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461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把毛胚棒材夹紧固定;S2、调整压轮V块机构的V块位置并固定;S3、移动Y轴进给机构,使棒材穿过V块,压下压轮V块机构的压轮;S4、移动Z轴进给机构,使Y轴进给机构、主轴头机构的工作头、V块支撑机构一起进给到磨削起始位置;S5、根据设置的多边形或异形第一道磨削轨迹,Z轴进给机构、C轴机构、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插补进行磨削;S6、退回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Z轴进给机构到起始磨削位置;S7、旋转C轴机构到下一工序起始磨削位置,按照步骤S5循环完成后续轨迹的磨削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边形、异性磨削,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Method for processing polygons and profiled bars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r polygon and heteromorphic processing meth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1, clamping and fixing the hair rod rod; S2,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V block of the V block mechanism of the press wheel and fixing; S3, the moving Y axis feed mechanism, making the rod passing through the V block, pressing down the press wheel of the V block mechanism of the press wheel; S4, moving the Z axis feed mechanism, so that Y axis is entered. The working head of the mechanism, the spindle head mechanism and the V block support mechanism feed into the grinding starting position together; S5, according to the set of polygon or the first grinding track of the special shape, the Z axis feed mechanism, the C axis mechanism, the X shaft coarse grinding mechanism and the V axis fine grinding mechanism are interpolated for grinding; S6, the X shaft coarse grinding mechanism, V axis fine grinding mechanism, Z axis Feed mechanism to the initial grinding position; S7, rotate the C axis mechanism to the next grinding process starting position, follow the step S5 cycle to complete the subsequent track grinding.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one time clamping to finish polygonal and anisotropic grinding, and improves machining accuracy and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磨床(grinder,grindingmachine)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磨床能作高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很小的磨削,也能进行高效率的磨削,如强力磨削等。棒材一般指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简单图形、长度相对横截面尺寸来说比较大并且通常都是以直条状提供的一种材料产品。棒材一般都可进行机械加工。能制成棒材的材料非常多,如钢棒、铝棒、铜棒、木棒、橡胶棒、塑料棒、玻璃棒。棒材与丝材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丝材通常不是以直条状提供,而是以盘状提供;丝材的长度相对其横截面尺寸来说一般非常大;丝材的横截面方向一般不再加工。棒材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尺寸上的磨削,加工制成多边形、异形。一般棒材的加工方法需要进行多次加工装,导致对棒材的加工精度低,速度慢,工作效率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采用V块支撑机构进行辅助支撑,利用Y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定位,Z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进给,X轴粗磨机构和V轴精磨开始磨削,实现多边形、异形磨削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把毛胚棒材安装在主轴头机构的夹头上夹紧固定;S2、调整压轮V块机构的V块位置并固定;S3、移动Y轴进给机构,使棒材穿过V块,伸出磨削的足够长度,压下压轮V块机构的压轮;S4、移动Z轴进给机构,旋转C轴机构,使Y轴进给机构、主轴头机构的工作头、V块支撑机构一起进给到磨削起始位置;S5、根据设置的多边形或异形第一道磨削轨迹,Z轴进给机构、C轴机构、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插补进行磨削;S6、退回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Z轴进给机构到起始磨削位置;S7、旋转C轴机构到下一工序起始磨削位置,按照步骤S5循环完成后续轨迹的磨削加工。优选的,所述X轴粗磨机构与V轴精磨机构为同步磨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边形、异性磨削,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3的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采用V块支撑机构进行辅助支撑,利用Y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定位,Z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进给,X轴粗磨机构和V轴精磨开始磨削,实现多边形、异形磨削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把毛胚棒材安装在主轴头机构的夹头上夹紧固定;S2、调整压轮V块机构的V块位置并固定;S3、移动Y轴进给机构,使棒材穿过V块,伸出磨削的足够长度,压下压轮V块机构的压轮;S4、移动Z轴进给机构,旋转C轴机构,使Y轴进给机构、主轴头机构的工作头、V块支撑机构一起进给到磨削起始位置;S5、根据设置的多边形或异形第一道磨削轨迹,Z轴进给机构、C轴机构、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插补进行磨削;S6、退回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Z轴进给机构到起始磨削位置;S7、旋转C轴机构到下一工序起始磨削位置,按照步骤S5循环完成后续轨迹的磨削加工。所述X轴粗磨机构与V轴精磨机构为同步磨削。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边形、异性磨削,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V块支撑机构进行辅助支撑,利用Y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定位,Z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进给,X轴粗磨机构和V轴精磨开始磨削,实现多边形、异形磨削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把毛胚棒材安装在主轴头机构的夹头上夹紧固定;S2、调整压轮V块机构的V块位置并固定;S3、移动Y轴进给机构,使棒材穿过V块,伸出磨削的足够长度,压下压轮V块机构的压轮;S4、移动Z轴进给机构,旋转C轴机构,使Y轴进给机构、主轴头机构的工作头、V块支撑机构一起进给到磨削起始位置;S5、根据设置的多边形或异形第一道磨削轨迹,Z轴进给机构、C轴机构、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插补进行磨削;S6、退回X轴粗磨机构、V轴精磨机构、Z轴进给机构到起始磨削位置;S7、旋转C轴机构到下一工序起始磨削位置,按照步骤S5循环完成后续轨迹的磨削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多边形、异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V块支撑机构进行辅助支撑,利用Y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定位,Z轴进给机构进行横向进给,X轴粗磨机构和V轴精磨开始磨削,实现多边形、异形磨削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把毛胚棒材安装在主轴头机构的夹头上夹紧固定;S2、调整压轮V块机构的V块位置并固定;S3、移动Y轴进给机构,使棒材穿过V块,伸出磨削的足够长度,压下压轮V块机构的压轮;S4、移动Z轴进给机构,旋转C轴机构,使Y轴进给机构、主轴头机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东凌秉达邱闽靖张志温王凯毅苏满红李育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创云精智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