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527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絮凝装置。该电絮凝装置包括导电箱体、连接节、导电盖体、电解件和第一绝缘垫片。导电箱体内具有废水处理腔,导电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连接节可拆卸地连接在开口上。连接节内形成有与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连通腔,连接节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导电盖体安装在安装口上。电解件连接在导电盖体的底部,并通过导电盖体设置在连通腔和废水处理腔内。第一绝缘垫片安装在导电盖体和连接节之间,保证导电盖体和连接节之间的绝缘性能。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减小了在废水处理腔内额外设置阴极所需的体积,充分利用了导电箱体的容积。另外,整个废水处理腔的内壁都参与了电解,提高了电能效率。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The electric floccul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conductive box body, a connecting section, a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 electrolytic part and a first insulating gasket. The inside of the conductiv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waste water treatment chamber, and the top of the conductiv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the connecting section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opening. The connecting section is formed with a communicating cavity connected with the waste water treatment chamber, and the top part of the connecting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ort, and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installation port. The electrolysis piece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ommunicating cavity and the waste water treatment cavity through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The first insulating gasket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joint to ensure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conductive cover body and the connecting joint. By apply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volume needed for setting the cathode in the waste water treatment chamber is reduced, and the volume of the conductive box body is fully utilized. In additi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entire waste water treatment chamber is involved in electrolysis, which improves the pow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絮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废水末端处理方法之一是采用电絮凝工艺。传统的电絮凝工艺一般采用开放式电解槽加铁板换向电解的方式,电解后的废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上述的电絮凝工艺在使用时,电解效率受限于铁板的面积,电解效率低。另外,电解出的阳离子不易排出,容易附着在阳极上被继续氧化,失去效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絮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絮凝装置电解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絮凝装置,包括:导电箱体,所述导电箱体内具有废水处理腔,所述导电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连接节,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开口上,所述连接节内形成有与所述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连通腔,所述连接节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导电盖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电解件,连接在所述导电盖体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导电盖体设置在所述连通腔和所述废水处理腔内;第一绝缘垫片,安装在所述导电盖体和所述连接节之间,所述导电盖体用于接阳极电源,所述导电箱体用于接阴极电源。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连接节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的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第二绝缘垫片,所述第二绝缘垫片安装在所述连接节和所述导电箱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箱体与所述连接节之间以及所述连接节与所述导电盖体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导电箱体与所述连接节之间以及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连接节与所述导电盖体之间设置有绝缘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箱体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节的下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节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电盖体上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绝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上,所述螺栓组件穿过所述绝缘组件连接所述导电箱体与所述连接节以及所述连接节与所述导电盖体。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绝缘筒和绝缘片,所述绝缘筒穿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上,所述螺栓组件穿过所述绝缘筒连接所述导电箱体与所述连接节以及所述连接节与所述导电盖体,所述绝缘片设置在所述螺栓组件与所述连接节的下部的顶面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导电箱体的底面之间,所述绝缘片还设置在所述螺栓组件与所述导电盖体的顶面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连接节的上部的底面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栓穿在所述绝缘筒内,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和所述导电箱体或所述连接节或所述导电盖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片,所述螺母和所述导电盖体或所述连接节或所述导电箱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片。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箱体与所述连接节之间和/或所述连接节与所述导电盖体之间通过法兰结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隔离垫,所述隔离垫设置在所述电解件和所述废水处理腔的底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箱体上设置有阴极接电杆,所述导电盖体上设置有阳极接电杆。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导电盖体接阳极电源,导电箱体接阴极电源,整个导电箱体作为阴极使用,导电盖体给电解件通电将其作为阳极电解使用。由于整个导电箱体作为阴极使用,废水处理腔的内壁参与电解作为阳极的电解件,减小了在废水处理腔内额外设置阴极所需的体积,充分利用了导电箱体的容积。另外,整个废水处理腔的内壁都参与了电解,提高了电能效率。通过连接节可以改变电絮凝装置的高度,进而改变电絮凝装置处理废水的容量。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絮凝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导电箱体;11、进水口;12、阴极接电杆;20、导电盖体;21、阳极接电杆;30、电解件;40、第一绝缘垫片;51、绝缘筒;52、绝缘片;61、螺栓;62、螺母;70、隔离垫;80、连接节;81、出水口;90、第二绝缘垫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电絮凝装置的实施例,该电絮凝装置包括导电箱体10、连接节80、导电盖体20、电解件30和第一绝缘垫片40。导电箱体10内具有废水处理腔,导电箱体10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连接节80可拆卸地连接在开口上。连接节80内形成有与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连通腔,连接节8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导电盖体20安装在安装口上。电解件30连接在导电盖体20的底部,并通过导电盖体20设置在连通腔和废水处理腔内。第一绝缘垫片40安装在导电盖体20和连接节80之间,保证导电盖体20和连接节80之间的绝缘性能。使用时,导电盖体20用于接阳极电源,导电箱体10用于接阴极电源。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导电盖体20接阳极电源,导电箱体10接阴极电源,整个导电箱体10作为阴极使用,导电盖体20给电解件30通电将其作为阳极电解使用。由于整个导电箱体10作为阴极使用,废水处理腔的内壁参与电解作为阳极的电解件30,减小了在废水处理腔内额外设置阴极所需的体积,充分利用了导电箱体10的容积。另外,整个废水处理腔的内壁都参与了电解,提高了电能效率。通过连接节80可以改变电絮凝装置的高度,进而改变电絮凝装置处理废水的容量。当电解件30消耗后,更换导电盖体20下连接的电解件30即可。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电箱体10和连接节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絮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箱体(10),所述导电箱体(10)内具有废水处理腔,所述导电箱体(10)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连接节(8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开口上,所述连接节(80)内形成有与所述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连通腔,所述连接节(8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导电盖体(20),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电解件(30),连接在所述导电盖体(20)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导电盖体(20)设置在所述连通腔和所述废水处理腔内;第一绝缘垫片(40),安装在所述导电盖体(20)和所述连接节(80)之间,所述导电盖体(20)用于接阳极电源,所述导电箱体(10)用于接阴极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箱体(10),所述导电箱体(10)内具有废水处理腔,所述导电箱体(10)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连接节(8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开口上,所述连接节(80)内形成有与所述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连通腔,所述连接节(8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导电盖体(20),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上;电解件(30),连接在所述导电盖体(20)的底部,并通过所述导电盖体(20)设置在所述连通腔和所述废水处理腔内;第一绝缘垫片(40),安装在所述导电盖体(20)和所述连接节(80)之间,所述导电盖体(20)用于接阳极电源,所述导电箱体(10)用于接阴极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箱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废水处理腔相连通的进水口(11),所述连接节(80)上设置有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的出水口(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装置还包括第二绝缘垫片(90),所述第二绝缘垫片(90)安装在所述连接节(80)和所述导电箱体(1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箱体(10)与所述连接节(80)之间以及所述连接节(80)与所述导电盖体(20)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导电箱体(10)与所述连接节(80)之间以及所述螺栓组件和所述连接节(80)与所述导电盖体(20)之间设置有绝缘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箱体(10)的上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节(80)的下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节(80)的上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导电盖体(20)上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对应地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绝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磊王霄刘苏宁孙文亮秦丽娟彭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