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620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电源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三相电接头UA、UB、UC、UN通过电源模块DP1输出3路直流电压,分别是VCC_5V/1.2A、VCC_12V1/0.4A和隔离的VCC_12V2/0.3A。VCC_5V通过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控制三极管Q1导通,此时继电器K1上线圈有电流流过,那么继电器K1吸合,继电器K1的第六引脚内部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断开。VCC_12V1电源电流经过第十七二极管D17流向第四保险丝RF4,最后流向蓄电池VBAT端。 1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circuit technology, and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ircuit in an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The three phase connectors UA, UB, UC and UN output 3 DC voltages through the power module DP1, namely VCC_5V/1.2A, VCC_12V1/0.4A and isolated VCC_12V2/0.3A. VCC_5V controls the triode Q1 through the seventh resistance R7 and the eighth resistance R8, when the relay K1 has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coil, then the relay K1 is absorbed, the sixth pin of the relay K1 and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sixteenth diode D16 are disconnected. The VCC_12V1 supply current flows through the seventeenth diode D17 to the fourth fuse RF4, and finally flows to the VBAT terminal of the battery.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电源模块中的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蓄电池(StorageBattery)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参考专利文献CN104300652A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充放电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DC/DC模块、开关机、主开关控制电路。该蓄电池充放电电路主要应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稳压电路原理设计蓄电池充放电主电路,在应用DC/DC转换器、光电耦合开关等器件加强主电路的稳压、可逆性;另外应用继电器开关原理设计控制电路,达到不同充电电压的选择;其次为了加强蓄电池充放电电路的安全性能,设计出一种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进行限压、限流的保护电路。参考专利文献CN105811549A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充放电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隔离变压器、交流滤波单元、高频整流单元、双向斩波单元和直流滤波单元,所述的斩波单元和直流滤波单元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升压单元。上述参考专利文献公开的蓄的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结构复杂,导致生产成本比较高,且充电效率不是很高,给人们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该充放电电路输入端接三相四线电,电源模块输出3路直流电压,其中12V电压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它包括电源模块DP1、第一电阻RX1、第二电阻RX2、第四电阻RX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一电感LX1、第二电感LX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三极管Q1、继电器K1、第十六二极管D16和第十七二极管D17;所述第一电阻RX1一端接三相电UC接头,另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第二电阻RX1一端接三相电UB接头,另一端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四电阻RX4一端接三相电UA接头,另一端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接三相电UN零线接头;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第三二极管D3负极、第四二极管D4负极均接第一电感LX1一端,第一电感LX1的一端接电源模块DP1第一端口,第九二极管D9正极、第十二极管D10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正极和第十二二极管D12正极均接第二电感LX2一端,第二电感LX2的另一端接电源模块DP1第二端口,第一二极管D1正极接第九二极管D9负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接第十二极管D10负极,第三二极管D3正极接第十一二极管D11负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接第十二二极管D12负极;电源模块DP1的第四端口、第六端口和第八端口均接地,电源模块DP1的第三端口经第七电阻R7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第八电阻R8,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源模块DP1的第五端口接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继电器K1的第六引脚接第十六二极管D16的负极,第十七二极管D17的正极接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负极接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第十六二极管D16的正极接蓄电池电源电压VBAT端。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第一压敏电阻RV1、第二压敏电阻RV2和第三压敏电阻RV3,所述第一压敏电阻RV1并联在三相电UC接头和UN零线接头之间,所述第二压敏电阻RV2并联在三相电UB接头和UN零线接头之间,所述第三压敏电阻RV3并联在三相电UA接头和UN零线接头之间。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第一保险丝RF1、第二保险丝RF2和第三保险丝RF3,所述第一保险丝RF1串接在电源模块DP1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保险丝RF2串接在电源模块DP1的第五端口,所述第三保险丝RF3串接在电源模块DP1的第七端口。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一保险丝RF1为2A保险丝,所述第二保险丝RF2和第三保险丝RF3为1A保险丝。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还包括第四保险丝RF4,所述第四保险丝RF串接在第十七二极管D17负极和蓄电池电源电压VBAT端之间。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第四保险丝RF4为1A保险丝。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电源模块DP1的芯片型号为BPD15-KT122U-C-T。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继电器K1的型号为HFD23-012-1ZS。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充电效率高,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一实施例的一种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原理图,它包括电源模块DP1、第一电阻RX1、第二电阻RX2、第四电阻RX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一电感LX1、第二电感LX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三极管Q1、继电器K1、第十六二极管D16和第十七二极管D17。该实施例的第一电阻RX1、第二电阻RX2、第四电阻RX4均为直插功率碳膜电阻27R/5W。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和第十二二极管D12均为直插二极管EM258。第一电感LX1、第二电感LX2均为直插工字电感2.2mH/1A。三极管Q1为贴片三极管SS8050,第十六二极管D16和第十七二极管D17均为贴片二极管SS24(1N5820)。所述第一电阻RX1一端接三相电UC接头,另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第二电阻RX1一端接三相电UB接头,另一端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四电阻RX4一端接三相电UA接头,另一端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接三相电UN零线接头。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第三二极管D3负极、第四二极管D4负极均接第一电感LX1一端,第一电感LX1的一端接电源模块DP1第一端口,第九二极管D9正极、第十二极管D10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正极和第十二二极管D12正极均接第二电感LX2一端,第二电感LX2的另一端接电源模块DP1第二端口,第一二极管D1正极接第九二极管D9负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接第十二极管D10负极,第三二极管D3正极接第十一二极管D11负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接第十二二极管D12负极。电源模块DP1的第四端口、第六端口和第八端口均接地,电源模块DP1的第三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模块DP1、第一电阻RX1、第二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充电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模块DP1、第一电阻RX1、第二电阻RX2、第四电阻RX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一电感LX1、第二电感LX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三极管Q1、继电器K1、第十六二极管D16和第十七二极管D17;所述第一电阻RX1一端接三相电UC接头,另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第二电阻RX1一端接三相电UB接头,另一端接第二二极管D2正极,第四电阻RX4一端接三相电UA接头,另一端接第三二极管D3正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接三相电UN零线接头;所述第一二极管D1负极、第二二极管D2负极、第三二极管D3负极、第四二极管D4负极均接第一电感LX1一端,第一电感LX1的一端接电源模块DP1第一端口,第九二极管D9正极、第十二极管D10正极、第十一二极管D11正极和第十二二极管D12正极均接第二电感LX2一端,第二电感LX2的另一端接电源模块DP1第二端口,第一二极管D1正极接第九二极管D9负极,第二二极管D2正极接第十二极管D10负极,第三二极管D3正极接第十一二极管D11负极,第四二极管D4正极接第十二二极管D12负极;电源模块DP1的第四端口、第六端口和第八端口均接地,电源模块DP1的第三端口经第七电阻R7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串接第八电阻R8,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继电器K1的第二引脚,电源模块DP1的第五端口接继电器K1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阳鲍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佐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