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及燃气壁挂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210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及燃气壁挂炉,所述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部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燃烧室设置有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还与所述燃烧室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燃烧室上设置有与燃烧腔连通的气孔,且气孔还与燃烧室外部连通,燃烧室不再密封,空气可以从气孔进入燃烧室,在小负荷状态下,燃烧室受到风机抽力的影响,原本只能从燃烧器引射口进入的空气,分流成一部分空气从气孔进入燃烧腔内,另一部分从燃烧器引射口进入,从而降低了通过燃烧器的空气量,保证了小负荷状态下燃气量,使燃烧器不容易离焰熄火,燃烧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室及燃气壁挂炉
本技术涉及燃气壁挂炉
,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室及燃气壁挂炉。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燃气壁挂炉的燃烧室除了在顶部和底部安装有燃烧器和换热器、在燃烧室周围有一个面积很小的观火孔外,其他地方均是密封的,这样设计是为了使空气基本上从燃烧器旁进入,充分参与燃烧,同时能挡住火焰的辐射;由于燃烧室处于密封状态,空气只能由水冷燃烧器的引射口进入,由于燃烧器其引射口开孔较大,燃气引射的空气比较多,特别是在小负荷状态下,由于燃烧室受到风机抽力的影响,同时由于火排火孔面积较大,造成火排间的间隔不大,在火排间隔不大的情况下,经过燃烧器的空气量比较大,燃气量较小,特别是小负荷状态下燃气量比重更小了,而使燃烧的速度跟不上就比较容易离焰熄火,导致燃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及燃气壁挂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烧室的燃烧器小负荷状态下比较容易离焰熄火而导致燃烧不稳定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部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燃烧室设置有与所述燃烧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还与所述燃烧室外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还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本体上,且所述燃烧器的燃烧部位于所述燃烧腔内。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为水冷燃烧器。进一步地,所述气孔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本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气孔为多个,至少两个所述气孔间隔设置在所述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本体包括:前板、背板和侧板,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前板、所述背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所述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气孔设置在所述背板上,所述背板上设置的所述气孔横截面的总面积为800~3000平方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气孔设置在所述前板上,所述前板上设置的所述气孔横截面的总面积为800~3000平方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的燃烧部位于所述燃烧腔的底部,所述燃烧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腔内的内置风机,所述内置风机位于所述燃烧腔的顶部,所述内置风机使所述燃烧腔为负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燃气壁挂炉,包括上述的燃烧器。本技术通过在燃烧室上设置有与燃烧腔连通的气孔,且气孔还与燃烧室外部连通,燃烧室不再密封,空气可以从气孔进入燃烧室,在小负荷状态下,燃烧室受到风机抽力的影响,原本只能从燃烧器引射口进入的空气,分流成一部分空气从气孔进入燃烧腔内,另一部分从燃烧器引射口进入,从而降低了通过燃烧器的空气量,保证了小负荷状态下燃气量,使燃烧器不容易离焰熄火,燃烧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燃烧室的主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燃烧室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燃烧室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0、燃烧室;11、燃烧腔;12、前板;13、背板;14、侧板;15、气孔;20、燃烧器;30、换热器;40、隔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10,燃烧室本体10内部设置有燃烧腔11,燃烧室本体10设置有与燃烧腔11连通的气孔15,气孔15还与燃烧室本体10外部连通。使用时,空气从燃烧室本体10上开设的气孔15进入燃烧腔11内,通过将燃烧室本体10设置有与燃烧腔11连通的气孔15,气孔15还与燃烧室本体10外部连通,燃烧室不再密封,空气还可以从气孔15进入燃烧室,在小负荷状态下,燃烧室受到风机抽力的影响,原本只能从燃烧器引射口进入的空气,分流成一部分空气从气孔进入燃烧腔11内、一部分从燃烧器引射口进入燃烧腔11,从而降低了通过燃烧器的空气量,保证了小负荷状态下燃气量,不容,使燃烧器不容易离焰熄火,燃烧更加稳定。在上述实施例中,燃烧室还包括燃烧器20,燃烧器20为水冷燃烧器,其插设在燃烧室本体10上,且燃烧器20的燃烧部位于燃烧腔11内。当燃烧器20处于小热负荷状态时,外部空气通过燃烧室本体10上开设的气孔15中进入燃烧腔11内,通过将燃烧室本体10设置有与燃烧腔11连通的气孔15,气孔15还与燃烧室本体10外部连通,燃烧室不再密封,空气还可以从气孔15进入燃烧室,在小负荷状态下,燃烧室受到风机抽力的影响,原本只能从水冷燃烧器的引射口进入的空气,分流成一部分空气从气孔进入燃烧腔11内、一部分从水冷燃烧器的引射口进入燃烧腔11,从而降低了通过水冷燃烧器引射口的空气量,保证了小负荷状态下燃气量,使水冷燃烧器不容易离焰熄火,燃烧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设计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都认为是燃烧室是需要密封的,用来隔离火焰的辐射及烟气排出,然而这却是一种技术上的偏见,实际上,由于水冷燃烧接近于无焰燃烧,火焰很淡,辐射很小,而且由于现有产品均采用上置风机,燃烧室内是负压,空气是向内流的,因此,在燃烧室本体10上开设气孔15并不会导致烟气外流;不仅如此,通过在燃烧室本体10上开设气孔15,使风机无需变速,便可降低通过燃烧器的空气量,使燃烧器不容熄灭,燃烧稳定。另外,为解决水冷燃烧器容易熄火的问题,一般厂家都是采用在换热器上方开孔或采用变速风机的办法,减少小风荷状态下风机抽力对燃烧器引射空气量的影响。但这两种方法都会使通过燃烧器的空气较少,燃烧后的烟气露点较高,换热器易产生冷凝水,冷空气与换热后的空气混合后,也很容易产生冷凝,冷凝水会腐蚀换热器。而本技术由于在燃烧室本体10上开设有气孔15,外部空气由气孔15进入燃烧腔11后,与燃烧器20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从而避免在燃烧器20在小负荷下烟气在换热器产生冷凝水腐蚀换热器,在行业内是首创的,目前行业内没有人能做到。在上述实施例中,燃烧器20的燃烧部位于燃烧腔11的底部,燃烧室还包括设置在燃烧腔11内的内置风机和换热器30,内置风机位于燃烧腔11的顶部,换热器30位于燃烧器20与内置风机之间,燃烧腔11的顶部内置风机使燃烧腔11为负压,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防止烟气外流。在上述实施例中,气孔15设置在燃烧室本体10的侧壁上。使用时,燃烧器20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与从燃烧室本体10的侧壁上开设的气孔15进入燃烧腔11的空气混合,然后经过换热器30换热后排出,避免在燃烧器20在小负荷下烟气在主换热器30产生冷凝水腐蚀换热器30,空气从燃烧室的侧壁上开设的气孔15进入燃烧腔11,降低了通过燃烧器的空气量,使燃烧器不容熄灭,燃烧稳定。在上述实施例中,气孔15为多个,多个气孔15间隔设置在侧壁上,且所述气孔15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腰圆孔、梯形或其它各种形状的多边形。通过设置多个气孔15,可以使外部空气均匀地进入燃烧腔11内,进一步避免产生冷凝水腐蚀换热器30,还可以使燃烧器燃烧更加稳定。在上述实施例中,燃烧室本体10包括:前板12、背板13和侧板14,前板12和背板13相对设置,侧板14连接在前板12和背板13之间,前板12、背板13和侧板14围成侧壁,且相邻的板之间相互密封连接。气孔15设置在前板12上。使用时,外部空气从前板12上开设的气孔15进入燃烧腔11,与燃烧器20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然后经过换热器30换热后排出,从而避免在燃烧器20在小负荷下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烧室及燃气壁挂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本体(10),所述燃烧室本体(10)内部设置有燃烧腔(11),所述燃烧室本体(10)设置有与所述燃烧腔(11)连通的气孔(15),所述气孔(15)还与所述燃烧室本体(10)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本体(10),所述燃烧室本体(10)内部设置有燃烧腔(11),所述燃烧室本体(10)设置有与所述燃烧腔(11)连通的气孔(15),所述气孔(15)还与所述燃烧室本体(10)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还包括燃烧器(20),所述燃烧器(20)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本体(10)上,且所述燃烧器(20)的燃烧部位于所述燃烧腔(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0)为水冷燃烧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5)设置在所述燃烧室本体(10)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5)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气孔(15)间隔设置在所述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本体(10)包括:前板(12)、背板(13)和侧板(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友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