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716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防撞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注水桶,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两组垫条,每组所述垫条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在两个所述垫条之间形成有用于叉车插入的叉车槽,所述底座上方还围绕设置有围挡,所述注水桶被所述围挡所围绕,所述注水桶上设置有警示标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冲防撞装置,具有较好的防撞性能,并且便于搬运。

A buffer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ffer anti-collision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and a water injection bucket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bas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wo sets of pads, each of which includes two spaced intervals, and a fork car slot inserted between the forklifts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pads,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is also set around the setting. The water injection barrel is surrounded by the enclosure, and a warning sign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injection bucket. The cushioning and anti-collis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better anti-collision performance and is easy to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修复的防撞设施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缓冲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在市政道路施工、修复的领域,通常会封闭道路进行施工。而在施工区域的后方会设置隔离墩来防撞缓冲,不仅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起到警示,而且能够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常用的隔离墩有水泥隔离墩、塑料隔离墩等。水泥隔离墩具有较高的强度、防撞能力,但是移动运输不便,而塑料隔离墩恰恰相反,运输方便,但是缺乏强度以及防撞能力。为此,提供一种新的防撞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缓冲防撞装置,其能够便于运输且防撞能力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缓冲防撞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注水桶,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两组垫条,每组所述垫条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在两个所述垫条之间形成有用于叉车插入的叉车槽,所述底座上方还围绕设置有围挡,所述注水桶被所述围挡所围绕,所述注水桶上设置有警示标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挡包括前部围挡、后部围挡以及连接于所述前部围挡和所述后部围挡之间的两个侧部围挡,所述前部围挡的高度低于所述后部围挡的高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部围挡和所述侧部围挡均为框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部围挡为蜂窝复合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部围挡靠近所述前部围挡的一侧还设置有橡胶垫。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部围挡远离所述前部围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挂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挡为条钢材质,所述围挡与所述底座焊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水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注水桶之间设置有隔离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水桶为方形桶,包括桶身和螺纹连接于所述桶身上的桶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警示标志为由不同色块构成的标志花纹。实施本技术的缓冲防撞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注水桶,使用时,注入水从而起到有效的缓冲防撞功能,不使用时泄水后运输储存,重量轻便于运输。底座底部设置的垫条直接与地面接触,并且形成两个叉车槽,可以将叉车的两个叉角对应插入该叉车槽,便于对该缓冲防撞装置进行位移。选用蜂窝复合板,具有较好的强度与质量比,能够满足抗冲击的强度要求也能满足轻量化。橡胶垫进一步增强了缓冲性能和抗冲击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缓冲防撞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去除注水桶之后的缓冲防撞装置示意图;图3为图2中蜂窝复合板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注水桶;101-桶盖;102-桶身;103-标志花纹;2-橡胶垫;3-蜂窝复合板;4-挂钩;5-围挡;6-底座;601-垫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缓冲防撞装置,包括底座6和设置于底座6上的注水桶1。底座6下方设置有两组垫条601,每组垫条60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垫条601,即共四个垫条601,该间隔可以为20cm,垫条601高度可以为8cm,该垫条601直接与地面接触。在每组的间隔设置的两个垫条601之间形成有用于叉车插入的叉车槽,这样方便叉车叉取,从而对该缓冲防撞装置进行整体位移。底座6上方还围绕设置有围挡5,注水桶1被围挡5所围绕,避免注水桶1本身位移。如图中所示,注水桶1的数量为两个,左右布置,两个注水桶1之间设置有隔离挡。进一步地,注水桶1为方形桶,包括桶身102和螺纹连接于桶身102上的桶盖101,另外,可以在桶身102的底部设置泄水阀门,从而方便将水卸除。注水桶1上设置有警示标志,以告知车辆和行人。作为一种方案,警示标志为由不同色块构成的标志花纹103,尤其是色彩鲜艳的花纹,当然警示标志也可以选择为其他,例如警示灯等。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围挡5包括前部围挡、后部围挡以及连接于前部围挡和后部围挡之间的两个侧部围挡(图中未标),其围成四边形,前部围挡的高度低于后部围挡的高度,注水桶1的前侧设置警示标志便于观察,在工作时,前侧起到主要的警示作用。前部围挡和侧部围挡均为框型,以降低围挡本身的重量,且便于观察注水桶1上的警示标志。为减轻围挡自重,围挡5为条钢材质,尤其是轻质条钢材质,围挡与底座6焊接。如图2中所示,后部围挡靠近前部围挡(或者是注水桶1)的一侧还设置有橡胶垫2,该橡胶垫2能够进一步增强缓冲防撞装置的缓冲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地,后部围挡远离前部围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挂钩4,该多个挂钩4设置于后部围挡上,当缓冲防撞装置需要运输时,将该挂钩4挂于货车车尾的挡板上即可。参照图3并结合图2所示,后部围挡优选为蜂窝复合板3,其蜂窝一侧可以与橡胶垫2直接接触。选择蜂窝复合板3,具有良好的强度与质量比,既能够满足高强度的要求,又能够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并且,独特的蜂窝夹芯结构提供了优异的缓冲性能,抗冲击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缓冲防撞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注水桶,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两组垫条,每组所述垫条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在两个所述垫条之间形成有用于叉车插入的叉车槽,所述底座上方还围绕设置有围挡,所述注水桶被所述围挡所围绕,所述注水桶上设置有警示标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注水桶,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两组垫条,每组所述垫条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在两个所述垫条之间形成有用于叉车插入的叉车槽,所述底座上方还围绕设置有围挡,所述注水桶被所述围挡所围绕,所述注水桶上设置有警示标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包括前部围挡、后部围挡以及连接于所述前部围挡和所述后部围挡之间的两个侧部围挡,所述前部围挡的高度低于所述后部围挡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围挡和所述侧部围挡均为框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围挡为蜂窝复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阳陆海忠王伟国范生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阳道智能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