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9493 阅读:1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漏结构,自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溢水管、漏水管、防堵网和入水槽,底座固定在排水管入水口,所述漏水管套在溢水管内,伸入排水管道中,漏水管上方设一环形凸边;所述溢水管的底部密封且四周均布有一组侧孔,溢水管上方设有平台,且在溢水管上部设有环形台阶,漏水管的环形凸边抵顶在该环形台阶上,在环形平台上方加盖一防堵网,在防堵网上方设入水槽,其中,所述的溢水管内壁与漏水管外壁间有间隙,漏水管的底部与溢水管底面留有间距。优点是:外观新颖,采用围槽式入水,与地面大理石或地砖铺面浑然一体。入水顺畅,排水快,地漏结构科学,有效阻隔污水管内异味、浊气散发到地面。防返味、防返水、防堵塞、防虫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漏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地漏采用网状进水面板,污水经排水管进入污水管,当有溢水时,常有污水管内异味散发到地面,至室内空间充满浊气。专利号200620055116. 6揭示了一种地漏结构,具有支架,其主体为筒体,筒体的上部联结有法兰,筒体下部设有与筒体大小一致的封板,封板与筒体之间连接有使封板封住筒体的弹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废水流入筒体时,在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封板克服弹簧力与筒体分离,出现出水口,废水流入下水道中,当无水流动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封板回复到初始位置,能堵住下水道的有害气体与害虫,盖板能阻隔杂物流入下水道,栅格外型可作成各种图案,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污水管内的异味散发到地面的地漏结构。本技术提供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地漏结构,自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溢水管、漏水管、防堵网和入水槽,底座固定在排水管入水口,所述漏水管套在溢水管内,伸入排水管道中,漏水管上方设一环形凸边;所述溢水管的底部密封且四周均布有一组侧孔,溢水管上方设有平台,且在溢水管上部设有环形台阶,漏水管的环形凸边抵顶在该环形台阶上,在环形平台上方加盖一防堵网,在防堵网上方设入水槽,其中,所述的溢水管内壁与漏水管外壁间有间隙,漏水管的底部与溢水管底面留有间距。污水从漏水管进入溢水管内,再从一组侧孔溢水,有效阻隔了污水管内异味、浊气散发到地面。真正做到防返味、防返水、防堵塞、防虫害。对不同规格的排水管,只需变换一组不同管径的漏水管和溢水管,而不需更换底座等其他部件。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地漏结构中,底座周围设有凹槽和台阶,在凹槽处设有环形围栏,在台阶处设置入水槽。采用围槽式入水,与地面大理石或地砖铺面浑然一体,十分美观。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地漏结构中各部件选用不锈钢和/或工程塑料,作到耐用、环保。所述的地漏结构选用不锈钢和/或工程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外观新颖,摒弃了网状进水面板,采用围槽式入水,与地面大理石或地砖铺面浑然一体,十分美观。入水顺畅,排水快,地漏结构科学,从一组侧孔溢水,有效阻隔了污水管内异味、浊气散发到地面。真正做到防返味、防返水、防堵塞、防虫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漏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漏水管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溢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溢水管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漏水管与溢水管套装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底座的剖视图。1-底座; 11-凹槽; 12-台阶;2—溢水管;21-侧孔; 22-平台; 23-环形台阶3—漏水管; 31-环形凸边;4-防堵网; 5-入水槽; 6-环形围栏。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漏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漏水管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溢水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溢水管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漏水管与溢水管套装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和图9为本技术底座的剖视图所示,一种地漏结构,自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1、溢水管2、漏水管3、防堵网4和入水槽5,底座1固定在排水管入水口,所述漏水管3套在溢水管2内,伸入排水管道中,漏水管3上方设一环形凸边31 ;所述溢水管2的底部密封且四周均布有一组侧孔21, 溢水管2上方设有平台22,且在溢水管2上部设有环形台阶23,漏水管3的环形凸边31抵顶在该环形台阶23上,在环形平台23上方加盖一防堵网4,在防堵网4上方设入水槽5,其中,所述的溢水管2内壁与漏水管3外壁间有间隙,漏水管3的底部与溢水管2底面留有间距。污水从漏水管3进入溢水管2内,再从一组侧孔21溢水,有效阻隔了污水管内异味、浊气散发到地面。根据建筑设计规范的排水管,本实施例设置三组不同孔径规格的漏水管和溢水管,其中,溢水管外径分别设计有直径为38mm、46 mm、66mm,侧孔出水口规格为(8_12) X 10 mm2,与之对应的,漏水管3的内径规格依序为17. 75 mm、24. 75 mm、34. 75 mm,漏水管3的外壁至溢水管的内壁的间隙依序为6. 61 mm、7. 11 mm、12. 11 mm、漏水管的底部与溢水管的底面间距均为径10. 5 mm,其他部件不需更换。上述结构中除防堵网4采用不锈钢外,其它均采用ABS工程塑料。成型容易,组装方便。本实施例中,底座1周围设有凹槽11和台阶12,在凹槽11处设有环形围栏6,在台阶12处设置入水槽5。采用围槽式入水,与地面大理石或地砖铺面浑然一体,十分美观。 本技术外观新颖,摒弃了网状进水面板,采用围槽式入水,入水顺畅,排水快。权利要求1.一种地漏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1)、溢水管(2)、 漏水管(3)、防堵网(4)和入水槽(5),底座(1)固定在排水管入水口,所述漏水管(3)套在溢水管(2)内,伸入排水管道中,漏水管(3)上方设一环形凸边(31);所述溢水管(2)的底部密封且四周均布有一组侧孔(21),溢水管(2)上方设有平台(22),且在溢水管(2)上部设有环形台阶(23),漏水管(3)的环形凸边(31)抵顶在该环形台阶(23)上,在环形平台(23) 上方加盖一防堵网(4),在防堵网(4)上方设入水槽(5),其中,所述的溢水管(2)内壁与漏水管(3)外壁间有间隙,漏水管(3)的底部与溢水管(2)底面留有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1)周围设有凹槽(11)和台阶 (12),在凹槽(11)处设有环形围栏(6),在台阶(12)处设置入水槽(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漏结构中各部件选用不锈钢和/或工程塑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地漏结构,自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溢水管、漏水管、防堵网和入水槽,底座固定在排水管入水口,所述漏水管套在溢水管内,伸入排水管道中,漏水管上方设一环形凸边;所述溢水管的底部密封且四周均布有一组侧孔,溢水管上方设有平台,且在溢水管上部设有环形台阶,漏水管的环形凸边抵顶在该环形台阶上,在环形平台上方加盖一防堵网,在防堵网上方设入水槽,其中,所述的溢水管内壁与漏水管外壁间有间隙,漏水管的底部与溢水管底面留有间距。优点是外观新颖,采用围槽式入水,与地面大理石或地砖铺面浑然一体。入水顺畅,排水快,地漏结构科学,有效阻隔污水管内异味、浊气散发到地面。防返味、防返水、防堵塞、防虫害。文档编号E03F5/042GK202139660SQ20112003302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潘俊良 申请人:上海弘泰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漏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序包括底座(1)、溢水管(2)、漏水管(3)、防堵网(4)和入水槽(5),底座(1)固定在排水管入水口,所述漏水管(3)套在溢水管(2)内,伸入排水管道中,漏水管(3)上方设一环形凸边(31);所述溢水管(2)的底部密封且四周均布有一组侧孔(21),溢水管(2)上方设有平台(22),且在溢水管(2)上部设有环形台阶(23),漏水管(3)的环形凸边(31)抵顶在该环形台阶(23)上,在环形平台(23)上方加盖一防堵网(4),在防堵网(4)上方设入水槽(5),其中,所述的溢水管(2)内壁与漏水管(3)外壁间有间隙,漏水管(3)的底部与溢水管(2)底面留有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泰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