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05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包括元件本体,所述元件本体为圆台状,所述元件本体上设置有敞开的腔体,所述元件本体与加热炉的内壁相对应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盲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传热元件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力,在使用所述传热元件的过程中,粘接在炉内壁上的传热元件不易出现脱落。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
技术介绍
在钢铁冶炼
中,提高高温炉窑的热量利用率,降低热量损失,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进行探索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工业炉窑的传热元件,该传热元件包括圆台状的元件本体,该元件本体上设置有一端敞开的腔体,同时该元件本体的表面上还涂覆有黑体材料层。加热炉工作时,炉内处于高温状态,使得元件本体在与加热炉的炉内壁进行连接时,仅适合采用高温粘接剂的方式进行粘接。由于该元件本体与炉内壁相粘接的一端端面较为光滑,因而在使用传热元件的过程中,随着加热炉内温度的升高,粘接剂与传热元件之间的粘接力逐渐降低,致使粘接在炉内壁上的传热元件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包括元件本体,所述元件本体为圆台状,所述元件本体上设置有敞开的腔体,所述元件本体与加热炉的内壁相对应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盲孔。所述元件本体的表面涂覆有黑体材料层。通过在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盲孔,首先,增大了元件本体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的粘接力;其次,由于设置有所述第一盲孔,在将元件本体与炉内壁进行粘接时,高温粘接剂填充至所述第一盲孔内,待高温粘接剂凝固后,高温粘接剂与第一盲孔的侧壁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的粘接力;再次,在使用所述传热元件的过程中,随着加热炉内温度的升高,高温粘接剂受热膨胀,从而高温粘接剂对所述第一盲孔的侧壁产生挤压,使得高温粘接剂与第一盲孔的侧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的粘接力。使用上述方案所述的传热元件,提高了传热元件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力,在使用所述传热元件的过程中,粘接在炉内壁上的传热元件不易出现脱落。优选地,所述第一盲孔的内表面为磨砂面。通过将所述第一盲孔的内表面设置为磨砂面,增大了凝固后的高温粘接剂与槽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使得元件本体与粘接剂之间的粘接更加牢固。优选地,所述第一盲孔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盲孔。通过在所述盲孔的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二盲孔,在高温粘接剂涂覆在所述连接端端面上的过程中,进入第一盲孔高温粘接剂逐渐填充第二盲孔,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高温粘接剂凝固后,在第二盲孔的阻挡作用下,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更加不易分离,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元件本体不会从炉内壁上脱落。优选地,所述第一盲孔为多个,所述第一盲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一盲孔之间的相互连通。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盲孔,进一步增大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的接触面积,使得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不易分离。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作用下,各个第一盲孔之间相互连通,在将元件本体与炉内壁进行粘接时,高温粘接剂进入到第一通孔中,在第一通孔的作用下,各个第一盲孔内的粘接剂形成一个整体机构,且在所述第一通孔的阻挡作用下,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更加不易分离。优选地,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槽体,使得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呈凹凸状。通过在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槽体,使得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呈凹凸状。首先,增大了连接端端面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的粘接力;其次,由于设置有所述槽体,在将元件本体与炉内壁进行粘接时,高温粘接剂填充至所述槽体内,待高温粘接剂凝固后,高温粘接剂与槽体的侧壁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的粘接力;再次,在使用所述传热元件的过程中,随着加热炉内温度的升高,高温粘接剂受热膨胀,从而高温粘接剂对所述槽体的侧壁产生挤压,使得高温粘接剂与槽体侧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的粘接力,使得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更加不易分离。优选地,所述槽体包括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盲孔沿所述第一环形槽呈环状布置。环形槽便于加工,因而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优选地,所述槽体为多个,多个所述槽体上的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元件本体的的中心轴线重合。通过设置多个槽体,进而进一步增大了元件本体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粘接效果更好。通过使多个所述槽体上的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元件本体的的中心轴线重合,当元件本体粘接在炉内壁上时,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受到的粘接力更加均匀,使得元件本体不易脱落。优选地,所述槽体还包括若干呈环形状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侧壁上。通过在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侧壁上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槽,在高温粘接剂涂覆在所述连接端端面上的过程中,进入第一环形槽的高温粘接剂逐渐填充第二环形槽,形成一个整体结构。高温粘接剂凝固后,在第二环形槽的阻挡作用下,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之间更加不易分离,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元件本体不会从炉内壁上脱落。优选地,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螺钉配合,所述螺钉用于连接所述元件本体(1)和加热炉,所述槽体环绕在所述第二通孔(7)处。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与所述螺钉相配合。高温粘接剂在凝固前处于可流动的状态,在将传热元件与加热炉内壁进行连接时,通过使用螺钉将所述连接端与加热炉的内壁相连接,避免了因高温粘接剂未完全凝固而造成的传热元件从炉内壁脱落的现象发生。通过在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螺纹,在第二通孔上的螺纹与螺钉上的螺纹的相互配合下,避免了粘接剂进入到元件本体内部的腔体中,而造成对腔体内壁上的部分黑体材料进行覆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传热元件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力,在使用所述传热元件的过程中,粘接在炉内壁上的传热元件不易出现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元件本体,2-第一盲孔,3-第二盲孔,4-第一通孔,5-第一环形槽,6-第二环形槽,7-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除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包括元件本体1,所述元件本体1为圆台状,所述元件本体1上设置有敞开的腔体,所述元件本体1与加热炉的内壁相对应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盲孔2。所述元件本体1的表面涂覆有黑体材料层。通过在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所述第一盲孔2,首先,增大了元件本体1与高温粘接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温粘接剂与元件本体1之间的粘接力;其次,由于设置有所述第一盲孔2,在将元件本体1与炉内壁进行粘接时,高温粘接剂填充至所述第一盲孔2内,待高温粘接剂凝固后,高温粘接剂与第一盲孔2的侧壁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本体(1),所述元件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温加热炉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元件本体(1),所述元件本体(1)为圆台状,所述元件本体(1)上设置有敞开的腔体,所述元件本体(1)与加热炉的内壁相对应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盲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2)的内表面为磨砂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2)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盲孔(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2)为多个,所述第一盲孔(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所述第一盲孔(2)之间的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槽体,使得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呈凹凸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