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15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育苗床,包括苗床和柱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断面呈半圆形,上表面呈弧形且沿轴向设置有两排以上定位柱,每排所述定位柱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苗床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设置在支撑块底端、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底座上。本申请的苗床和底座可拆卸连接,只需要根据作物对光照的喜好和阳光照射的角度挑选合适的定位柱,然后将定位柱与苗床所对应的支撑块固定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Nursery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rsery bed, which consists of a seedbed and a column shaped base. The section of the base is semicircular, the upper surface is curved and a two row position column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s, and each row of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arranged in a ring array; the bottom end of the bed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block, and the support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support block by the support block. The bottom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hole matched with the positioning post are installed on the base. The seedling bed and the base of the application are detachable and connected, and only a suitable location column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illumination preference of the crop and the angle of sunlight. Then the positioning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supporting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seedbed,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育苗床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具体涉及育苗床。
技术介绍
育苗床在农业领域应用繁多,一些特殊的作物会对光照等的要求较高,对于喜光的作物要尽量提高光照的时间以及尽量保持阳光直射以获得最大的光照强度,因此一种方便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的苗床更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苗床,解决现有苗床调节光照强度不方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育苗床,包括苗床和柱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断面呈半圆形,上表面呈弧形且沿轴向设置有两排以上定位柱,每排所述定位柱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苗床底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通过设置在支撑块底端、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底座上。本申请的育苗床使用时,种子播撒在苗床内的土壤中,然后将苗床安装在指定的定位杆上,由于定位杆设置在弧形面上,选择不同的定位杆就可以调节苗床与地面、与阳光之间的角度,从而调节作物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空腔,定位柱末端深入苗床内部、且定位柱内部设置有连通苗床与底座的渗水通道,所述渗水通道的顶端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洗耳球的出口连通。给作物浇水时,如果浇水过多,水积累在苗床内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所以需要一个排水孔,将多余的水分导出来,免除其对种苗的影响。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末端设置有渗透膜。在水流出育苗床的过程中,一些可溶于水的营养成分也会跟随多余的水分离开苗床,这样会使苗床中的营养流失,影响种子的生长,因此在渗水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渗透膜,只能透过水,可以保留大多数的营养成分。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沿周向的定位环,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环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环和定位槽的配合使得苗床和底座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分开,防止苗床以外脱离底座。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断面呈梯形。当调节苗床角度时,可能会需要将苗床放置在地上或其他地方,此时为了苗床能够稳定的支撑在平面上,将支撑块设计成下大上小的结构。作为优选的,所述空腔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杆,所述导流杆竖直设置。为防止水在渗水通道出口处积累,使苗床内的水分不能顺畅流出而设置导流杆,所述导流杆的顶端优选的紧贴渗水通道的内壁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苗床和底座可拆卸连接,只需要根据作物对光照的喜好和阳光照射的角度挑选合适的定位柱,然后将定位柱与苗床所对应的支撑块固定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苗床与位于底座内的空腔连通,一方面可以将多余的水分排出苗床,避免水分过多对作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将水分收集在空腔内,可以在空腔与苗床之间连接一个小型水泵,方便水分的循环利用。渗透膜的设置能够截留一些大直径的分子,尽量保留土壤中的养分,减缓营养成分流失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育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柱和支撑块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育苗床,如图1-2所示,包括苗床和柱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断面呈半圆形,上表面呈弧形且沿轴向设置有两排以上定位柱21,每排所述定位柱21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苗床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通过设置在支撑块11底端、与定位柱21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底座2上。本申请的育苗床使用时,种子播撒在苗床内的土壤中,然后将苗床安装在指定的定位杆上,由于定位杆设置在弧形面上,选择不同的定位杆就可以调节苗床与地面、与阳光之间的角度,从而调节作物被阳光照射的情况。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空腔22,定位柱21末端深入苗床内部、且定位柱21内部设置有连通苗床与底座2的渗水通道12,所述渗水通道12的顶端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洗耳球的出口连通。给作物浇水时,如果浇水过多,水积累在苗床内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所以需要一个排水孔,将多余的水分导出来,免除其对种苗的影响。通气口与洗耳球连通,当苗床内的土壤跟随水流进入渗水通道将渗水通道堵住时,挤压洗耳球,利用洗耳球提供的压力将渗水通道疏通。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定位柱21末端设置有渗透膜。在水流出育苗床的过程中,一些可溶于水的营养成分也会跟随多余的水分离开苗床,这样会使苗床中的营养流失,影响种子的生长,因此在渗水通道12的入口处设置渗透膜,只能透过水,可以保留大多数的营养成分。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定位柱21上设置有沿周向的定位环211,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定位环211相适配的定位槽。定位环211和定位槽的配合使得苗床和底座2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分开,防止苗床以外脱离底座2。实施例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支撑块11的断面呈梯形。当调节苗床角度时,可能会需要将苗床放置在地上或其他地方,此时为了苗床能够稳定的支撑在平面上,将支撑块11设计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实施例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空腔22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杆23,所述导流杆23竖直设置。为防止水在渗水通道12出口处积累,使苗床内的水分不能顺畅流出而设置导流杆23,所述导流杆23的顶端优选的紧贴渗水通道12的内壁设置。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1)和柱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断面呈半圆形,上表面呈弧形且沿轴向设置有两排以上定位柱(21),每排所述定位柱(21)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苗床(1)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通过设置在支撑块(11)底端、与定位柱(21)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空腔(22),定位柱(21)末端深入苗床(1)内部、且定位柱(21)内部设置有连通苗床(1)与底座(2)的渗水通道(12),所述渗水通道(12)的顶端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与洗耳球的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苗床(1)和柱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断面呈半圆形,上表面呈弧形且沿轴向设置有两排以上定位柱(21),每排所述定位柱(21)呈环形阵列排布;所述苗床(1)底端设置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通过设置在支撑块(11)底端、与定位柱(21)相适配的定位孔安装在底座(2)上;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空腔(22),定位柱(21)末端深入苗床(1)内部、且定位柱(21)内部设置有连通苗床(1)与底座(2)的渗水通道(12),所述渗水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慎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枫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