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21672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以六水氯化镁、氨水、单氰胺为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58000为桥联剂制备具有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该材料是片状MgO与氮掺杂的活性炭复合形成三明治结构状的纳米片。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在环境污染治理,特别是水处理中具有质量轻、吸附性能良好、易回收、光催化降解效率高的优点,突破了无机纳米材料在水处理技术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1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itrogen doped carbon magnesium composite nanoshe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doped carbon magnesium magnesium composite nanosheets. The method uses six water magnesium chloride, ammonia water, mono cyanamide as raw material, ethanol water solution as solvent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58000 as bridging agent to prepare nitrogen doped carbon dioxide magnesium composite nanoscale. This material is a sandwich structure of sandwich MgO with nitrogen doped activated carbon. Nitrogen doped carbon magnesium composite nanometer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quality, goo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easy recovery and high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effici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water treatment. It breaks through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功能的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有毒有害且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氯酚类、农药、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等)进入水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且这类物质是常规的水处理过程中难以去除和降解的。针对于这类污染物,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该技术可以氧化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将其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离子等安全无毒的小分子物质,不存在二次污染,被认为是绿色环保的污染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可实现太阳能的高效转化和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驱动重要的化学反应,在解决环境能源问题上有着较大的优势。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存在光谱响应范围较窄,太阳能利用率低稳定性差等缺点。探索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光催化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的照射下激发生成"电子一空穴"对(一种高能粒子),这种"电子一空穴"对和周围的水、氧气发生作用后,就具有了极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将空污染物降解成无害无味的小分子物质。传统的半导体如TiO2、g-C3N4和MoS2纳米材料很难实现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这归因于这些材料在光照过程中易出现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光谱范围吸收窄等缺陷性。因此,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分离和拓展光谱吸收范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光催化领域研究的深入,开发一种具有吸附能力强和光催化活性高的纳米材料备受关注。氧化镁(MgO)以其化学性质稳定、最大吸附量高和无毒无害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对无机废气、有机物、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的吸附。但纳米MgO在废水处理和环境净化方面表现出收集难度大、吸附速率差和对可见光利用率低等缺点,这严重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进程。将纳米MgO制备成大小均一的片状结构具有较好的晶型结构,可作为催化剂优良载体,有效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此前的研究中已经获得碳-镁纳米复合材料,其吸附能力有较大改善,但光催化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功能的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纳米片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氮掺杂活性炭是将氮原子引入活性炭sp2杂化的碳原子中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碳基材料;氮原子的进入促使其周围的碳原子带有正电荷,由此而言,其导电性能优于活性炭。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将氮掺杂活性炭应用于电学领域。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将二维片状MgO与氮掺杂活性炭复合后,可以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快速、有效地分离光电子-空穴对,提高光催化效率。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具有质量轻、吸附性能良好、光催化降解效率高的优点。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六水氯化镁、氨水、单氰胺为原料、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Mw=58000)为桥联剂制备具有氮掺杂碳-镁复合纳米片。所述纳米片是一种吸附能力强、光催化降解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廉的水处理剂,突破了无机纳米材料在水处理
的工业化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质量的六水氯化镁和表面活性剂1置入乙醇水溶液1中并恒温搅拌,以形成均匀的镁盐溶液;2)等计量比的氨水加入到上述镁盐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从而形成氢氧化镁浆料;3)将该浆料装入高温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完成液待自然冷却后,去除上清液,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2次;4)用乙醇水溶液2配制成浆料溶液,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单氰胺和表面活性剂2并恒温搅拌;5)待搅拌均匀后置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自然冷却后去除上清液,将所得浆料用水、醇各离心洗涤两次,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前驱体;6)将步骤5)的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气氛炉中焙烧得到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表面活性剂1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20000、乙二胺四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58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2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2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58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每制备1g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加入的六水氯化镁的量为2~10g,表面活性剂1的量为1.0~3.0g,表面活性剂2的量为1.0~5.0g,单氰胺的量为4~12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入的六水氯化镁与单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0.2~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乙醇水溶液1为10%~80%乙醇溶液,用量为50~150mL;所述乙醇水溶液2为30%~80%乙醇溶液,用量为100~400mL。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氨水溶液的NH3·H2O含量为15%~28%,用量为2~20mL;步骤4)氢氧化镁浆料的浓度为5~10g/L。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1)恒温搅拌的条件为温度:25~50℃,搅拌速率:400~800r/min,搅拌时间:20~60min;步骤2)搅拌的条件为温度:25~50℃,搅拌速率:400~800r/min,搅拌时间:20~240min;步骤4)恒温搅拌的条件为温度:25~80℃,搅拌时间:60~240min。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3)高温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00~250℃,时间:5h~20h;步骤5)高压反应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00~250℃,时间:3h~10h;搅拌速率:200~500r/min。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步骤6)所述惰性气体为N2、Ar或He,气体流速为10~30mL/min,焙烧温度:300~700℃,焙烧时间:1~3.0h。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的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在处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水污染物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将Mg(OH)2在混合溶剂中制成成片层状结构的纳米片,解决了传统纳米MgO收集难度大的问题。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几个步骤制备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对提高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效率展现出显著效果,在水处理
的工业化应用中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N-MgO/C复合纳米片材料的EDS图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N-MgO/C复合纳米片材料的SEM照片;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N-MgO/C复合纳米片材料的mapping照片;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N-MgO/C复合纳米片材料对盐酸四环素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N-MgO/C复合纳米片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图谱;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N-MgO/C复合纳米片的合成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质量的六水氯化镁和表面活性剂1置入乙醇水溶液1中并恒温搅拌,以形成均匀的镁盐溶液;2)等计量比的氨水加入到上述镁盐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从而形成氢氧化镁浆料;3)将该浆料装入高温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完成液待自然冷却后,去除上清液,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分别洗涤2次;4)用乙醇水溶液2配制成浆料溶液,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单氰胺和表面活性剂2并恒温搅拌;5)待搅拌均匀后置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自然冷却后去除上清液,将所得浆料用水、醇各离心洗涤两次,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前驱体;6)将步骤5)的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气氛炉中焙烧得到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1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20000、乙二胺四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58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活性剂2是泊洛沙姆、聚乙二醇2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58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制备1g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加入的六水氯化镁的量为2~10g,表面活性剂1的量为1.0~3.0g,表面活性剂2的量为1.0~5.0g,单氰胺的量为4~12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入的六水氯化镁与单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0.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的碳-镁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刚黄明李达伟付孝锦张金洋刘敏王福海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