了使该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铜网5与所述后盖4通过所述螺丝6固定连接,所述铜网5将所述后盖4的表面覆盖,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所述第二弯头引脚7一端从连接器主体1穿过,另一端从所述后盖4处穿过,所述凹槽3的大小刚好将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和所述第二弯头引脚7固定。本技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原有双排排针连接器的基础上,为第一弯头引脚2和第二弯头引脚7覆盖后盖4,将第一弯头引脚2和第二弯头引脚7固定于后盖4的凹槽3中,这样能防止引脚变的松动。利用铜网5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对后盖4内的引脚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该连接器使用方便,其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适合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弯头引脚(2),若干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弯头引脚(7),其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与所述第二弯头引脚(7)呈九十度弯曲,所述连接器主体(1)一侧设置有后盖(4),所述后盖(4)上设置有凹槽(3),所述后盖(4)一侧设置有铜网(5),所述铜网(5)上设置有螺丝(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弯头引脚(2),若干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弯头引脚(7),其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弯头引脚(2)与所述第二弯头引脚(7)呈九十度弯曲,所述连接器主体(1)一侧设置有后盖(4),所述后盖(4)上设置有凹槽(3),所述后盖(4)一侧设置有铜网(5),所述铜网(5)上设置有螺丝(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后盖的双排排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华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