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092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一发射器与一接收器,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PC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下表面的第一下玻纤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上表面的第一上玻纤板、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上玻纤板上表面与第一下玻纤板下表面的第一PU皮,在该第一PC板内嵌入有一发射线圈;所述接收器包括移动终端壳体、粘附于移动终端壳体背面的第二玻纤板、设置于第二玻纤板背面的第二PU皮、及设置于移动终端壳体正面的绝缘层,在该移动终端壳体内嵌入有一线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无线充电装置,厚度薄,充电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又称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其利用近场感应,将能量由供电设备传至用电装置,用电装置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进行供电。由于充电器(供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是以电感耦合的方式传输能量,二者之间不需要使用电线连接,即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均不必外加导电结点。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基本原理有三种:电磁感应式、核磁共振和无线电波式。然而利用三种不同的原理分别进行无线充电时,对于某些用电装置,其不具备直接接受供电的元器件,则可以配套无线充电的外壳。例如,在为手机充电时,现有的方式是在手机的电池或者背板上粘结一组线圈和电路板,以此来接受无线充电传输的能量。然而此种方法无线充电速度较慢,充电时间一般为5分钟充电1%,充电时间较慢,而且增加了手机自身的厚度。若通过增加线圈的层数来增加线圈的数量,则会无形中增加手机的厚度,并且充电效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如何既能提高充电速度,又不增加用电设备的厚度,是现今无线充电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不但大幅减小其厚度,不会增加用电设备本身的厚度,而且大幅加快了其充电效率,速度达到1分钟充电1%的电量。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器与一接收器,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PC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下表面的第一下玻纤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上表面的第一上玻纤板、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上玻纤板上表面与第一下玻纤板下表面的第一PU皮,在该第一PC板内嵌入有一发射线圈;所述接收器包括移动终端壳体、粘附于移动终端壳体背面的第二玻纤板、设置于第二玻纤板背面的第二PU皮、及设置于移动终端壳体正面的绝缘层,在该移动终端壳体内嵌入有一线路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PC板上开设有一发射线圈让位通孔,该发射线圈嵌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中;该第一PC板的厚度等于发射线圈让位通孔的深度,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的深度等于发射线圈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移动终端壳体上开设有一线路板让位通孔,该线路板嵌入线路板让位通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PC板上开设有与发射线圈让位通孔相连通的导线让位通孔,且该导线让位通孔延伸至第一PC板边缘,在该导线让位通孔中嵌入有与发射线圈相连接的导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终端壳体主要由第二PC板、及围设于第二PC板外围的TPU壳壁组成,该线路板让位通孔开设于第二PC板上,且该第二PC板的厚度等于线路板让位通孔的深度,该线路板让位通孔的深度等于线路板的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PC板正面形成由TPU壳壁围设而成的一上嵌入槽,并在该第二PC板背面形成由TPU壳壁围设而成的一下嵌入槽,该绝缘层嵌入上嵌入槽中,该第二玻纤板与第二PU皮嵌入下嵌入槽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TPU壳壁一端部开设有穿孔,在该穿孔中穿入有与线路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层为黑胶板或PC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射器的厚度为3.0-3.8mm,所述第一PC板的厚度为1.5-2.5mm,所述第一上玻纤板与第一下玻纤板的厚度分别为0.2-0.4mm,所述第一PU皮的厚度为0.3-0.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收器的厚度为2.5-3.5mm,所述第二PC板的厚度为1.5-2.5mm,所述第二PU皮的厚度为0.3-0.5mm,第二玻纤板的厚度为0.2-0.4m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1-0.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对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以保证发射器与接收器相结合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前提下,不但大幅减小其厚度,不会增加用电设备本身的厚度,而且大幅加快了其充电效率,速度达到1分钟充电1%的电量;(2)将发射线圈完全嵌入于发射器上的PC板中,将线路板完全嵌入于接收器上的PC板中,采用挖让位通孔的方式,同时限定PC板的厚度分别等于发射线圈与线路板的厚度,使发射线圈与线路板表面分别与PC板齐平,整体表面平整,而不会出现凹凸现象,不会增加发射器与接收器的厚度,利于实现发射器与接收器更薄型化;(3)在发射器的PC板上下表面、及接收器的PC板背面分别粘附一玻纤板,玻纤板具有绝缘性能好、平整度好、表面光滑、无凹坑、抗弯折性好等特性,相对于传统的只采用PC、PVC等材质制作的结构,不但提高了发射器与接收器的硬度,利于将其做得更薄,而且使发射器与接收器分别具有良好的平整度与抗弯折性能;(4)将第二PC板上下表面的各层结构均嵌入移动终端壳体中,使各层结构与第二PC板之间得到精密的结合,结合处整齐平整,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现象,使整体产品上下表面齐平,在制作过程中也不会在产品上留下压痕、压印等。上述是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射器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接收器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一发射器1与一接收器2,其中,所述发射器1包括第一PC板11、粘附于第一PC板11下表面的第一下玻纤板12、粘附于第一PC板11上表面的第一上玻纤板13、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上玻纤板13上表面与第一下玻纤板12下表面的第一PU皮14,在该第一PC板11内嵌入有一发射线圈15;所述接收器2包括移动终端壳体21、粘附于移动终端壳体21背面的第二玻纤板22、设置于第二玻纤板22背面的第二PU皮23、及设置于移动终端壳体21正面的绝缘层24,优选的,该绝缘层为黑胶板或PC板,在该移动终端壳体21内嵌入有一线路板25。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PC板11上开设有一发射线圈让位通孔111,该发射线圈15嵌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111中;该第一PC板11的厚度等于发射线圈让位通孔111的深度,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111的深度等于发射线圈15的厚度,使得该发射线圈15完全嵌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111中,在发射线圈15厚度固定的前提下,将第一PC板11做成与发射线圈15厚度一样,既保证第一PC板11与发射线圈15上下表面相齐平,使整体表面平整,而不会出现凹凸现象,又减薄了第一PC板11的厚度,利于整体产品的厚度更薄型化。同时,在所述第一PC板11上开设有与发射线圈让位通孔111相连通的导线让位通孔112,且该导线让位通孔112延伸至第一PC板11边缘,在该导线让位通孔112中嵌入有与发射线圈15相连接的导线151。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移动终端壳体21上开设有一线路板让位通孔211,该线路板25嵌入线路板让位通孔211中。所述移动终端壳体21主要由第二PC板212、及围设于第二PC板212外围的TPU壳壁213组成,该线路板让位通孔211开设于第二PC板212上,且该第二PC板212的厚度等于线路板让位通孔211的深度,该线路板让位通孔211的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器与一接收器,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PC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下表面的第一下玻纤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上表面的第一上玻纤板、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上玻纤板上表面与第一下玻纤板下表面的第一PU皮,在该第一PC板内嵌入有一发射线圈;所述接收器包括移动终端壳体、粘附于移动终端壳体背面的第二玻纤板、设置于第二玻纤板背面的第二PU皮、及设置于移动终端壳体正面的绝缘层,在该移动终端壳体内嵌入有一线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发射器与一接收器,其中,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PC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下表面的第一下玻纤板、粘附于第一PC板上表面的第一上玻纤板、及分别设置于第一上玻纤板上表面与第一下玻纤板下表面的第一PU皮,在该第一PC板内嵌入有一发射线圈;所述接收器包括移动终端壳体、粘附于移动终端壳体背面的第二玻纤板、设置于第二玻纤板背面的第二PU皮、及设置于移动终端壳体正面的绝缘层,在该移动终端壳体内嵌入有一线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C板上开设有一发射线圈让位通孔,该发射线圈嵌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中;该第一PC板的厚度等于发射线圈让位通孔的深度,该发射线圈让位通孔的深度等于发射线圈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壳体上开设有一线路板让位通孔,该线路板嵌入线路板让位通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C板上开设有与发射线圈让位通孔相连通的导线让位通孔,且该导线让位通孔延伸至第一PC板边缘,在该导线让位通孔中嵌入有与发射线圈相连接的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壳体主要由第二PC板、及围设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德明皮具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