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637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漏结构,解决了水溶性材料在潮湿情况下溶解落入到出水管内造成浪费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体,主体内连通有出水管,主体上方固定设有漏水板,漏水板下方连接有筒体,筒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筒体上方设有更换口,出水管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设有通水孔,隔板下方连接有挡板,挡板和隔板上设有通水口,所述挡板上设有弹性件,所述挡板下方球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活动板球铰接;当没有水流或者小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通水口处于闭合状态,当大水流时,活动板向上运动,挡板转动使通水口打开,水溶性材料溶解于水流中达到了当无水流或者小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储存腔内的水溶性材料不会落入到出水管内的效果。

Ground leakag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or leakage structur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waste in water soluble material dissolved in the water pipe under wet condition.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e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pipe, the water leakage board i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the water leakage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ube body under the water leakage plate, and the cylinder is fixed in the body. A diaphragm is provided with a replacement mouth above the cylinder, a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 active board, a water opening is provided on the movable plate, a baffle is connected under the baffle plate, a water opening is provided on the baffle and the baffle plate, and an elastic part is provided on the baffle plate, the ball is articula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under the baffle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ive plate ball; when no water or small water is small,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ive plate ball. When the flow of water enters the main body, the opening of the water is closed. When the water flow, the movable plate moves upwards, the baffle turns to open the outlet. The water-soluble material dissolves in the water and reaches the effect of the water soluble material in the storage chamber when no water or small water flows into the mai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漏结构
本技术涉及排水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漏结构。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厨房和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如公开号为CN106703166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水封式防臭防堵地漏结构,包括地漏体、地漏面板、封盖、出水管和密封底座,所述地漏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接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槽,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密封底座连接,另一端位于储水槽,所述进水口连接地漏面板,所述地漏面板连接封盖,所述封盖位于出水管的上方,所述封盖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隔成储存腔和封闭腔,所述储存腔与地漏面板连接,所述封闭腔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通过螺纹与密封底座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地漏内部整体处于潮湿环境内,放置在储存腔内的水溶性材料容易在潮湿环境下结合空气中的水分,并通过隔板上的漏孔落入到出水管内,在水流不大的情况下,落入到出水管内的水溶性材料无法发挥较大的作用,存在水溶性材料在潮湿情况下溶解落入到出水管内造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漏结构,具有防止水溶性材料在潮湿情况下溶解落入到出水管内造成浪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漏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连通有出水管,所述主体上方固定设有漏水板,所述漏水板下方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筒体上方设有更换口,所述筒体下端高度出水管的上端,所述出水管外壁上竖直滑动连接有环形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通水孔,所述隔板下方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抵接,所述挡板和隔板上设有错位的通水口,所述挡板和隔板转动连接处设有使通水口处于闭合状态的弹性件,所述挡板下方球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活动板球铰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没有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在扭簧作用力下通水口处于闭合状态,当水流较小时,水流通过通水孔并从出水管排出,当大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水流冲击活动板向上运动,在铰接作用下,挡板转动使通水口打开,此时水流进入到隔板上方,水溶性材料溶解于水流中并落入到出水管内,对出水管管壁进行清洗,达到了当无水流或者小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储存腔内的水溶性材料不会溶解落入到出水管内造成浪费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板的宽度为出水管外壁和筒体内壁的距离的一半。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确保水流在经过并冲击活动板时为活动板提供足够的推力,同时确保水流能够较快的排入到出水管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出水管上外壁上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至滑槽顶端时通水口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通过这样的设置,避免由于挡板转动过度使通水口再次闭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板和滑块连接处设有加强筋。通过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活动板耐冲击的强度,可避免由于活动板长期受到水流冲击而发生折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杆包括四根,四根所述连杆中心对称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活动板在上浮时更加稳定,且使连杆在推动挡板转动时挡板受力更加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更换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筒体夹紧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对更换口进行封盖,避免了水直接通过更换口进入到隔板上方浸泡水溶性材料,导致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件为扭簧。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挡板转动至使挡板和隔板上的通水口处于错位状态,通水口闭合,可防止隔板上方的水溶性材料在潮湿环境下溶解并通过通水口向下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水管下方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铰接有翻板,所述翻板上设有使翻板盖合出水口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出水管和翻板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没有水进入到出水管内时,翻板盖合出水口,此时可起到防臭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没有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在扭簧作用力下通水口处于闭合状态,当水流较小时,水流通过通水孔并从出水管排出,当大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水流冲击活动板向上运动,在铰接作用下,挡板转动使通水口打开,此时水流进入到储存腔内,水溶性材料溶解于水流中并落入到出水管内,对出水管管壁进行清洗,达到了当无水流或者小水流进入到主体内时,储存腔内的水溶性材料不会溶解落入到出水管内造成浪费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1、主体;2、出水管;3、积水腔;4、漏水板;5、筒体;6、更换口;7、盖板;8、隔板;9、储存腔;10、挡板;11、通水口;12、连杆;13、活动板;14、通水孔;15、扭簧;16、滑块;17、滑槽;18、加强筋;19、出水口;20、翻板;21、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地漏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出水管2与主体1连通,主体1内壁和出水管2外壁之间形成了积水腔3。主体1上固定设有漏水板4,漏水板4下方固定连接有筒体5,筒体5下端高度出水管2的上端,筒体5上方设有更换口6,更换口6处设有盖板7,盖板7与更换口6夹紧固定,筒体5内固定连接有隔板8,隔板8和盖板7之间形成储存腔9,用于放置清洁油污的水溶性材料如肥皂。隔板8下方转动连接有挡板10,挡板10与隔板8抵接,挡板10和隔板8上设有错位的通水口11,挡板10下方球铰接有连杆12,出水管2外壁竖直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3,连杆12与活动板13球铰接,活动板13上设有通水孔14,挡板10与隔板8转动连接有设有使通水口11处于闭合状态的扭簧15;当地漏主体1内未进水时,通水口11在扭簧15回复力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当出现大水流时,水流冲击活动板13向上运动,在连杆12的作用下,挡板10转动使挡板10和隔板8上的通水口11处于对应位置,此时通水口11打开,水流通过通水口11进入到储存腔9内,水溶性材料部分溶于水流内并随着水流进入到出水管2内,当水流经过出水管2管壁时,能够对出水管2的管壁进行清洁。活动板13的宽度为筒体5内壁和出水管2外壁距离的一半,能够确保水流在经过并冲击活动板13时为活动板13提供足够的推力,同时确保水流能够较快的排入到出水管2内。活动板13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6,出水管2外壁上设有供滑块16滑动的滑槽17,当滑块16滑动至滑槽17顶端时,挡板10和隔板8上的通水口11恰好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避免由于挡板10转动过度使通水口11再次闭合。活动板13和滑块16连接处设有加强筋18,提高了活动板13耐冲击的强度,可避免由于活动板13长期受到水流冲击而发生折弯。活动板13为环绕出水管2的环形状板,连杆12包括4根,4根连杆12中心对称分布,能够使活动板13在上浮时更加稳定,且使连杆12在推动挡板10转动时挡板10受力更加均匀。出水管2底部设有出水口19,出水口19处铰接有翻板20,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漏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漏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主体(1)上方固定设有漏水板(4),所述漏水板(4)下方固定连接有筒体(5),所述筒体(5)内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筒体(5)上方设有更换口(6),所述筒体(5)下端高度出水管(2)的上端,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2)外壁上竖直滑动连接有环形的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上设有通水孔(14),所述隔板(8)下方转动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隔板(8)抵接,所述挡板(10)和隔板(8)上设有错位的通水口(11),所述挡板(10)和隔板(8)转动连接处设有使通水口(11)处于闭合状态的弹性件,所述挡板(10)下方球铰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与活动板(13)球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漏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内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主体(1)上方固定设有漏水板(4),所述漏水板(4)下方固定连接有筒体(5),所述筒体(5)内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筒体(5)上方设有更换口(6),所述筒体(5)下端高度出水管(2)的上端,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2)外壁上竖直滑动连接有环形的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上设有通水孔(14),所述隔板(8)下方转动连接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与隔板(8)抵接,所述挡板(10)和隔板(8)上设有错位的通水口(11),所述挡板(10)和隔板(8)转动连接处设有使通水口(11)处于闭合状态的弹性件,所述挡板(10)下方球铰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与活动板(13)球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板(13)的宽度为出水管(2)外壁和筒体(5)内壁的距离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健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协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