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65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包括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汽蒸箱体,承重底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气孔、加热腔和第二导气孔,第一导气孔的顶部延伸至汽蒸箱体的内底壁连通,加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第二导气孔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承重底座的上表面。该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能够使得汽蒸箱体内的汽蒸一直保持烘干的温度,同时节能,能够有效的对汽蒸箱体内经过加热腔加热后的汽蒸进行循环泵出的效果,同时能够对正压气箱内进行加压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高温汽蒸在箱内布流通或直接对纺织布表面吹容易造成局部烘干不均匀或毁坏纺织布的问题。

An automatic circulating printing and dyeing steam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irculating printing and dyeing steam steam tank, including a load-bearing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bas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team steam box, and the inside of the bear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hole, a heating chamber and a second guide air hol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guide hole is extended to the inner bottom wall of the steam tank, and added to the inner bottom wall of the steam tank. The interior of the heat chamber is fixed and installed with electric heating wire. One end of the second air vent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uide pip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guide pipe runs through and extends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base. The auto circulating printing and dyeing steam steam tank can keep the steam in the steam tank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of the drying and save energy. It can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effect of circulating pump in the steam tank after heating through the heating chamber.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arry on the pressure effect on the positive pressure gas box,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Steam steaming in the box or blowing direct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textile cloth can cause partial drying or uneven cloth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
本技术涉及印染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
技术介绍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在印染工序中的汽蒸大多数都是直接将纺织布放入汽蒸箱内使用高温气体对其表面进行杀菌消毒烘干,但这样一直将纺织布连续处于高温下,虽然能够加快烘干的效率,但高温汽蒸在箱内布流通或直接对纺织布表面吹容易造成局部烘干不均匀或毁坏纺织布,所以需要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解决了高温汽蒸在箱内布流通或直接对纺织布表面吹容易造成局部烘干不均匀或毁坏纺织布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包括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汽蒸箱体,所述承重底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气孔、加热腔和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的顶部延伸至汽蒸箱体的内底壁连通,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所述第二导气孔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承重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汽蒸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电机和右电机,所述左电机和右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汽蒸箱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辊轴和右辊轴,所述汽蒸箱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感应杆,所述伸缩感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左辊轴和右辊轴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感应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杆和压力弹簧,所述顶杆的外表面与压力弹簧的内壁套接,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伸缩管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所述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均与压力弹簧的内壁套接,所述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均与左电机和右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循环气缸,所述循环气缸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珠,所述循环气缸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挡板槽和通气孔,所述挡板槽的内底壁与通气孔的顶部连通,所述挡板槽的内壁铰接有密封板,所述活塞的上表面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铰接有U型轴,所述U型轴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循环气缸的外部,所述循环气缸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气管,所述汽蒸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正压气箱,所述第二导气管的顶部与正压气箱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汽蒸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顶部与正压气箱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的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左喷嘴和右喷嘴。优选的,所述汽蒸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重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无级调节开关,所述无级调节开关与电加热丝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弹簧,所述弹力弹簧的顶部与密封珠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循环气缸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侧面与循环气缸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U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循环气缸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分别与U型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正压气箱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计和压力表,所述温度计和压力表的感应端均延伸至正压气箱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左喷嘴和右喷嘴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分别与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通过设置承重底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气孔、加热腔和第二导气孔,第一导气孔的顶部延伸至汽蒸箱体的内底壁连通,加热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第二导气孔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气管,达到了对汽蒸箱体内烘干后的汽蒸进行回收重新加热的效果,能够使得汽蒸箱体内的汽蒸一直保持烘干的温度,同时节能。(2)、该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通过设置左电机和右电机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汽蒸箱体的内部,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辊轴和右辊轴,能够有效的对纺织布进行往复来回汽蒸的效果,同时避免汽蒸连续对纺织布进行烘干而导致损坏纺织布的问题。(3)、该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通过设置汽蒸箱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管,伸缩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感应杆,伸缩感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左辊轴和右辊轴的表面滑动连接,伸缩感应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杆和压力弹簧,伸缩管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均与左电机和右电机电连接,达到了对左电机和右电机进行正反转控制的效果,当顶杆触碰到左行程开关时,左电机和右电机正转,当触杆触碰到右行程开关时,左电机和右电机反转,从而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4)、该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通过设置左喷嘴和右喷嘴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分别与左行程开关和右行程开关电连接,达到了对左喷嘴和右喷嘴进行启停的控制效果,当顶杆触碰到左行程开关时,左喷嘴关闭同时右喷嘴开启对纺织布进行汽蒸,当当触杆触碰到右行程开关时,左喷嘴开启同时右喷嘴关闭对纺织布进行汽蒸,同时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5)、该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通过设置第一导气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循环气缸,循环气缸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珠,循环气缸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挡板槽和通气孔,挡板槽的内底壁与通气孔的顶部连通,挡板槽的内壁铰接有密封板,活塞的上表面铰接有拉杆,拉杆的顶部铰接有U型轴,U型轴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循环气缸的外部,能够有效的对汽蒸箱体内经过加热腔加热后的汽蒸进行循环泵出的效果,同时能够对正压气箱内进行加压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高温汽蒸在箱内布流通或直接对纺织布表面吹容易造成局部烘干不均匀或毁坏纺织布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行程开关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右行程开关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循环气缸结构剖视图。图中:1承重底座、2汽蒸箱体、3第一导气孔、4加热腔、5第二导气孔、6电加热丝、7第一导气管、8安装底座、9左电机、10右电机、11转轴、12左辊轴、13右辊轴、14伸缩管、15伸缩感应杆、16第一轴承、17顶杆、18压力弹簧、19左行程开关、20右行程开关、21循环气缸、22密封珠、23活塞、24挡板槽、25通气孔、26密封板、27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包括承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汽蒸箱体(2),所述承重底座(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气孔(3)、加热腔(4)和第二导气孔(5),所述第一导气孔(3)的顶部延伸至汽蒸箱体(2)的内底壁连通,所述加热腔(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6),所述第二导气孔(5)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气管(7),所述第一导气管(7)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承重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汽蒸箱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8),所述安装底座(8)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电机(9)和右电机(10),所述左电机(9)和右电机(10)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汽蒸箱体(2)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辊轴(12)和右辊轴(13),所述汽蒸箱体(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管(14),所述伸缩管(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感应杆(15),所述伸缩感应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圈分别与左辊轴(12)和右辊轴(1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感应杆(1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杆(17)和压力弹簧(18),所述顶杆(17)的外表面与压力弹簧(18)的内壁套接,所述压力弹簧(18)的另一端与伸缩管(1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14)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行程开关(19)和右行程开关(20),所述左行程开关(19)和右行程开关(20)均与压力弹簧(18)的内壁套接,所述左行程开关(19)和右行程开关(20)均与左电机(9)和右电机(10)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7)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循环气缸(21),所述循环气缸(21)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珠(22),所述循环气缸(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23),所述活塞(23)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挡板槽(24)和通气孔(25),所述挡板槽(24)的内底壁与通气孔(25)的顶部连通,所述挡板槽(24)的内壁铰接有密封板(26),所述活塞(23)的上表面铰接有拉杆(27),所述拉杆(27)的顶部铰接有U型轴(28),所述U型轴(28)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循环气缸(21)的外部,所述循环气缸(2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导气管(29),所述汽蒸箱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正压气箱(30),所述第二导气管(29)的顶部与正压气箱(30)的内壁固定连通,所述汽蒸箱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31),所述第三导气管(31)的顶部与正压气箱(30)的内底壁固定连通,所述第三导气管(3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左喷嘴(32)和右喷嘴(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循环式印染汽蒸箱,包括承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汽蒸箱体(2),所述承重底座(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导气孔(3)、加热腔(4)和第二导气孔(5),所述第一导气孔(3)的顶部延伸至汽蒸箱体(2)的内底壁连通,所述加热腔(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6),所述第二导气孔(5)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一导气管(7),所述第一导气管(7)的顶部贯穿并延伸至承重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汽蒸箱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8),所述安装底座(8)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电机(9)和右电机(10),所述左电机(9)和右电机(10)的输出轴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汽蒸箱体(2)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辊轴(12)和右辊轴(13),所述汽蒸箱体(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管(14),所述伸缩管(1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伸缩感应杆(15),所述伸缩感应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圈分别与左辊轴(12)和右辊轴(1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感应杆(1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杆(17)和压力弹簧(18),所述顶杆(17)的外表面与压力弹簧(18)的内壁套接,所述压力弹簧(18)的另一端与伸缩管(1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14)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行程开关(19)和右行程开关(20),所述左行程开关(19)和右行程开关(20)均与压力弹簧(18)的内壁套接,所述左行程开关(19)和右行程开关(20)均与左电机(9)和右电机(10)电连接;所述第一导气管(7)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循环气缸(21),所述循环气缸(21)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密封珠(22),所述循环气缸(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23),所述活塞(23)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挡板槽(24)和通气孔(25),所述挡板槽(24)的内底壁与通气孔(25)的顶部连通,所述挡板槽(24)的内壁铰接有密封板(26),所述活塞(23)的上表面铰接有拉杆(27),所述拉杆(27)的顶部铰接有U型轴(28),所述U型轴(28)的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循环气缸(21)的外部,所述循环气缸(21)的顶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威吴利明盛建良胡迪隆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明宇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