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电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52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电絮凝装置。该管道电絮凝装置包括Y形连接管套、导电盖体、电解件和绝缘垫片。Y形连接管套内形成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还形成有相对进水通道倾斜设置的电絮凝通道。进水通道通过电絮凝通道与出水通道相连通,在Y形连接管套上至少电絮凝通道由导电材料制成。Y形连接管套上开设有连通进水通道的进水口、连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以及连通电絮凝通道的安装口,导电盖体安装在安装口上。电解件连接在导电盖体的底部,并通过导电盖体设置在电絮凝通道内,绝缘垫片安装在导电盖体和安装口之间。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省去了对废水的转运步骤,可以使得废水的处理更加经济高效。

Pipeline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for pipelines. The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of the pipeline includes Y shaped connecting sleeve, conductive cover, electrolytic parts and insulating gaskets. The inlet channel and water outlet channel are formed in the Y - shaped connection pipe, and the electric flocculation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let channel and the outlet channel. The inlet channe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let channel through the electric flocculation channel, and at least the electric flocculation channel is made of conductive material on the Y shaped connecting pipe sleeve. The Y shaped connecting pip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take port connected to the inlet channel, a water outlet of the connected water channel and the installation port of the connected electric flocculation channel, and the conductive cover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mouth. The electrolytic piec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d is arranged in the electric flocculation channel through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d the insulating gasket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d the installation port.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transportation steps of the waste water are omitted,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waste water is more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电絮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道电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废水末端处理方法之一是采用电絮凝工艺。传统的电絮凝工艺一般采用开放式电解槽加铁板换向电解的方式,电解后的废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上述的电絮凝工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管道和泵将废水输送到电解槽中,电解处理后再通过泵和管道将电解槽中的废水输送到下游设备中进行处理。这样的废水处理工艺设备,需要对废水进行较为多次设备间转运,废水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电絮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废水进行电絮凝工艺处理时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电絮凝装置,包括:Y形连接管套,Y形连接管套内形成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还形成有相对进水通道倾斜设置的电絮凝通道,进水通道通过电絮凝通道与出水通道相连通,Y形连接管套上开设有连通进水通道的进水口、连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以及连通电絮凝通道的安装口,在Y形连接管套上至少电絮凝通道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盖体,安装在安装口上;电解件,连接在导电盖体的底部,并通过导电盖体设置在电絮凝通道内;绝缘垫片,安装在导电盖体和安装口之间,导电盖体用于接阳极电源,电絮凝通道用于接阴极电源。进一步地,Y形连接管套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安装口与导电盖体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连接,螺栓组件和安装口以及导电盖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组件。进一步地,安装口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导电盖体上的与第一通孔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绝缘组件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螺栓组件穿过绝缘组件连接安装口与导电盖体。进一步地,绝缘组件包括绝缘筒和绝缘片,绝缘筒穿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上,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螺栓穿在绝缘筒内,螺栓的螺栓头和安装口或导电盖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片,螺母和导电盖体或安装口之间设置有绝缘片。进一步地,安装口处连接有下法兰,导电盖体包括上法兰,上法兰与下法兰通过螺栓组件连接。进一步地,电解件包括导电篮筐和设置在导电篮筐内用于电解用的金属块,导电篮筐上形成有网孔。进一步地,导电盖体上的与导电篮筐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投料口。进一步地,导电盖体还包括法兰盖,法兰盖可拆卸地安装投料口上。进一步地,法兰盖与上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进一步地,电絮凝通道的外部设置有阳极接电杆,导电盖体的顶部设置有阴极接电杆。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Y形连接管套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顺着废水的流通方向连接在管道上,并将电絮凝通道接阴极电源,将导电盖体接接阳极电源。使用时,管道内的废水会通过进水口流入进水通道内,再由进水通道流经电絮凝通道。当废水流经电絮凝通道时,电絮凝通道和其内部的电解件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废水发生电絮凝反应。之后,废水再由电絮凝通道流入出水通道,顺着出水口再流入管道内。这样,不需要再额外设置电解槽来容纳废水,也省去了对废水的转运步骤,可以使得废水的处理更加经济高效。同时,由于整个电絮凝通道作为阴极使用,电絮凝通道的内壁参与电解作为阳极的电解件,减小了额外设置阴极所需的体积,充分利用了Y形连接管套的容积。整个电絮凝通道的内壁都参与了电解,可以提高电能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管道电絮凝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管道电絮凝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Y形连接管套;11、进水通道;111、进水口;12、出水通道;121、出水口;13、电絮凝通道;131、安装口;14、下法兰;20、导电盖体;21、上法兰;211、投料口;22、法兰盖;23、密封垫圈;30、电解件;40、绝缘垫片;51、绝缘筒;52、绝缘片;61、螺栓;62、螺母。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管道电絮凝装置的实施例,该管道电絮凝装置包括Y形连接管套10、导电盖体20、电解件30和绝缘垫片40。Y形连接管套10内形成有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在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之间还形成有相对进水通道11倾斜设置的电絮凝通道13。进水通道11通过电絮凝通道13与出水通道12相连通,在Y形连接管套10上至少电絮凝通道13由导电材料制成。Y形连接管套10上开设有连通进水通道11的进水口111、连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121以及连通电絮凝通道13的安装口131,导电盖体20安装在安装口131上。电解件30连接在导电盖体20的底部,并通过导电盖体20设置在电絮凝通道13内。绝缘垫片40安装在导电盖体20和安装口131之间,导电盖体20用于接阳极电源,电絮凝通道13用于接阴极电源。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Y形连接管套10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21顺着废水的流通方向连接在管道上,并将电絮凝通道13接阴极电源,将导电盖体20接接阳极电源。使用时,管道内的废水会通过进水口111流入进水通道11内,再由进水通道11流经电絮凝通道13。当废水流经电絮凝通道13时,电絮凝通道13和其内部的电解件30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废水发生电絮凝反应。之后,废水再由电絮凝通道13流入出水通道12,顺着出水口121再流入管道内。这样,不需要再额外设置电解槽来容纳废水,也省去了对废水的转运步骤,可以使得废水的处理更加经济高效。同时,由于整个电絮凝通道13作为阴极使用,电絮凝通道13的内壁参与电解作为阳极的电解件30,减小了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管道电絮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Y形连接管套(10),所述Y形连接管套(10)内形成有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在所述进水通道(11)和所述出水通道(12)之间还形成有相对所述进水通道(11)倾斜设置的电絮凝通道(13),所述进水通道(11)通过所述电絮凝通道(13)与所述出水通道(12)相连通,所述Y形连接管套(10)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水通道(11)的进水口(111)、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121)以及连通所述电絮凝通道(13)的安装口(131),在所述Y形连接管套(10)上至少所述电絮凝通道(13)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盖体(20),安装在所述安装口(131)上;电解件(30),连接在所述导电盖体(20)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导电盖体(20)设置在所述电絮凝通道(13)内;绝缘垫片(40),安装在所述导电盖体(20)和所述安装口(131)之间,所述导电盖体(20)用于接阳极电源,所述电絮凝通道(13)用于接阴极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Y形连接管套(10),所述Y形连接管套(10)内形成有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在所述进水通道(11)和所述出水通道(12)之间还形成有相对所述进水通道(11)倾斜设置的电絮凝通道(13),所述进水通道(11)通过所述电絮凝通道(13)与所述出水通道(12)相连通,所述Y形连接管套(10)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水通道(11)的进水口(111)、连通所述出水通道的出水口(121)以及连通所述电絮凝通道(13)的安装口(131),在所述Y形连接管套(10)上至少所述电絮凝通道(13)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盖体(20),安装在所述安装口(131)上;电解件(30),连接在所述导电盖体(20)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导电盖体(20)设置在所述电絮凝通道(13)内;绝缘垫片(40),安装在所述导电盖体(20)和所述安装口(131)之间,所述导电盖体(20)用于接阳极电源,所述电絮凝通道(13)用于接阴极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连接管套(10)整体由导电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31)与所述导电盖体(20)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安装口(131)以及所述导电盖体(20)之间设置有绝缘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3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盖体(20)上的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绝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上,所述螺栓组件穿过所述绝缘组件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磊王霄刘苏宁秦丽娟李明川彭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