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523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雾吸收塔,包括吸收塔、进口、水箱、出口、循环管、支架、兜网、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上水管、水泵、吸附网、油层、水层、滴管、喷管、喷头、吸管、电动伸缩杆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吸收塔内部设置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并且在两个吸附层内部均安装喷管与喷头,喷管与上水管相连接,上水管底部连接水泵,水泵底部的吸管导入吸收塔底部的水箱内部,利用水泵将干净的水喷洒进入吸收塔内部,酸雾中的污染物在与水接触过程中由水吸收,并且两层吸附层进行两次吸附,确保酸雾吸收效果,而喷头喷出的水从塔内滴入塔底的水箱内部,利用水泵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An acid mist absorption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cid mist absorption tower, which includes an absorption tower, an inlet, a water tank, an outlet, a circulation tube, a support, a pocket net, a first adsorption layer, a second adsorption layer, a water pipe, a pump, an adsorption net, an oil layer, a water layer, a drip pipe, a nozzle, a nozzle, a suction pipe, an electric extension rod and a moto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first adsorption layer and the second adsorption layer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absorption tower, and the nozzle and the sprinkler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two adsorption layers, the nozz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water pipe,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water pipe, the suction pipe at the bottom of the pump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ank bottom in the bottom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and the water pump will dry by the water pump. The net water spray enters the inner of the absorption tower. The pollutants in the acid fog are absorbed by the water during the contact with the water, and the adsorption layer of the two layer is adsorbed for two times to ensure the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acid mist, and the sprinkler water is dripped from the tower to the tank bottom, and the water is utilized by the wate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雾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酸雾吸收
,尤其涉及一种酸雾吸收塔。
技术介绍
酸雾吸收塔又叫:酸性气体净化塔、酸雾净化塔、废气净化塔,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设备阻力低,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可以合理有效的净化酸雾中的有害气体,主要用于稀土酸溶工艺中稀土氧化物制备过程汇总的废酸处理,而稀土酸溶工艺是指提纯稀土,加入浓酸,稀土和其它杂质都溶解在酸中,通过调节pH值,可以使一些杂质元素变为沉淀,留在滤渣中,而浸出液中得到更纯的稀土氯化物。现有的酸雾净化塔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缺陷,在酸雾吸收过程中容易出现有害气体泄漏的情况,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酸雾净化效率不高,净化程度不足,使用较为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酸雾吸收塔在吸收过程中容易出现有害气体泄漏的情况,净化效率不高,净化程度不足,使用较为费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雾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和水箱,所述吸收塔底部安装水箱,且所述吸收塔底部外壁上设置进口,所述吸收塔顶部设置出口,所述出口下方设置第一吸附层,所述第一吸附层底部设置第二吸附层,所述第一吸附层顶部安装兜网,且所述第一吸附层与所述第二吸附层底部均安装吸附网,所述吸附网底部连接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安装电机,所述吸收塔外壁上设置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循环管,所述循环管顶端通入所述出口的底部,且所述循环管的底部通入所述第二吸附层的内部,所述吸收塔侧壁上安装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上连接两根喷管,两根所述喷管底部均连接若干个喷头,其中一根所述喷管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层内部,另一根所述喷管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层内部,所述上水管顶部连接滴管,所述滴管延伸到进口的底部,所述上水管底部连接水泵,所述水泵底部安装吸管,所述吸管连接到所述水箱内部,所述水箱内部最底层设置水层,所述水层上方设置油层。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吸收塔外壁上。优选的,所述上水管顶部连接的滴管贴附着兜网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内部的吸附网面积均与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的横截面积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电机的传动轴相连接,且吸附网通过电动伸缩杆与吸收塔内壁之间呈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水泵底部的吸管延伸到所述水箱内部水层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部的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将吸收塔等间距的划分为三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酸雾吸收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酸雾吸收塔,通过在吸收塔内部设置第一吸附层与第二吸附层,并且在两个吸附层内部均安装喷管与喷头,喷管与上水管相连接,上水管底部连接水泵,水泵底部的吸管导入吸收塔底部的水箱内部,利用水泵将干净的水喷洒进入吸收塔内部,酸雾中的污染物在与水接触过程中由水吸收,并且两层吸附层进行两次吸附,确保酸雾吸收效果,而喷头喷出的水从塔内滴入塔底的水箱内部,利用水泵实现水的循环利用。2、该酸雾吸收塔,通过通过在水箱内添加密度比水小的油层,在酸雾处理过程中,上层的油作为油封剂,将已被水吸收的易挥发有机废气与外界隔绝,避免泄露。3、通过在两个吸附层内部均安装吸附网,并且吸附网底部安装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由电机驱动来带动吸附网在塔内上下活动,使得塔内流通的酸雾被吸附网上的水珠充分吸收,从而有效提升净化吸收效果。通过在塔顶的出口下方安装与上水管相连接的滴管,滴管底部安装兜网,利用上水管不断滴入的水滴在兜网上形成水泡,上升需要排出的气体需顶破水泡后才能排出。4、通过在出口与第二吸附层之间连接一个循环管,在酸雾吸收过程中,密封出口,酸雾在塔底与塔顶之间来回循环过滤,从而有效提升酸雾吸收、净化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塔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塔的上水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酸雾吸收塔的吸附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收塔,2、进口,3、水箱,4、出口,5、循环管,6、支架,7、兜网,8、第一吸附层,9、第二吸附层,10、上水管,11、水泵,12、吸附网,13、油层,14、水层,15、滴管,16、喷管,17、喷头,18、吸管,19、电动伸缩杆,2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酸雾吸收塔,包括吸收塔1和水箱3,吸收塔1底部安装水箱3,且吸收塔1底部外壁上设置进口2,吸收塔1顶部设置出口4,出口4下方设置第一吸附层8,第一吸附层8底部设置第二吸附层9,第一吸附层8顶部安装兜网7,且第一吸附层8与第二吸附层9底部均安装吸附网12,吸附网12底部连接电动伸缩杆19,电动伸缩杆19底部安装电机20,吸收塔1外壁上设置支架6,支架6上安装循环管5,循环管5顶端通入出口4的底部,且循环管5的底部通入第二吸附层9的内部,吸收塔1侧壁上安装上水管10,上水管10上连接两根喷管16,两根喷管16底部均连接若干个喷头17,其中一根喷管16延伸进入第一吸附层8内部,另一根喷管16延伸进入第二吸附层9内部,上水管10顶部连接滴管15,滴管15延伸到进口2的底部,上水管10底部连接水泵11,水泵11底部安装吸管18,吸管18连接到水箱3内部,水箱3内部最底层设置水层14,水层14上方设置油层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循环管5通过支架6固定安装在吸收塔1外壁上,使得循环管5在气体流通时仍能够保证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上水管10顶部连接的滴管15贴附着兜网7设置,使得滴管15低落的水滴缓慢滑入兜网7内部,并且能够与兜网7的网孔之间形成水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吸附层8与第二吸附层9内部的吸附网12面积均与第一吸附层8与第二吸附层9的横截面积相匹配,使得吸附网12能够利用滴落在其上的水珠较为全面的吸附酸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电动伸缩杆19与电机20的传动轴相连接,且吸附网12通过电动伸缩杆19与吸收塔1内壁之间呈活动连接,使得吸附网12能够在吸收塔1内部充分的吸收酸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水泵11底部的吸管18延伸到水箱3内部水层14的底部,使吸管18在吸水时能够避免将油层13内部的油带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吸收塔1内部的第一吸附层8与第二吸附层9将吸收塔1等间距的划分为三部分,使酸雾在流通时能够被等间距设置的两个喷管16下方的喷头17进行两次处理,从而提升处理效果。本技术中,当吸收塔1在使用时,两个吸附层内部均安装喷管16与喷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酸雾吸收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雾吸收塔,包括吸收塔(1)和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底部安装水箱(3),且所述吸收塔(1)底部外壁上设置进口(2),所述吸收塔(1)顶部设置出口(4),所述出口(4)下方设置第一吸附层(8),所述第一吸附层(8)底部设置第二吸附层(9),所述第一吸附层(8)顶部安装兜网(7),且所述第一吸附层(8)与所述第二吸附层(9)底部均安装吸附网(12),所述吸附网(12)底部连接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底部安装电机(20),所述吸收塔(1)外壁上设置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装循环管(5),所述循环管(5)顶端通入所述出口(4)的底部,且所述循环管(5)的底部通入所述第二吸附层(9)的内部,所述吸收塔(1)侧壁上安装上水管(10),所述上水管(10)上连接两根喷管(16),两根所述喷管(16)底部均连接若干个喷头(17),其中一根所述喷管(16)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层(8)内部,另一根所述喷管(16)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层(9)内部,所述上水管(10)顶部连接滴管(15),所述滴管(15)延伸到进口(2)的底部,所述上水管(10)底部连接水泵(11),所述水泵(11)底部安装吸管(18),所述吸管(18)连接到所述水箱(3)内部,所述水箱(3)内部最底层设置水层(14),所述水层(14)上方设置油层(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雾吸收塔,包括吸收塔(1)和水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底部安装水箱(3),且所述吸收塔(1)底部外壁上设置进口(2),所述吸收塔(1)顶部设置出口(4),所述出口(4)下方设置第一吸附层(8),所述第一吸附层(8)底部设置第二吸附层(9),所述第一吸附层(8)顶部安装兜网(7),且所述第一吸附层(8)与所述第二吸附层(9)底部均安装吸附网(12),所述吸附网(12)底部连接电动伸缩杆(19),所述电动伸缩杆(19)底部安装电机(20),所述吸收塔(1)外壁上设置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装循环管(5),所述循环管(5)顶端通入所述出口(4)的底部,且所述循环管(5)的底部通入所述第二吸附层(9)的内部,所述吸收塔(1)侧壁上安装上水管(10),所述上水管(10)上连接两根喷管(16),两根所述喷管(16)底部均连接若干个喷头(17),其中一根所述喷管(16)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吸附层(8)内部,另一根所述喷管(16)延伸进入所述第二吸附层(9)内部,所述上水管(10)顶部连接滴管(15),所述滴管(15)延伸到进口(2)的底部,所述上水管(10)底部连接水泵(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松张善琦梁斌陈禹斌蒙佶邱云梅
申请(专利权)人: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