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3997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7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包括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底盒和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线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基板开口,所述底盒上具有底盒出线口,所述底盒出线口与所述基板开口连通;在所述底盒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底盒进线孔;在所述线槽与至少一个所述底盒进线孔之间连接有用于线束穿过的布线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底盒连接组件的组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底盒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克服了现有家装线路敷设施工中线槽及墙面底盒首先需放样定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现场施工不需要对基板人工开孔,具有安装快捷,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的有益效果。 1

A bottom box connection component and its assembly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ttom box connection component, including a base plate, a bottom box mounted on the back of the base plate, and a line slot installed on the back of the base plate; the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plate opening, the bottom box has a bottom box outlet, and the bottom box outle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late, and the bottom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box. A bottom box inlet hole is also provided, and a wiring hose for wiring harness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line slot and at least one bottom box inlet line hol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bottom box connection component. The open bottom box connection component and the assembly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overcam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line groove and the wall bottom box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ing domestic assembly line construction first need the layout and location, so that the site construction does not need the artificial opening of the base plat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quick installation, lower cost and shorter construction period.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
,尤其涉及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家装线路敷设,施工中线槽(线管)和墙面底盒首先进行放样定位,墙面底盒预制塑料膨胀管通过自攻钉进行固定底盒。底盒明装时,线槽安装需精准定位,否则将出现线槽不能匹配到底盒内。这种施工顺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现场需放样定位出每一根竖向线槽的位置,施工较繁琐,施工进度较慢,成本高;二是工人在安装底盒时存在误差,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其克服了现有家装线路敷设施工中线槽及墙面底盒首先需放样定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现场施工不需要对基板人工开孔,具有安装快捷,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包括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底盒和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线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基板开口,所述底盒上具有底盒出线口,所述底盒出线口与所述基板开口连通;在所述底盒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底盒进线孔;在所述线槽与至少一个所述底盒进线孔之间连接有用于线束穿过的布线软管。进一步地,在所述布线软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底盒连接的底盒转接头,所述底盒转接头与所述底盒进线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底盒转接头上还设置有限位板。进一步地,在所述限位板的边缘上均布有多个凸起部。进一步地,在所述布线软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线槽连接的线槽转接头;所述线槽转接头包括转接头主体,在所述转接头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线槽接头,在所述线槽接头上设置有线槽卡槽;在所述转接头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线槽卡槽连通的主体通孔;在所述转接头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主体通孔连通的至少一个主体开口部,在所述主体开口部内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布线软管的开口部卡扣;所述线槽的端部卡持在所述线槽卡槽内;所述布线软管的端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卡扣紧固在所述主体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线槽包括U型的线槽底壳和与所述线槽底壳一体成型的线槽盖板;所述线槽底壳包括底壳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壳底板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线槽盖板上具有连接侧边和扣合侧边,所述连接侧边和所述扣合侧边相对地布置在所述线槽盖板的两侧;所述连接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扣合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侧延伸;其中,在所述第二侧板上面向所述线槽盖板的端部上设置有侧板卡钩,在所述线槽盖板上面向所述底壳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侧板卡钩配合的盖板卡槽;所述侧板卡钩卡合在所述盖板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线槽通过线槽底座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线槽底座包括底座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座底板的两侧的两块底座侧板;在每块所述底座侧板的末端上分别向内延伸有侧板卡条;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表面上分别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侧板卡条配合的限位槽;每个所述侧板卡条相应地卡合在一个所述限位槽内。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壳底板上面对所述底座底板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底板凹槽;在所述底座底板上面对所述底壳底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底座底板凸台;所述底座底板凸台卡合在所述底板凹槽内。进一步地,在所述线槽内还设置有布线环,所述布线环上具有用于线缆进出所述布线环的线环缺口;所述布线环包括线环第一端和线环第二端,所述线环第一端位于所述线环第二端的上方;所述线环缺口形成在所述线环第一端与所述线环第二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线槽上远离所述布线软管的端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在拐角处的相邻的所述线槽之间进行连接的转角连接头;所述转角连接头包括连接头主体和连接在所述连接头主体的两端上并用于与所述线槽连接的第一卡扣端和第二卡扣端,在所述第一卡扣端和所述第二卡扣端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线槽的卡持卡扣;所述连接头主体包括具有折弯部的主体底板,在所述主体底板的两侧相对地设置有两块主体侧板,在所述主体底板和两块所述主体侧板之间形成有布线通道。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对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底盒连接组件的进行组装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01:在基板的预定位置开设基板开口;S002:将线槽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预定位置,将布线软管连接在线槽上,S003:将所述布线软管的端部与所述底盒的底盒进线孔连接;S004:使所述底盒的底盒出线口与所述基板开口对齐,将底盒固定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基板预先开设基板开口,实现了施工时无需现场开孔,通过将线槽与底盒之间采用布线软管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线槽和底盒的位置,从而在施工现场无需将线槽及墙面底盒首先进行放样定位,其安装快捷,节省人工,缩短了施工周期,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盒连接组件,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底盒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盒安装在基板上从基板的背面看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底盒安装在基板上从基板的正面看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底盒立体图;图5为底盒转接头、布线软管、线槽转接头和转角连接头组装在一起的示意图;图6为底盒转接头与布线软管连接的示意图;图7为线槽转接头的立体图;图8为线槽与线槽底座配合在一起的立体图;图9为线槽的断面图;图10为线槽底座的立体图;图11为在线槽内布置有布线环的示意图;图12为布线环的立体图;图13为布线环的断面图;图14为转角连接头的立体图;图15为图14所示的转角连接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包括基板1、安装在基板1的背面上的底盒2和安装在基板2的背面上的线槽3。基板1上设置有基板开口11,底盒2上具有底盒出线口21,底盒出线口21与基板开口连通11。在底盒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底盒进线孔22。在线槽3与至少一个底盒进线孔22之间连接有用于线束穿过的布线软管4。本专利技术中基板1的背面是指安装时面对墙体的一面,基板的正面为使用时面对室内的一面。底盒2为水电安装之安装底盒,其一般安装在墙体或饰板的背面用于连接线束,然后底盒上安装开关面板,实现电路控制。底盒2具有底盒出线口21,其与基板开口11对齐,方便接线及安装开关面板。如图2-4所示,在底盒2上设置有多个底盒进线孔22,用于不同方向的线束进入底盒进行电路连接。多个底盒进线孔22分布在底盒2的侧壁和底板上。线槽3用于布线使用,起到包覆线束的作用,其也安装在基板1的背面。为了方便线槽3与底盒2之间进行连接,无需将线槽及底盒先进行放样定位,在线槽3与至少一个底盒进线孔22之间连接有布线软管4,布线软管4用于线束穿过,其可以为螺纹软管或PVC管或阻燃波纹管。布线软管4使得线槽3与底盒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软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位置,无需提前对底盒2和线槽3进行放样定位。基板1上的基板开口11在工厂提前预制,将线槽3安装到墙面或基板1的背面上,将布线软管4与线槽3的下端进行组装,电源线从线槽3内穿过,再从布线软管4内引出并预留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底盒和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盒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底盒和安装在所述基板的背面上的线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基板开口,所述底盒上具有底盒出线口,所述底盒出线口与所述基板开口连通;在所述底盒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底盒进线孔;在所述线槽与至少一个所述底盒进线孔之间连接有用于线束穿过的布线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盒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线软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底盒连接的底盒转接头,所述底盒转接头与所述底盒进线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底盒转接头上还设置有限位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盒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板的边缘上均布有多个凸起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盒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线软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线槽连接的线槽转接头;所述线槽转接头包括转接头主体,在所述转接头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线槽接头,在所述线槽接头上设置有线槽卡槽;在所述转接头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线槽卡槽连通的主体通孔;在所述转接头主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主体通孔连通的至少一个主体开口部,在所述主体开口部内设置有用于卡持所述布线软管的开口部卡扣;所述线槽的端部卡持在所述线槽卡槽内;所述布线软管的端部通过所述开口部卡扣紧固在所述主体通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盒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包括U型的线槽底壳和与所述线槽底壳一体成型的线槽盖板;所述线槽底壳包括底壳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壳底板上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线槽盖板上具有连接侧边和扣合侧边,所述连接侧边和所述扣合侧边相对地布置在所述线槽盖板的两侧;所述连接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扣合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侧延伸;其中,在所述第二侧板上面向所述线槽盖板的端部上设置有侧板卡钩,在所述线槽盖板上面向所述底壳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侧板卡钩配合的盖板卡槽;所述侧板卡钩卡合在所述盖板卡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周东珊钟诚郑晓峰王金霞肖苏颜裕陈奕阊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