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政宪专利>正文

一种辅具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6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辅具组合,至少包括有鞋体(1)、底垫(2)、体能动作件、发电件中的两件。所述鞋体(1)包括鞋面(11)和鞋底(12),所述底垫(2)可藉由连接件连接在鞋底(12)下,另可藉由助脱件将鞋体(1)从底垫(2)上脱离开。所述体能动作件可设置在鞋底(12)的底下或其侧边、底垫(2)的底下或其侧边、健身运动器材、打球器材、敲击器材、音乐器材、娱乐器材上可动作的位置,透过体能动作件连动发电件、便可藉由人力及脚步的动作发电并供电。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辅具组合,即可具有方便固定、自动离合、不必换鞋、避免磨脚、前后左右都通用、可调整高度及尺码、可藉由人力及脚步的动作发电并供电。(*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具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包括鞋体、底垫、穿鞋脱 鞋、体能发电件等辅助器具的组合。
技术介绍
目前己经有人专利技术藉由公扣与母扣「附加的鞋底」。另外还有无鞋头的 「一片式拖鞋」,它可将足底粘贴在鞋面的合成树脂上。上述的专利技术非常有 创意,但是仍有改善的空间,诸如改良的范围只局限于鞋子的用途,但使 用时仍需弯腰、拿取、努力对齐,脱下时仍需弯腰、用力拆离、放好。若能 进一步改善将会更佳,诸如1. 令室内拖鞋与「附加的室外鞋底」在使用及脱离时可以不必动手,进 出屋子就不必转身、拿鞋、换鞋及穿脱,更不会踩脏室内;附加的固定方式 亦可多元化;如此的改良,尤其方便体贴高龄族、孕妇及动物,不但非常人 性化、还可降低鞋子的消耗量。2. 运动或脚步等肢体五官的动能若能转换为电能,再将电能运用于信 息、驱动、热能、其它的功能,如此,便可将生命体消耗无用的体能转换并 免费产出无污染的电力,更是一种环保能源的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组合式鞋具穿、脱不方便 的缺陷,设计一种无需动手即可将底垫与鞋体分离的鞋具组合,另外,还可 将生命体消耗无用的体能转换成有用的电能。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辅具组合,至少包括有 鞋体(1)、底垫(2)、体能动作件、发电件中的两件。所述鞋体(1)包括鞋面(11)和鞋底(12),所述底垫(2)可藉由连接件连接在鞋底(12)下,另可藉由助脱件 将鞋体(1)从底垫(2)上脱离开。所述体能动作件可设置在鞋底(12)的底下或 其侧边、底垫(2)的底下或其侧边、健身运动器材、打球器材、敲击器材、音 乐器材、娱乐器材上可动作的位置,透过体能动作件连动发电件、便可藉由 人力及脚步的动作发电并供电。实施本技术的辅具组合,即可具有方便固定、自动离合、不必换鞋、 避免磨脚、前后左右都通用、可调整高度及尺码、可藉由人力及脚步的动作 发电并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辅具组合中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将鞋体和/或套放置在辅助器具上的示意图;图3A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鞋体套在底垫中的状态示意图;图3B所示为鞋体与底垫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C为底垫在转动件上旋转180°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底垫及辅助器具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辅助器具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采用辅助器具将底垫与鞋体分离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采用辅助器具将底垫与鞋体分离的 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鞋体和底垫结构及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底垫结构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动物的足套组合件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鞋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鞋具组合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辅具组合中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l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鞋具组合包括鞋体l、底垫2和辅助器具3。其中,鞋体1包括鞋面11和鞋底12。作为选择,鞋底12上可布置粘吸 件41用来粘贴各式鞋垫。如图,可在脚弓部位粘贴脚弓垫311。另一方面, 还可在鞋底12下表面设置一层弹性体42,以供缓冲或调整鞋底12高度。底垫2可以包括长条形底垫底21。底垫底21上表面鞋跟部位设置有勾 件44,鞋头部位设置有抵件43,两者(44和43)功能相同、故可彼此替代 通用,两者(44和43)均可设在底垫底21的前部及后部。作为选择长条形 底垫21的鞋头和鞋跟两端可设计成圆弧形。在本实施例中,抵件43为塑性 条带,其两端以所述条带可前后转动的方式分别枢装在底垫底21鞋头部位的 左右侧;所述勾件44包括从底垫底21鞋跟端部的边缘向上伸出的圆弧形片 状台阶441,台阶411中段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卡勾442。作为选择,勾 件44也可以是塑性条带,将其两端以可枢转的方式分别枢装在底垫底21鞋 跟部位的左右侧。上述构成抵件43的条带可以为一根或多根;且当条带为多 根时,条带可以平行枢装在底垫底(21)鞋头部位,也可以交叉枢装在底垫底 (21)鞋头部位,形成类似斜十字或斜井字形的抵件。另外,底垫底21的中 段设置有可使底垫底21弯折且可使底垫底21延长度方向伸縮的横向铍折件 45。作为选择,还可在底垫底21上设置纵向皱折件45,,以便调整底垫底 21的宽度。长条形底垫底21可以分左右脚形,也可以是不分左右脚的对称形, 如以其纵向中分线为对称轴。辅助器具3包括一踩踏件33和设置在踩踏件33上的转动件40。在本实 施例中,转动件为T型,可绕转轴旋转。当鞋体1套在底垫2中时,勾件44 和抵件43将鞋体1的鞋底12连接到底垫底21。需要脱掉底垫2时,将脚踩 到该T型转动件上,底垫底21弯折,鞋体即可从底垫2中脱离。这一过程可 参见图3A-3B中的相关描述。转动件可以旋转,以将脱下的底垫2掉头,再 次穿时就不用手动翻转。在一实施例中,底垫2底为前后左右均对称形,即不分前后左右,如前面提及的抵件43和勾件44均为塑性条带。这种情况下, 可以不用转动件,只需在踩踏件(33)上设置一条形凸台作为助脱件,当脚底 中部踩到该条形凸台上,底垫2底可以纵向或横向弯折,鞋体即可从底垫2 中脱离。本技术的辅具组合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连接件来将鞋体1连 接到底垫2的底垫底21上。详细内容可参见结合图6-8的说明。这种情况下, 助脱件的实施方式有别于上述T型的转动件和条形凸台。此外,辅助器具3的 踩踏件33上还可设置粘吸件41,用于挂置鞋体1和/或底垫2,详细内容参 见结合图2的说明。本新型可广泛适用于人类及动物用的鞋,如凉鞋、拖鞋、高跟鞋、休 闲鞋、钉鞋、运动用及登山用鞋、医疗用的石膏靴及糖尿病鞋、特殊用鞋等 等。将脚跟垫(图中未示)、脚弓垫311等足部辅具用粘吸件41分别固定在鞋 底12相应位置处,穿鞋时就不会拖尾或磨脚,凉鞋等非包脚鞋便可免用带子 固定脚后跟,扁平足也不需再换穿特殊鞋。如鞋体1上的虚线所示,在鞋底 12下表面亦可采用一体成型或连接件设置减缓冲击力或调整高度用的弹性体 42,可踩压弹回的弹性体42亦可当作体能动作件而用于发电、计步或动作其 它的功能件。该粘吸件41可以是粘扣带、胶粘物(如合成树脂、硅胶、不 干胶、重复贴粘胶、双面胶、胶粘贴纸、其它)、吸附件(如静电、真空、 吸盘及其它的吸力)、磁力件(如永磁、电磁)中的至少一种。足部的辅 具亦可是各种底垫,清洁用的拖把底垫,矫正用的鞋垫、医疗用的糖尿病 鞋垫、保健用的针灸鞋垫及能量鞋垫、养生用的奈米鞋垫、抗臭竹炭鞋垫、 脚跟缓冲垫、防脱落的固定件、其它辅具。在鞋体1下亦可加设有底垫2,单用途的鞋体1便可因地制宜组合适用 的底垫2、以扩大用途。该底垫2可用鞋头侧面的抵件43及鞋跟侧面的勾件 44将鞋体1固定。底垫2亦可设有铍折件45而令抵件43与勾件44之间具有 弹夹力,以兹固定不同尺码的鞋体l。如虚线所示,底垫2亦可当作鞋用,将 抵件43枢设于底垫2的前部或后部、即可套固脚的前部或后部,并可藉由铍 折件45调整与脚适配的长度。在鞋体1下、在底垫2下亦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具组合,至少包括有鞋体(1)、底垫(2)、体能动作件、发电件中的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1)包括鞋面(11)和鞋底(12),所述底垫(2)可藉由连接件连接在鞋底(12)下,该连接件设置在可让鞋底(12)和底垫(2)能彼此连接的相对面或其相对侧边,所述体能动作件可设置在鞋底(12)的底下或其侧边、底垫(2)的底下或其侧边,透过体能动作件连动发电件、便可藉由人力及脚步的动作发电并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宪
申请(专利权)人:刘政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