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585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线安装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长方形箱体、电缆进线孔、电缆出线孔、箱门、第一铰链连接、隔板、第二铰链连接、检修窗口、凹形拉槽、散热孔、透明玻璃钢检修窗口、锁扣、底座、温度传感器、监控组件安装槽、液晶显示模块、单片机、预警模块和信息收/发天线。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动力配电箱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如长方形箱体、箱门、隔板等均为冷轧钢板结构使用寿命长,无需常检修工作效率高,增加的定位槽、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和定位螺杆在组装时,能依据需要单独安装使用省时、省力,也可在安装时进行辅助调整,保证安装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 1

A power distribu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application technical field of cable installation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a power distribution box, which includes a rectangular box, a cable entry hole, a cable outlet hole, a box door, a first hinge connection, a partition board, a second hinge connection, a repair window, a concave slot, a hot hole, a transparent glass steel repair window, and a lock. Button, base, temperature sensor, monitoring module installation slo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warning module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 / sending antenna.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a power distribution box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whole structure, such as the rectangular box, the box door and the partition board, all have long service life of the cold rolled steel plate structure, without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constant overhaul, the increased positioning slot, the first positioning ro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rod, the third positioning rod, the fourth positioning rod and the positioning screw in the group. When installed, it can be installed and used separat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energy saving, and can also be adjusted at the time of installation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fter installation.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配电箱
本技术属于电缆线安装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配电箱,内部空间大、密封性好且能实时监控内部工作环境,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且电缆线的安装便捷,能够依据需要进行高度调整。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2006年中国电网建设保持较高规模,全国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15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8%。2006年随着一批西电东送工程投产,中国西电东送三大通道累计已形成3,40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2007年,全国电网建设投资2451.40亿元,同比增加16.41%。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5万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32.71万公里,同比增长14.20%。到2008年底,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253亿千瓦,发电量达到34334亿千瓦时。变电容量达到22亿千伏安,是2002年的4.2倍,年均增长17.26%。“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电网建设继往开来的重要5年,一大批重大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其中,海南联网、呼辽直流、新疆与西北联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等一批高等级、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工程已建成投产,开启了中国大电网时代,促进了跨区电力交换能力的增强。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全年跨区交易电量达到1213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51.1%。中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到2015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43万公里,变电容量19.6亿千伏安,分别是“十五”末的1.7倍和2.4倍,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201亿元,电网建设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2817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2507千米。2011年1-9月,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6%;全国跨省输出电量47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综上所述,我国电网线路发展较快,在输电线路施工工程中,需要一种经济、可靠、维护方便的接线方式解决替代原配网架空线中大量分支的问题,如动力配电箱,动力配电箱是配电箱的一种,配电箱分动力配电箱和照明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并且以它全绝缘、全密封的特性而使线路故障率大为降低,成为配网电缆化工程的首选设备,其简单、方便、灵活的联接组合方式,使它在某些场合下可代替环网柜,节省了设备和电缆的投资,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广泛适用于商业中心、工业园区。但是,现有用于装配电缆的动力配电箱,其结构复杂且内部空间小安装效率低,安装时也无法依据需要进行调整或单独安装使用(如需要安装在一定高度时,需要堆砌平台耗时、耗力等),同时不能实时监控箱体内的温湿度情况(影响电缆线工作安全),已不能满足现有电缆装配的高标准使用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配电箱。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配电箱,整体结构如长方形箱体、箱门、隔板等均为冷轧钢板结构使用寿命长,无需常检修工作效率高,同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大,也提高了电缆线的装配效率,能实现实时监控分支箱内部工作环境的要求,增加的定位槽、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和定位螺杆在组装时,能依据需要单独安装使用(如需要安装在一定高度的场所),省时、省力,也可在安装时进行辅助调整,保证安装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长方形箱体,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两侧的电缆进线孔、电缆出线孔,及长方形箱体相配合使用的箱门,其中,长方形箱体与箱门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内的隔板,其中,长方形箱体与隔板通过第二铰链连接,及分别设置在隔板上的检修窗口、凹形拉槽、散热孔,及设置在箱门上的透明玻璃钢检修窗口、锁扣,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底部的底座,及设置在箱门上的温度传感器、监控组件安装槽,及设置在监控组件安装槽内的液晶显示模块、单片机、预警模块,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上的信息收/发天线,其中,液晶显示模块、预警模块、信息收/发天线、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动力配电箱,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定位槽,及分别与定位槽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及分别与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相配合使用的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及用于连接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的定位螺杆,其中,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和定位螺杆分别设置两组,且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上分别设置有相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的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与定位槽之间均采用螺旋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动力配电箱的有益效果在于:1、整体结构如长方形箱体、箱门、隔板等均为冷轧钢板结构使用寿命长,无需常检修工作效率高,同时内部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大,也提高了电缆线的装配效率,能实现实时监控分支箱内部工作环境的要求,增加的定位槽、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第四定位杆和定位螺杆在组装时,能依据需要单独安装使用(如需要安装在一定高度的场所),省时、省力,也可在安装时进行辅助调整,保证安装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适用范围广;2、能实现实时监控动力配电箱内部工作环境的要求,也可与远程上位机相配使用,达到智能化管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动力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动力配电箱的底部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长方形箱体、2-箱门、3-第一铰链、4-电缆进线孔、5-电缆出线孔、6-透明玻璃钢检修窗口、7-锁扣、8-隔板、9-第二铰链、10-检修窗口、11-凹形拉槽、12-散热孔、13-底座、14-定位槽、15-第一定位杆、16-第三定位杆、17-第二定位杆、18-第四定位杆、19-定位螺杆、20-监控组件安装槽、21-液晶显示模块、22-单片机、23-预警模块、24-信息收/发天线、25-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动力配电箱,包括长方形箱体1,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两侧的电缆进线孔4、电缆出线孔5,及长方形箱体1相配合使用的箱门2,其中,长方形箱体1与箱门2之间通过第一铰链3连接,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内的隔板8,其中,长方形箱体1与隔板8通过第二铰链9连接,及分别设置在隔板8上的检修窗口10、凹形拉槽11、散热孔12,及设置在箱门2上的透明玻璃钢检修窗口6、锁扣7,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的底座13,及设置在箱门2上的温度传感器25、监控组件安装槽20,及设置在监控组件安装槽20内的液晶显示模块21、单片机22、预警模块23,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上的信息收/发天线24,其中,液晶显示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动力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箱体(1),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两侧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箱体(1),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两侧的电缆进线孔(4)、电缆出线孔(5),及长方形箱体(1)相配合使用的箱门(2),其中,长方形箱体(1)与箱门(2)之间通过第一铰链(3)连接,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内的隔板(8),其中,长方形箱体(1)与隔板(8)通过第二铰链(9)连接,及分别设置在隔板(8)上的检修窗口(10)、凹形拉槽(11)、散热孔(12),及设置在箱门(2)上的透明玻璃钢检修窗口(6)、锁扣(7),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的底座(13),及设置在箱门(2)上的温度传感器(25)、监控组件安装槽(20),及设置在监控组件安装槽(20)内的液晶显示模块(21)、单片机(22)、预警模块(23),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上的信息收/发天线(24),其中,液晶显示模块(21)、预警模块(23)、信息收/发天线(24)、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鑫源电气设备销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