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刷镀使非金属制品表面金属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5791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同一种工艺,对玻璃,玻璃钢,陶瓷,塑料,木制品,泥制品等非金属材料表面用刷拭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和化学镀,使其表面导电,然后用电刷镀的方式再进行金属化处理.全部过程均采用刷镀的方式完成,以此可扩大非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和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非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化的方法。为了扩大非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或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例如:使其表面具有导电性。提高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防老化、防潮湿,防溶剂浸蚀等,或使其表面以金属的质感达到美术装璜之目的。通常,采用二次加工处理的方法,在非金属材料的表面镀上所需的金属层,方法不外乎首先要对非金属制品的表面进行预处理,设法使其表面生成一导电膜,然后利用传统的槽镀方法达到上述之目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的《机械工程非金属材料》一书,在塑料电镀一文所阐述的工艺过程是:先消除制品的内应力,然后磨平→粗化→敏化→活化→化学浸镀,这样便在制品表面生成一导电膜,然后再接受传统的电镀处理。美国专利局公布的专利号为:4165.394专利,在说明塑料电镀工艺时,其预处理中,为增强镀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在真空中采用“辉光放电法”,电流强度是0.5A/cm2,这样来达到强化塑料制品表面金属化的目的,同时再用化学的方法达到塑料具有导电性质之效果。获得美国E.I.杜帮德纳莫尔公司专利转让权的美国新泽西洲SURFACE    TECHNOLOGY    INC(“表面技术公司”)应用塑料-->非电镀工艺的杜帮专利,虽将二次加工处理过程转变为一次处理,但在对被镀塑料制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依然是-不论制品的大小-都得在一个镀槽中完成。综上所述,目前公知的非金属材料表面金属化的技术,虽各有利弊,但均尚未摆脱传统工艺的范畴,所以工艺要求高,方法复杂,时间周期长,不是在预处理过程中离不开电,就是在电镀过程中离不开槽,另外受工件的形状、尺寸的制约,缺乏机动性,再就是不能采用同一种工艺在二次加工的预处理过程中,对不同材料的非金属进行同一种处理,在电镀中,镀液又多含氰化物和六价铬等有毒元素。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在常温下,以较快的速度,简单的设备,不受被镀工件的尺寸限制,和以灵活的方式,用不含有毒的化学溶液用同一种工艺完成塑料、玻璃、玻璃钢、陶瓷、木制品、泥制品等众多种类的非金属制品的表面金属化处理。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室温下,用本工艺规定的特有溶液,按照粗化→活化→敏化→化学刷涂工艺进行,在1dm2的面积上,10~20分钟内,便可使非金属表面形成一导电层,然后再应用电刷镀(已公知)的方法在该导电层上刷镀使其获得任意所需的金属层。本专利技术在全过程中,全部采用刷涂的方式进行,设备简单,方法灵活,不受工件、场地的限制,摆脱了传统电镀的镀槽同时扩大-->了此工艺的应用领域,特别是为适应城市建设装修的发展需要,给建筑装璜,美术品、工艺品装饰,招牌、标志的制作,翻新,文物的仿制修缮,提供了新的途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如下:*以1dm2的面积计。-->勘误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常温和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化学方法在非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导电层,再用电刷镀的方法在导电层上获得所需各种金属层,整个过程均采用刷涂的方式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常温和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化学方法在非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导电层,再用电刷镀的方法在导电层上获得所需各种金属层,整个过程均采用刷涂的方式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导电层是用化学溶液的方法,在10~20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先郑传明韩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