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03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它由上壳片2、下壳片3、进水管5、出水管6、正电极7、负电极8、电极片9、金属外壳10等组成。由于采用了上下两片的塑料外壳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修方便、内应力分布均匀的特点,不仅能用于各种氢氧气焊割机,还可用于各种电解装置,可使整机性能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氢氧气焊割机配套装置,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氢氧气焊割机用的电解槽。申请号为93205494.3的我国技术专利申请中涉及了一种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它由电极正极板、电极负极板、电极片等构成,在电极正极板上有进水管头2,在电极负极板上有出气管头,电极片安装在一整体化的聚四氟乙烯外壳内,电极片之间夹有绝缘定位块,电极正电极板和电极负电极板通过紧固镙丝夹在聚四氟乙烯外壳的两端。该电解槽由于采用了整体化的聚四氟乙烯外壳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但该电解槽的结构具用应力集中的缺点,使其在实际使用中容易被磨损破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内应力分布均匀的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的结构来达到。本技术由正电极、负电极、电极片、塑料外壳等构成,本技术的要点在于塑料外壳是由上壳片和下壳片及将其固定为一整体的多个紧固件组成,在上壳片的一端有一进水管,在下壳片与上壳片进水管相对的一端有一出水管,正电极位于塑料外壳的一端,负电极位于塑料外壳的另一端,电极片安装在塑料外壳内。这样由于多个紧固件将塑料外壳固定为一体,使塑料外壳的内应力处于均匀分布状态。本技术的塑料外壳的外形可为圆柱体或方柱体或其它柱体的形状,这样有利于电解槽的加工或维修。为了降低成本,加强外壳,本技术可在塑料外壳外有一金属外壳。这样,可使塑料外壳可加工成较溥的壳体。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下两片的塑料外壳结构,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修方便、内应力分布均匀的特点,从而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塑料外壳,它由上壳片2、下壳片3和多个紧固镙栓4组成,在上壳片2的一端有一进水管5,在下壳片3与上壳片2进水管5相对的一端有一出水管6,正电极7位于塑料外壳1的一端,负电极8位于塑料外壳1的另一端,电极片9安装在塑料外壳内,在塑料外壳1外有一金属外壳10。本技术不仅能用于各种氢氧气焊割机,还可用于各种电解装置,可使整机性能大大提高。权利要求1.一种由正电极7、负电极8、电极片9、塑料外壳1构成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塑料外壳1是由上壳片2和下壳片3及将其固定为一整体的多个紧固件4组成,在上壳片2的一端有一进水管5,在下壳片3与上壳片2进水管5相对的一端有一出水管6,正电极7位于塑料外壳1的一端,负电极8位于塑料外壳1的另一端,电极片9安装在塑料外壳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塑料外壳1的外形为圆柱体或方柱体或其它柱体的形状。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塑料外壳1外有一金属外壳10。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它由上壳片2、下壳片3、进水管5、出水管6、正电极7、负电极8、电极片9、金属外壳10等组成。由于采用了上下两片的塑料外壳结构,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维修方便、内应力分布均匀的特点,不仅能用于各种氢氧气焊割机,还可用于各种电解装置,可使整机性能大大提高。文档编号B23K5/00GK2167099SQ93219840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谢茂成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焊割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正电极7、负电极8、电极片9、塑料外壳1构成氢氧气焊割机电解槽,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塑料外壳1是由上壳片2和下壳片3及将其固定为一整体的多个紧固件4组成,在上壳片2的一端有一进水管5,在下壳片3与上壳片2进水管5相对的一端有一出水管6,正电极7位于塑料外壳1的一端,负电极8位于塑料外壳1的另一端,电极片9安装在塑料外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茂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焊割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