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15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育苗床,包括苗床和半球形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半球形的内芯和能够在内芯上表面滑动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柱;所述苗床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设置在支撑块底端、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外壳上。本申请中的内芯和外壳之间活动连接,只需要根据作物对光照的喜好和阳光照射的角度,将定位柱与苗床所对应的支撑块固定,然后通过调节外壳的位置将外壳上的苗床调整到指定位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Active nursery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ctive nursery bed, including a seedbed and a hemispherical base. The base comprises a hemispherical inner core and a shell that can slide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core. Th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more than two positioning columns; the bottom end of the be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block, and the support block is set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block. The positioning holes adapted to the positioning post are installed on the outer shell.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inner core and the outer shell are connected. It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position column to the supporting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bed, and then adjust the seedling bed on the shell to the specified position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动育苗床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具体涉及活动育苗床。
技术介绍
活动育苗床在农业领域应用繁多,一些特殊的作物会对光照等的要求较高,对于喜光的作物要尽量提高光照的时间以及尽量保持阳光直射以获得最大的光照强度,因此一种方便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的苗床更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育苗床,解决现有苗床需要分别调节每个苗床受到阳光照射的角度以调节作物光照强度,所消耗的人力较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育苗床,包括苗床和半球形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半球形的内芯和能够在内芯上表面滑动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柱;所述苗床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设置在支撑块底端、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外壳上。本申请的活动育苗床使用时,种子播撒在苗床内的土壤中,然后将苗床安装在定位柱上,然后调节外壳使其沿内芯的上表面滑动到指定位置,苗床安装的位置不同,其与地面、与阳光之间的角度也就不同,从而调节作物接收的阳光照射的强度。作为优选的,所述内芯上表面呈弧形且设置有滑轨,所述外壳沿滑轨移动且所述滑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块。外壳能够沿滑轨在内芯的上表面滑动,为了防止外壳在重力等的作用下,在人工控制之外自发的发生位置的移动,在外壳上设置多个定位块,为了克服定位块的阻力需要稍用力才能使外壳发生滑动,所以能够避免外壳自发的移动。作为优选的,所述苗床的底面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处设置有渗透膜。给作物浇水时,如果浇水过多,水积累在苗床内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所以需要一个排水孔,将多余的水分导出来,免除其对种苗的影响,在水流出活动育苗床的过程中,一些可溶于水的营养成分也会跟随多余的水分离开苗床,这样会使苗床中的营养流失,影响种子的生长,因此在渗水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渗透膜,只能透过水,可以保留大多数的营养成分。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沿周向的定位环,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环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环和定位槽的配合使得苗床和底座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分开,防止苗床以外脱离底座。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断面呈梯形。当调节苗床角度时,可能会需要将苗床放置在地上或其他地方,此时为了苗床能够稳定的支撑在平面上,将支撑块设计成下大上小的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末端设置有十字形的定位棱,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棱的位置和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棱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防止苗床以定位柱为轴发生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内芯与一个轴承的外圈固定,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地面或支架上。通过轴承使内芯以通过圆心的直径为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苗床发生转动,将苗床与阳光之间的夹角调节到任意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内芯和外壳之间活动连接,只需要根据作物对光照的喜好和阳光照射的角度,将定位柱与苗床所对应的支撑块固定,然后通过调节外壳的位置将外壳上的苗床调整到指定位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外壳能够沿滑轨在内芯的上表面滑动,为了防止外壳在重力等的作用下,在人工控制之外自发的发生位置的移动,在外壳上设置多个定位块,为了克服定位块的阻力需要稍用力才能使外壳发生滑动,所以能够避免外壳自发的移动。定位棱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防止苗床以定位柱为轴发生转动。通过轴承以及外壳与内壳之间的滑动,能够将苗床与阳光之间的夹角调整到任意角度,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育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柱和支撑块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动育苗床,包括苗床1和半球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半球形的内芯21和能够在内芯21上表面滑动的外壳22,所述外壳2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柱221;所述苗床1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通过设置在支撑块11底端、与定位柱221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外壳22上。本申请的活动育苗床使用时,种子播撒在苗床1内的土壤中,然后将苗床1安装在定位柱221上,然后调节外壳22使其沿内芯21的上表面滑动到指定位置,苗床1安装的位置不同,其与地面、与阳光之间的角度也就不同,从而调节作物接收的阳光照射的强度。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内芯21上表面呈弧形且设置有滑轨23,所述外壳22沿滑轨23移动且所述滑轨23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块231,如图3所示。外壳22能够沿滑轨23在内芯21的上表面滑动,为了防止外壳22在重力等的作用下,在人工控制之外自发的发生位置的移动,在外壳22上设置多个定位块231,为了克服定位块231的阻力需要稍用力才能使外壳22发生滑动,所以能够避免外壳22自发的移动。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苗床1的底面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处设置有渗透膜。给作物浇水时,如果浇水过多,水积累在苗床1内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所以需要一个排水孔,将多余的水分导出来,免除其对种苗的影响,在水流出活动育苗床的过程中,一些可溶于水的营养成分也会跟随多余的水分离开苗床1,这样会使苗床1中的营养流失,影响种子的生长,因此在渗水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渗透膜,只能透过水,可以保留大多数的营养成分。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定位柱221上设置有沿周向的定位环211,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环211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环211和定位槽的配合使得苗床1和底座2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分开,防止苗床1以外脱离底座2。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支撑块11的断面呈梯形。当调节苗床1角度时,可能会需要将苗床1放置在地上或其他地方,此时为了苗床1能够稳定的支撑在平面上,将支撑块11设计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实施例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定位柱221末端设置有十字形的定位棱,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与定位棱的位置和形状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棱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防止苗床1以定位柱221为轴发生转动。实施例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内芯21与一个轴承的外圈固定,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地面或支架上。通过轴承使内芯21以通过圆心的直径为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苗床1发生转动,将苗床1与阳光之间的夹角调节到任意角度。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活动育苗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1)和半球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半球形的内芯(21)和能够在内芯(21)上表面滑动的外壳(22),所述外壳(2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柱(221);所述苗床(1)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通过设置在支撑块(11)底端、与定位柱(221)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外壳(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1)和半球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半球形的内芯(21)和能够在内芯(21)上表面滑动的外壳(22),所述外壳(2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柱(221);所述苗床(1)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通过设置在支撑块(11)底端、与定位柱(221)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外壳(2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1)上表面呈弧形且设置有滑轨(23),所述外壳(22)沿滑轨(23)移动且所述滑轨(23)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块(2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育苗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慎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枫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