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8825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所述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杆、支架、油缸、倒角机和进给装置,所述倒角机包括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所述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侧,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倒角机的一侧,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二倒角机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一倒角机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轻工人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Double head chamfering device for copper tube of crystalliz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head chamfering device for a crystallizer copper tube. The copper pipe double head chamfering device includes a frame, a support rod, a support, an oil cylinder, a chamfering machine, and a feed device on the frame. The chamfering machine includes a first chamfering machine and a second chamfering machine. The first chamfering machine and the second chamfering machine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feed device package is carried out. The first feed devic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chamfering machine, the second feed device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hamfering machine,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unting slot and a second mounting slot, the first mounting slot is set at the first feed device and the second feed device. Second between the chamfering machine, the second mounting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feed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chamfer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en the burden of workers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管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是分开对铜管的两个端面进行倒角的,即先将铜管的一端进行倒角,等到该端部完成后在将其掉头对另一端进行倒角。此种方式增加了工人的负担,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该装置使得铜管两端的倒角工序一次性完成,大大降低工人的负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杆、支架、油缸、倒角机和进给装置,所述倒角机包括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所述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的轴心和所述第二倒角机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进给装置的轴心和所述第一倒角机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二倒角机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一倒角机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油缸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油缸设有两个并且所述两个油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面,所述油缸上连接有L型推板。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斜面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正上方,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液压缸、压板和橡胶垫,所述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方并与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固定在所述压板的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上设有多个缺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压板的容置槽。进一步地,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立杆、气缸和推块,所述立杆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立杆上并与所述推块固定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先将铜管放在第一安装槽内,然后由第一进给装置将铜管的推送至第二倒角机处进行倒角,该端部倒角完成后,由油缸将该铜管从第一安装槽中顶出,之后铜管就会顺着第一斜面滑落至第二安装槽内,然后在进行另一端的倒角,这样就不需要人工进行转换了,铜管两端可以在本技术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与此同时,第一安装槽内就开始对另外一根进行倒角,这样可以持续不断地加工铜管,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工人只需进行加料工作,大大减少了工人的负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架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机架,2为支撑杆,21为第一安装槽,22为第二安装槽,23为第一斜面,24为第二斜面,3为支架,4为油缸,5为第一倒角机,6为第二倒角机,7为第一进给装置,8为第二进给装置,9为推板,10为出料口,11为液压缸,12为压板,13为橡胶垫,14为缺口,15为容置槽,16为立杆,17为气缸,18为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杆2、支架3、油缸4、倒角机和进给装置,所述倒角机包括第一倒角机5和第二倒角机6,所述第一倒角机5和所述第二倒角机6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2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装置7和第二进给装置8,所述第一进给装置7设置于所述第一倒角机5的一侧,所述第二进给装置8设置于所述第二倒角机6的一侧,所述第一进给装置7的轴心和所述第二倒角机6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进给装置8的轴心和所述第一倒角机5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两个倒角机和两个进给装置交错设置,两个倒角机就可以分开对铜管的端部进行倒角,进给装置用于将铜管推向倒角机,保证倒角的精度和效果,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21和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一安装槽21设置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7和所述第二倒角机6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22设置于所述第二进给装置8和所述第一倒角机5之间,铜管放在安装槽内后,该铜管的轴心就与进给装置的轴心和倒角机的轴心一致,保证倒角的精度,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24,所述第一斜面2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2之间,所述第二斜面23位于第二安装槽23的一侧,所述油缸4倾斜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油缸4设有两个并且所述两个油缸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侧面,所述油缸4上连接有L型推板9,油缸4用于将铜管从安装槽内顶出并顺着斜面滑落。所述机架1上设有出料口10,所述出料口10设置于第二斜面23的侧面,这样加工好的铜管就会顺着第二斜面23滑落至出料口10,实现自动收料,减轻工人的负担。所述支架3上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2的正上方,所述压紧装置包括液压缸11、压板12和橡胶垫13,所述液压缸11安装在所述支架3的顶部,所述压板12设置在所述支架3的下方并与所述液压缸11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13固定在所述压板12的底面上,通过压板12将铜管紧固在安装槽内,防止松动,便于倒角机对铜管进行倒角,保证加工精度,所述橡胶垫13上设有多个缺口14,可以防止铜管发生抖动,从而影响到倒角精度。所述第一安装槽21和第二安装槽22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压板12的容置槽15,这样可以更好将铜管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立杆16、气缸17和推块18,所述立杆16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气缸17安装在所述立杆16上并与所述推块18固定连接,当铜管放在安装槽内后,通过气缸17推动推块18,使得推块18将铜管推至倒角机处,以便于倒角工作。工作原理:首先放一根铜管在第一安装槽21内,由第一进给装置7将该铜管推至第二倒角机6处,此时第二倒角机6对该端部倒角,然后由油缸4将该铜管从第一安装槽21内顶出,并顺着第一斜面23滑落至第二安装槽22内,此时第一安装槽21内又新加一个铜管,工序如上;然后第二进给装置8将第二安装槽23内的铜管推至第一倒角机5处进行另一端倒角,完成后再由油缸4将该铜管从第二安装槽23内顶出并顺着第二斜面24滑落至出料口10,此时,第一安装槽21内的铜管进入第二安装槽22,而第一安装槽21内再次新加一根铜管,如此反复,加工效率大大提升。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杆、支架、油缸、倒角机和进给装置,所述倒角机包括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所述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的轴心和所述第二倒角机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进给装置的轴心和所述第一倒角机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二倒角机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一倒角机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油缸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油缸设有两个并且所述两个油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面,所述油缸上连接有L型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器铜管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杆、支架、油缸、倒角机和进给装置,所述倒角机包括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所述第一倒角机和第二倒角机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相对两侧,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第一进给装置和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二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倒角机的一侧,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的轴心和所述第二倒角机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进给装置的轴心和所述第一倒角机的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二倒角机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和所述第一倒角机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斜面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一侧,所述油缸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油缸设有两个并且所述两个油缸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纯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长虹结晶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