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35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包括:防护盖板、连接在防护盖板一面的触控层、夹设在触控层中的偏光片、以及连接在触控层背离防护盖板的一面的显示模组,且显示模组未贴合偏光片。触控层包括:导电薄膜、第一电路、以及第二电路;导电薄膜对折形成U形结构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设置部、弯折部、以及第二设置部;第一电路包括:第一触控区和第一引线组;第二电路包括:第二触控区和第二引线组;弯折部与第一引线组或第二引线组有交叉。上述窄边框触控面板,通过导电薄膜的对折,可以将第一引线组或者第二引线组中引线较多的一侧延伸到弯折部中以减少引线对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域的占用空间,从而压缩触控面板边框区域的宽度。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窄边框触控面板
本技术涉及触控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外挂式的双层电容式触控面板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类触控面板,其缺点是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域较宽,其中一个原因是:外挂式的触控电路的边缘处需要布局银浆引线,该银浆引线是触控电路中的触控电极与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电连接的媒介。而双层触控电路往往为了避开摄像孔、IR孔等位置,在制作时要求触控电极区域两侧布局的银浆引线数量不相等,而银浆引线较多的一侧必然需要占用更大的宽度区域。为了产品的双边对称,则会增加银浆引线少的一边的边框宽度,从而与银浆引线多的一边的边框宽度相同,这样便导致了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域需要做得比较宽,而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域较宽就会降低产品的屏占比,使得用户体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其能提高产品的屏占比,提升用户体验。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包括:防护盖板;连接在防护盖板一面的触控层;触控层包括:导电薄膜、设置于导电薄膜的第一电路、以及设置于导电薄膜的第二电路;导电薄膜对折形成U形结构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设置部、弯折部、以及第二设置部;第一设置部的内侧面与第二设置部的内侧面相对设置;弯折部的中线与导电薄膜的对折中线重合;第一设置部的外侧面连接防护盖板的一面;第一电路包括:设置于第一设置部的内侧面的第一触控区和连接第一触控区的第一引线组;第二电路包括:设置于第二设置部的内侧面的第二触控区和连接第二触控区的第二引线组;弯折部与第一引线组或第二引线组有交叉;夹设在触控层中的偏光片;偏光片为绝缘材质设置;偏光片位于第一设置部和第二设置部之间;偏光片的一面贴设在第一触控区上;偏光片的另一面贴设在第二触控区上;以及连接在触控层背离防护盖板的一面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连接第二设置部的外侧面,显示模组未贴合偏光片。上述窄边框触控面板,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构成了实现触控的双层电路结构,而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布局在对折形成U形结构的导电薄膜上。通过导电薄膜的对折,形成了用于设置第一电路中的第一触控区的第一设置部、用于设置第二电路中的第二触控区的第二设置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设置部和第二设置部之间的弯折部。在布局第一电路中的第一引线组和第二电路中的第二引线组时,可以将第一引线组或者第二引线组中引线较多的一侧延伸到弯折部中以减少引线对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域的占用空间,从而压缩触控面板边框区域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引线组中靠近弯折部的一侧延伸至弯折部中且不越过弯折部的中线;或者第二引线组中靠近弯折部的一侧延伸至弯折部中且未越过弯折部的中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引线组靠近弯折部的一侧延伸至弯折部中且越过弯折部的中线;或者第二引线组靠近弯折部的一侧延伸至弯折部中且越过弯折部的中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区的面积与第二触控区的面积相等;偏光片的面积与第一触控区的面积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设置部的外侧面与防护盖板通过第一胶层连接;第一胶层为OCA光学胶或水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设置部的外侧面与显示模组通过第二胶层连接;第二胶层为OCA光学胶或水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区与偏光片之间通过第三胶层连接;第三胶层为OCA光学胶或水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触控区与偏光片之间通过第四胶层连接;第四胶层为压敏胶、OCA光学胶或水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盖板为玻璃板、蓝宝石板、PMMA板、或PC板中的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或OLED显示模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窄边框触控面板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窄边框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层铺开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窄边框触控面板中的触控层铺开后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窄边框触控面板;20-防护盖板;30-触控层,31-导电薄膜,32-第一电路,33-第二电路,34-第一设置部,35-弯折部,36-第二设置部,37-第一触控区,38-第一引线组,39-第一触控电极,310-第一银浆引线,311-第二触控区,312-第二引线组,313-第二触控电极,314-第二银浆引线;40-偏光片;50-显示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10的示意图。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10,包括:防护盖板20、连接在防护盖板20一面的触控层30、夹设在触控层30中的偏光片40、以及连接在触控层30背离防护盖板20的一面的显示模组50,且显示模组50未贴合偏光片40。其中,防护盖板20用于保护触控层30,触控层3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偏光片40用于实现触控层30内部的双层触控电路的绝缘并且用于显示模组50的光偏振传导,显示模组50用于实现图像显示功能。各部件的结构说明如下: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盖板20为一块扁平状的玻璃板,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防护盖板20也可以是蓝宝石板、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或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板或者其他材质的板材。触控层30包括:导电薄膜31、设置于导电薄膜31的第一电路32、以及设置于导电薄膜31的第二电路33。其中,导电薄膜31作为电路的柔性基材使用,利用其柔软的特点,可以对其进行弯折以达到特定的形状结构。第一电路32和第二电路33构成双层触控电路结构。导电薄膜31对折形成U形结构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设置部34、弯折部35、以及第二设置部36。第一设置部34与第二设置部36相互平行。第一设置部34的内侧面与第二设置部36的内侧面相对设置。弯折部35的中线与导电薄膜31的对折中线重合。第一设置部34的外侧面连接防护盖板20的一面。第二设置部36的外侧面连接显示模组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置部34的外侧面与防护盖板20通过第一胶层连接。第一胶层为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光学胶或水胶。第二设置部36的外侧面与显示模组50通过第二胶层连接。第二胶层为OCA光学胶或水胶。第一电路32包括:设置于第一设置部34的内侧面的第一触控区37和连接第一触控区37的第一引线组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区37设有多个纵向分布的条形的第一触控电极39。第一引线组38包括:多根一一对应连接第一触控电极39的顶端的第一银浆引线310。第二电路33包括:设置于第二设置部36的内侧面的第二触控区311和连接第二触控区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窄边框触控面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边框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盖板;连接在所述防护盖板一面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导电薄膜、设置于所述导电薄膜的第一电路、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薄膜的第二电路;所述导电薄膜对折形成U形结构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设置部、弯折部、以及第二设置部;所述第一设置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设置部的内侧面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的中线与所述导电薄膜的对折中线重合;所述第一设置部的外侧面连接所述防护盖板的一面;所述第一电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设置部的内侧面的第一触控区和连接所述第一触控区的第一引线组;所述第二电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设置部的内侧面的第二触控区和连接所述第二触控区的第二引线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引线组或所述第二引线组有交叉;夹设在所述触控层中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为绝缘材质设置;所述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设置部和所述第二设置部之间;所述偏光片的一面贴设在所述第一触控区上;所述偏光片的另一面贴设在所述第二触控区上;以及连接在所述触控层背离所述防护盖板的一面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连接所述第二设置部的外侧面,所述显示模组未贴合所述偏光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组中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弯折部中且不越过所述弯折部的中线;或者所述第二引线组中靠近所述弯折部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弯折部中且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涛李喜荣曾海滨毛肖林许铭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深越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