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峰专利>正文

钢筋架和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78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是一种钢筋架和混凝土构件,前者包括钢筋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均固定在钢筋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后者包括混凝土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凝固在混凝土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吊装连接套的开口处端面与混凝土外侧面平齐或凹于混凝土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吊装连接套在混凝土凝固后能与混凝土融为一体,开口保护件可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时进入吊装连接套内,制成的混凝土构件吊装方便,安装工序精简,快捷高效,且表面平整度好。

Steel frame and concrete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crete, a steel frame and a concrete member. The former includes a steel bar and at least two hoisting connecting sleeves. Each hoisting connection sleeve is fix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teel bar, and the hoisting connection sleeve is a cylinder with at least one opening at one end. The inner thread; the latter includes concrete and at least two hoisting connections. Each hoisting connection is solidified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concrete. The hoisting connection sleeve is at least one end opening. The inner thread is set in the hoisting connection for each opening position,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hoisting connection sleeve is flat with the concrete outside. Homogeneous or concave on the outer side of concre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integrate the hoisting connection sleeve with concrete after the concrete is solidified. The opening protection part can prevent the concrete from entering the hoisting connection sleeve in the pouring. The concrete components made are easy to be hoisted,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s simple, fast and efficient, and the surface evenness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架和混凝土构件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是一种钢筋架和混凝土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凝土构件大都存在吊装不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部分厂家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相应的改进,通过增设吊耳的形式使其便于吊装,然而由于吊耳均为外凸式,虽然吊装方便,但在吊装完成后,需将吊耳的外凸部位切除或用锤子砸弯,这同样会增加混凝土构件的安装工序,存在工序繁琐,费时费力,操作不便,且去除面平整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架和混凝土构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混凝土构件吊装不便,外凸吊耳会使其安装工序更加繁琐,存在费时费力,操作不便,且去除面平整度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钢筋架,包括钢筋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均固定在钢筋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吊装连接套可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上或吊装连接套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钢筋上。上述每个吊装连接套的开口处可均安装有能防止混凝土进入吊装连接套内的开口保护件。上述开口保护件可包括能遮挡吊装连接套端面的盖体和能装入吊装连接套内的塞体,塞体位于吊装连接套内,盖体座于对应的吊装连接套端面上,盖体的底部与塞体的顶部固定在一起。上述开口保护件可为塑料件或橡胶件或木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构件,包括混凝土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凝固在混凝土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吊装连接套的开口处端面与混凝土外侧面平齐或凹于混凝土外侧面。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可包括钢筋,每个吊装连接套均固定在钢筋的对应位置。根据需求,吊装连接套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上或吊装连接套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钢筋上。上述吊装连接套可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上或吊装连接套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钢筋上。上述混凝土内还可凝固有能记录混凝土构件参数的超高频感应芯片。上述每个吊装连接套的开口处均可安装有能拔除的开口保护件,上述开口保护件可包括能遮挡吊装连接套端面的盖体和能装入吊装连接套内的塞体,塞体位于吊装连接套内,盖体座于对应的吊装连接套端面上,盖体的底部与塞体的顶部固定在一起。上述开口保护件可为塑料件或橡胶件或木件。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该方法可使吊装连接套在混凝土凝固后能与混凝土融为一体,开口保护件可对吊装连接套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混凝土在浇筑时进入吊装连接套内,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方法制成的混凝土构件吊装方便,安装工序精简,省时省力,快捷高效,且表面平整度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吊装连接套,2为内螺纹,3为混凝土,4为吊环,5为钢筋,6为超高频感应芯片,7为盖体,8为塞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该钢筋架,包括钢筋5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1,每个吊装连接套1均固定在钢筋5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1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1内均设有内螺纹2。本实施例可便于混凝土3的浇筑,且无需额外将吊装连接套1向混凝土3内埋入,从而避免在加工混凝土构件时出现遗漏,而且将吊装连接套1固定在钢筋5上可增强其与混凝土3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吊装连接套1在吊装过程中从混凝土构件内脱离,提高吊装的安全系数;还可使由其支撑的混凝土构件具有吊装方便,安装工序精简,省时省力,快捷高效,且表面平整度好的特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钢筋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吊装连接套1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5上或吊装连接套1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钢筋5上。这样可增强吊装连接套1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吊装连接套1在吊装过程中从混凝土构件内脱离,提高吊装的安全系数。根据需求,紧固件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附图1所示,每个吊装连接套1的开口处均安装有能防止混凝土3进入吊装连接套1内的开口保护件。开口保护件可对吊装连接套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在浇筑混凝土3时混入吊装连接套1内。如附图1所示,开口保护件包括能遮挡吊装连接套1端面的盖体7和能装入吊装连接套1内的塞体8,塞体8位于吊装连接套1内,盖体7座于对应的吊装连接套1端面上,盖体7的底部与塞体8的顶部固定在一起。根据需求,盖体7与塞体8可为一体设置,塞体8与吊装连接套1之间可呈过渡配合。如附图1所示,开口保护件为塑料件或橡胶件或木件。这样可使其便于拔除,且生产成本低。实施例二:如附图1所示,该混凝土构件,包括混凝土3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1,每个吊装连接套1凝固在混凝土3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1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1内均设有内螺纹2,吊装连接套1的开口处端面与混凝土3外侧面平齐或凹于混凝土3外侧面。使用时,可将带有螺柱的吊环4安装在吊装连接套1,然后可通过起吊工具将本实施例吊起,使其便于安装,安装完后将吊环4拆除即可。本实施例吊装方便,安装工序精简,省时省力,快捷高效,且表面平整度好。根据需求,吊装连接套1也可为两端开口,此时其两端应分别与混凝土3对应的外侧面平齐或凹于混凝土3对应的外侧面。根据需求,本实施例也可采用上述钢筋架通过浇筑混凝土3而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混凝土构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钢筋5,每个吊装连接套1均固定在钢筋5的对应位置。这样可使混凝土3在浇筑时使吊装连接套1混入,从而增强吊装连接套1与本实施例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吊装连接套1在吊装过程中从本实施例内脱离,提高吊装的安全系数。如附图1所示,吊装连接套1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5上或吊装连接套1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钢筋5上。这样可增强吊装连接套1与本实施例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吊装连接套1在吊装过程中从本实施例内脱离,提高吊装的安全系数。根据需求,紧固件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附图1所示,混凝土3内还凝固有能记录本实施例参数的超高频感应芯片6。根据需求,超高频感应芯片6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无源芯片等,其内记录的参数可包括重量、混凝土3标号、安装和运输方法、注意事项等。由此可便于用户能通过超高频感应芯片6永久记录本实施例的相关信息,还可通过超高频感应扫描机获取本实施例的相关参数。如附图1所示,每个吊装连接套1的开口处均安装有能拔除的开口保护件。开口保护件可对吊装连接套1起到保护作用,在使用时,可先将开口保护件拔除,再安装吊环4。如附图1所示,开口保护件包括能遮挡吊装连接套1端面的盖体7和能装入吊装连接套1内的塞体8,塞体8位于吊装连接套1内,盖体7座于对应的吊装连接套1端面上,盖体7的底部与塞体8的顶部固定在一起。根据需求,盖体7与塞体8可为一体设置,塞体8与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筋架和混凝土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架,包括钢筋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均固定在钢筋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架,包括钢筋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均固定在钢筋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架,其特征在于吊装连接套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筋上或吊装连接套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钢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架,其特征在于每个吊装连接套的开口处均安装有能防止混凝土进入吊装连接套内的开口保护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架,其特征在于开口保护件包括能遮挡吊装连接套端面的盖体和能装入吊装连接套内的塞体,塞体位于吊装连接套内,盖体座于对应的吊装连接套端面上,盖体的底部与塞体的顶部固定在一起;或/和,开口保护件为塑料件或橡胶件或木件。5.一种混凝土构件,包括混凝土和至少两个吊装连接套,每个吊装连接套均凝固在混凝土的相应位置,吊装连接套为至少有一端开口的筒体,对应每个开口位置的吊装连接套内均设有内螺纹,吊装连接套的开口处端面与混凝土外侧面平齐或凹于混凝土外侧面。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