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19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其包括有整流桥D2、变压器LL、PWM开关芯片U2、单片机U3和MOS管D7,其中,整流桥D2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后传输至变压器LL副边,在变压器LL的副边输出对应的DC直流电压信号,同时给副边的单片机U3上电,所述单片机U3采集电池夹子两端的电压,判断是否夹到电池端,如果正常连接,则通过单片机U3的管脚控制副边MOS管D7给电池上电,开始充电过程,同时PWM开关芯片U2根据电池上电压的和电流的变化来调整变压器的输出,若出现异常情况,则进入自动保护状态,关闭变压器输出电压而停止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为铅酸蓄电池进行充电,还能自动检测电池状况,进而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A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battery charging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rectifier bridge D2, a transformer LL, a PWM switch chip U2,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U3 and a MOS tube D7, in which the rectifier bridge D2 transfers the AC voltage to the auxiliary side of the transformer and outputs a corresponding DC DC voltage signal at the side side of the transformer LL, and the pair is given at the same time. The single chip U3 on the side is on electricity. The MCU U3 collects the voltage at both ends of the battery clamp to judge whether it is clamped to the battery end. If it is connected properly, the charge process is started by the MOS tube D7 of the single chip U3, which controls the battery on the side, and the PWM switch chip U2 adjusts the voltage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on the battery. If the abnormal output occurs, the output of the device will enter the automatic protection state and turn off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transformer and stop charg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charge the lead-acid battery, but also automatically detect the battery condi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charging efficiency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电瓶亏电会造成电瓶硫化,如果发生严重亏电,甚至会造成电瓶报废。目前针对这种亏电状况大多数车主选择将车经常驾驶,通过车的发动机向电瓶充电,但是往往很多情况是充不满,电池的亏电状况影响充电时间,如果亏电比较严重,还需要开车在外面跑几个小时才能是电池充满。还有些车主会使用快速充电器对电池充电。快速充电器虽然充电时间短,可在十几分钟就可充70%-80%的电,虽然能充满,但是充电电流大,往往无法有效控制过电流充电(充电电流过大)。造成蓄电池处于“瞬时过电流充电”和“瞬时过电压充电”状态,蓄电池可供使用电量下降甚至损坏蓄电池。过电流充电会导致蓄电池极板弯曲,活性物质脱落,造成蓄电池供电容量下降,严重时会损坏蓄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为铅酸蓄电池进行充电,并能自动检测电池状况,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可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其包括有整流桥D2、变压器LL、PWM开关芯片U2、单片机U3、MOS管D7、NPN管Q1和PNP管Q2,所述整流桥D2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D2输出的电压为PWM开关芯片U2供电,所述PWM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PWM开关芯片U2用于输出PWM电压信号并加载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变压器LL包括有第一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于MOS管D7的一端,所述MOS管D7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于电池夹子的正极,电池夹子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5是肖特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7和电阻R19接地,所述电阻R17与电阻R19连接点的电压传输至单片机U3,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还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6和电阻R13而连接于单片机U3,所述单片机U3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NPN管Q1的基极,所述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而连接于PNP管Q2的基极,所述PNP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PNP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MOS管D7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U3用于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导通,所述单片机U3通过电阻R17与电阻R19采集电池夹子正极的电信号,并且当电池夹子正极的电信号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片机U3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低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关断。优选地,还包括有共模电感T2,所述共模电感T2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所述共模电感T2的输出端连接于整流桥D2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整流桥D2的输出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电感L3、电阻R7和电阻R8而连接于PWM开关芯片U2的电源端。优选地,所述变压器LL包括有第二副边绕组,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副边绕组的另一端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33和电阻R18接地,所述电阻R33与电阻R18连接点的电压传输至PWM开关芯片U2的反馈端。优选地,所述第二副边绕组与电阻R33连接点的电压传输至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于PWM开关芯片U2的供电端。优选地,所述PWM开关芯片U2的芯片型号为SF5928SDP。优选地,所述PWM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二极管D10的阳极和所述原边绕组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电解电容C21的正极,所述电解电容C21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0的阴极通过电阻R22连接于电解电容C2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0的阴极还通过依次串联的电容C10和电阻R4而连接于电解电容C21的正极。优选地,还包括有稳压器U1,所述稳压器U1是7805稳压器,所述二极管D9阴极的电压传输至稳压器U1的输入端,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用于输出+5V供电电压至单片机U3的电源端。优选地,还包括有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1而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稳压器U1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单片机U3的芯片型号是STM32F103C8T6。本技术公开的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其接入的AC交流信号通过整流桥D2完成整流,并通过大电容滤波输入变压器LL副边,在变压器LL的副边输出对应的DC直流电压信号,同时给副边的单片机U3上电,所述单片机U3采集电池夹子两端的电压,判断是否夹到电池端,如果正常连接,则通过单片机U3的管脚控制副边MOS管D7给电池上电,开始充电过程,此时,位于变压器LL原边的PWM开关芯片U2,会根据电池上电压的和电流的变化来调整变压器的输出,进行软启动、恒流、恒压、浮充的正常充电过程,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输出电压低于或者高于其内部的保护范围,则电路会自动保护,关闭变压器输出电压而停止充电。同时,变压器LL副边的单片机U3会对夹子的反接、短路状态进行保护并控制灯光闪烁。此外,本技术基于上述电路结构,可以为6V和12V两种铅酸蓄电池进行充电,进而满足应用需求。由此可见,本技术不仅能够为铅酸蓄电池进行充电,还能自动检测电池状况,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进而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的局部原理图一。图2为本技术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的局部原理图二。图3为本技术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的局部原理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整流桥D2、变压器LL、PWM开关芯片U2、单片机U3、MOS管D7、NPN管Q1和PNP管Q2,所述整流桥D2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D2输出的电压为PWM开关芯片U2供电,所述PWM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PWM开关芯片U2用于输出PWM电压信号并加载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变压器LL包括有第一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于MOS管D7的一端,所述MOS管D7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于电池夹子的正极,电池夹子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5是肖特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7和电阻R19接地,所述电阻R17与电阻R19连接点的电压传输至单片机U3,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还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6和电阻R13而连接于单片机U3,所述单片机U3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NPN管Q1的基极,所述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而连接于PNP管Q2的基极,所述PNP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PNP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MOS管D7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U3用于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导通,所述单片机U3通过电阻R17与电阻R19采集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流桥D2、变压器LL、PWM开关芯片U2、单片机U3、MOS管D7、NPN管Q1和PNP管Q2,所述整流桥D2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D2输出的电压为PWM开关芯片U2供电,所述PWM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PWM开关芯片U2用于输出PWM电压信号并加载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变压器LL包括有第一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于MOS管D7的一端,所述MOS管D7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于电池夹子的正极,电池夹子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5是肖特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7和电阻R19接地,所述电阻R17与电阻R19连接点的电压传输至单片机U3,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还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6和电阻R13而连接于单片机U3,所述单片机U3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NPN管Q1的基极,所述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而连接于PNP管Q2的基极,所述PNP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PNP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MOS管D7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U3用于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导通,所述单片机U3通过电阻R17与电阻R19采集电池夹子正极的电信号,并且当电池夹子正极的电信号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片机U3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低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关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整流桥D2、变压器LL、PWM开关芯片U2、单片机U3、MOS管D7、NPN管Q1和PNP管Q2,所述整流桥D2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所述整流桥D2输出的电压为PWM开关芯片U2供电,所述PWM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PWM开关芯片U2用于输出PWM电压信号并加载于变压器LL的原边绕组,所述变压器LL包括有第一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于MOS管D7的一端,所述MOS管D7的另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5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于电池夹子的正极,电池夹子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5是肖特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7和电阻R19接地,所述电阻R17与电阻R19连接点的电压传输至单片机U3,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还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6和电阻R13而连接于单片机U3,所述单片机U3输出的电信号传输至NPN管Q1的基极,所述NPN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NPN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而连接于PNP管Q2的基极,所述PNP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阴极,所述PNP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MOS管D7的控制端,所述单片机U3用于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高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导通,所述单片机U3通过电阻R17与电阻R19采集电池夹子正极的电信号,并且当电池夹子正极的电信号达到预设值时,所述单片机U3向NPN管Q1的基极输出低电平信号而令所述MOS管D7关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共模电感T2,所述共模电感T2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所述共模电感T2的输出端连接于整流桥D2的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术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励骏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