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8129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以桑黄菌株桑都1号为菌种,选择适宜的林地和相应的菌种制作、菌包生产、林地种植的时间,主要采用在埋入适当深度的由林地浅层腐殖质与林中土壤按质量比1:1‑3混合均匀的混合物中的袋料菌包底部设置大量密集的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毛细孔,充当菌包与自然环境土壤直接建立联系的毛细管,从土壤中汲取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水分等等,使菌包类似于自然环境土壤中自然生长的桑树树干,模拟桑黄的野生生长环境,又可以有效地避免菌包内的桑黄菌丝被外界环境所污染;为桑黄的自然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了一种途径。

A method of cultivating wild imitation bag of wild yellow under natural fores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wild bag mulberry fruit under natural forest, taking the Mulberry Yellow strain Sandu No. 1 as a strain, selecting suitable forestland and corresponding strain production, production of bacteria bag and planting time of woodland, mainly by mixing the shallow layer humus and the soil in the forest at the appropriate depth and mixing the soil in the forest with the quality of 1:1 3. The bagging bacteria bag in the uniform mixtur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a large, dense hole with a certain depth. It acts as a capillary tube that directly links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oil, derives a variety of trace elements, minerals, water and so on from the soil, so that the bacterial bag is similar to the natural mulberry tree trunk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oil. The simulation of the wild growth environment of the phen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ollution of the mycelia in the bacteria bag by the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a way for the wild cultivation under the natural forest of the natural for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药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食药用菌的人工栽培已经成为获得食药用菌的有效途径。有报道在林下栽培灵芝、羊肚菌等食药用菌,如中国专利ZL201310152370.2中关于粗腿羊肚菌的林下栽培方法、中国专利ZL201410437026.2中关于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食药用菌品种众多,每种食药用菌的生长特性差异巨大,特别是有些珍稀菇,如羊肚菌近几年才成功实现了人工栽培。有些珍稀菇如美味牛肝菌、红菇等目前还不能成功实现人工栽培。桑黄为桑黄纤孔菌InonotussanghuangShengH.Wu,T.Hatt.&Y.C.Dai的子实体,属担子菌亚门锈革孔菌科纤孔菌属Inonot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医学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被国际公认为抗肿瘤效果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桑黄作为一种珍稀的食药用菌,其人工栽培主要有袋料栽培和段木栽培两种,近年来才实现了规模化的袋料桑黄大棚人工种植。袋料桑黄大棚人工种植如中国专利ZL201410500416.X中记载的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段木桑黄大棚人工种植如中国专利ZL201410105124.6中记载的一种桑黄的栽培方法。采用大棚人工种植桑黄,存在操作技术繁琐,污染率高,质量低,同时搭建适宜桑黄生长的大棚也使栽培成本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制约了生产发展。由于桑黄纤孔菌InonotussanghuangShengH.Wu,T.Hatt.&Y.C.Dai自身特殊的生长特性,目前还没有利用自然林下袋料栽培桑黄的成功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实现了袋料桑黄在自然林中的仿野生栽培,得到品质贴近野生桑黄的高品质桑黄子实体,产量高。自然林中的林木属于自养生物,占据林地上层空间,接受充足的阳光,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形成了阴凉、潮湿、通风的巨大林下空间。由于桑黄在自然林下栽培所处的环境与在大棚里种植时是完全不同的,故桑黄林下栽培技术与大棚里种植的也完全不同。大棚里人工袋料栽培桑黄,大棚能够为桑黄提供保温、保湿、避光等环境条件。由于桑黄菌本身生理生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桑黄子实体发育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有特殊的要求。桑黄在林下种植时与外部自然环境是几乎直接接触的,外部自然环境复杂多变,与在大棚内种植相比,更易于受到外部雨水、光照、气温等条件的干扰。为此,相比大棚内种植桑黄,在自然林下栽培桑黄技术难度上会要求更高,需要采用一系列必要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桑黄正常出芝。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包括步骤:(1)菌株选择:选取桑黄菌株桑都1号,该菌株于2014年03月07日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No.8854,分类命名为:桑黄Inonotussanghuang;该菌株已在中国专利ZL201410477690.X中公开;(2)菌包的制备:菌包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桑枝木屑79%、蔗糖1%、优遁草5%、麦麸14%和石膏粉1%,将桑枝木屑进行全面喷水预湿,湿度控制在60%-70%,充分预湿后加入麦麸、蔗糖、优遁草和石膏粉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装塑料袋,袋体直径为12cm-18cm,长度30cm-40cm,得到用于培养桑黄的菌包;菌包经灭菌后采用桑黄栽培种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菌包放入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30℃,湿度控制在40%-60%,培养40天-90天;(3)林地选择:自然林林地所具备的条件为:远离污染源,没有病虫害,林地土壤类型为沙质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中的一种或多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1cm-20cm,土壤pH在5-8,海拔在100m-1000m,林地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空旷处中的一种或多种,林地坡度在1°-45°,背风向阳,郁闭度在0.6-0.9,株数密度在1000株/公顷-3000株/公顷,通风排水性能好,林地周围有洁净的水源;满足上述条件的自然林地中天然的小气候特征(例如空气温度、水分湿度、营养基质、风量、光照度、原生林木等等综合条件)能够为桑黄菌株桑都1号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自然林地中天然的小气候特征能够被充分利用,利于桑黄的生长,产出的桑黄品质优良、产量高;其中,所述林地植被类型可选用天然的油茶林,杂木林,由马尾松、杉木、其它针叶树种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栎类树、木荷、枫香、其他阔叶树种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构成的混交林中的一种或多种。(4)种植季节安排: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决定桑黄的菌种制作、菌包生产、林地种植的时间;以杭州西部山区为例,一般于当年8月-10月制作菌种,当年10月-来年2月制作菌包,来年3月菌包进林地排场,出菇期在来年4月份-9月份;(5)林下栽培:去除枯枝落叶层和浅层腐质殖,挖6cm-20cm深的凹畦,将浅层腐殖质与林中土壤按质量比1:1-3混合均匀后平铺在凹畦内,将凹畦填至与林地坡面齐平,取长好菌丝的菌包,在菌包底部扎至少20个均匀分布的毛细孔,毛细孔的直径为1mm-3mm,孔深1cm-2cm(毛细孔深入菌包里的基质内);在菌包上部开2-4个开口向上的弧形口,弧形口的两端朝上,用于桑黄子实体长出,使子实体长成后成形美观;所述菌包底部包括菌包底面、菌包外壁面上从菌包外壁面与菌包底面交汇处至距离菌包底面1cm-4cm的区域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区域。然后将菌包底面朝下保持直立埋入凹畦内的土壤中,埋入深度1cm-5cm(即菌包底面及底面以上1cm-5cm段被埋入土中)保证毛细孔全部位于土壤中,相邻菌包之间的间距为10cm-12cm,菌袋顶部的通气口用盖子拧紧;在埋入适当深度的土壤中的菌包底部设置大量密集的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毛细孔,既可以充当菌包与自然环境土壤直接建立联系的毛细管,从土壤中汲取各种微量元素、矿物质、水分等等,使菌包类似于自然环境土壤中自然生长的桑树树干,模拟桑黄的野生生长环境,又可以有效地避免菌包内的桑黄菌丝被外界环境所污染。此时桑黄菌丝生长力有限,为避免染菌,毛细孔的大小和深度极为关键,尤其是深度。菌包底部埋入土壤中,可以更好地为菌包提供保温、保湿、汲取营养的条件。凹畦里填铺的由浅层腐殖质与林中土壤按质量比1:1-3混合均匀的混合物,具有很好的蓬松度,气孔较多,形成一种天然的海绵体,适宜桑黄的生长。菌包埋入土中培养10天-25天后,在每个桑黄菌包外搭建一个小塑料薄膜棚,棚顶(小塑料薄膜棚的棚面最高点或者最高面)离桑黄菌包顶端1cm-10cm;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1丝-0.8丝,透光度为60%-100%;小塑料薄膜棚在塑料薄膜上距离棚顶1cm-10cm处的外周对称设有2-10个圆孔,孔的直径为0.5cm-2cm;优选为在塑料薄膜上距离棚顶1cm处的外周对称设有2个圆孔,孔的直径为0.5cm,在塑料薄膜上距离棚顶5cm处的外周对称设有5个圆孔,孔的直径为1cm,在塑料薄膜上距离棚顶10cm处的外周对称设有10个圆孔,孔的直径为2cm,效果更好。小塑料薄膜棚的形状可以是圆顶小棚或者平顶小棚,优选圆顶小棚;搭建小塑料薄膜棚所用的骨架材料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菌株选择:选取桑黄菌株桑都1号,该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8854,分类命名为:桑黄Inonotus sanghuang;(2)菌包的制备:菌包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桑枝木屑79%、蔗糖1%、优遁草5%、麦麸14%和石膏粉1%,将桑枝木屑进行全面喷水预湿,湿度控制在60%‑70%,充分预湿后加入麦麸、蔗糖、优遁草和石膏粉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装塑料袋,袋体直径为12cm‑18cm,长度30cm‑40cm,得到用于培养桑黄的菌包;菌包经灭菌后采用桑黄栽培种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菌包放入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20℃‑30℃,湿度40%‑60%,培养40天‑90天;(3)林地选择:自然林林地所具备的条件为:远离污染源,没有病虫害,林地土壤类型为沙质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中的一种或多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1cm‑20cm,土壤pH在5‑8,海拔在100m‑1000m,林地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空旷处中的一种或多种,林地坡度在1°‑45°,背风向阳,郁闭度在0.6‑0.9,株数密度在1000株/公顷‑3000株/公顷,通风排水性能好,林地周围有洁净的水源;(4)种植季节安排: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决定桑黄的菌种制作、菌包生产、林地种植的时间;(5)林下栽培:去除枯枝落叶层和浅层腐质殖,挖6cm‑20cm深的凹畦,将浅层腐殖质与林中土壤按质量比1:1‑3混合均匀后平铺在凹畦内将凹畦填至与林地坡面齐平,取长好菌丝的菌包,在菌包底部扎至少20个均匀分布的毛细孔,毛细孔的直径为1mm‑3mm,孔深1cm‑2cm;在菌包上部开2‑4个开口向上的弧形口,弧形口的两端朝上;然后将菌包底面朝下保持直立埋入凹畦内的土壤中,埋入深度1cm‑5cm保证毛细孔全部位于土壤中,相邻菌包之间的间距为10cm‑12cm,菌袋顶部的通气口用盖子拧紧;菌包埋入土中培养10天‑25天后,在每个桑黄菌包外搭建一个小塑料薄膜棚,棚顶离桑黄菌包顶端1cm‑10cm;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1丝‑0.8丝,透光度为60%‑100%;小塑料薄膜棚在塑料薄膜上距离棚顶1cm‑10cm处的外周对称设有2‑10个圆孔,孔的直径为0.5cm‑2cm;(6)水分管理:出芝期间自然林中空气湿度以85%‑95%为宜;(7)采收:当桑黄子实体由黄色变成褐色或深褐色时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林下仿野生袋料桑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菌株选择:选取桑黄菌株桑都1号,该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8854,分类命名为:桑黄Inonotussanghuang;(2)菌包的制备:菌包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桑枝木屑79%、蔗糖1%、优遁草5%、麦麸14%和石膏粉1%,将桑枝木屑进行全面喷水预湿,湿度控制在60%-70%,充分预湿后加入麦麸、蔗糖、优遁草和石膏粉进行拌料,混合均匀后装塑料袋,袋体直径为12cm-18cm,长度30cm-40cm,得到用于培养桑黄的菌包;菌包经灭菌后采用桑黄栽培种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菌包放入培养室内避光培养,温度20℃-30℃,湿度40%-60%,培养40天-90天;(3)林地选择:自然林林地所具备的条件为:远离污染源,没有病虫害,林地土壤类型为沙质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中的一种或多种,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在1cm-20cm,土壤pH在5-8,海拔在100m-1000m,林地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林缘空旷处中的一种或多种,林地坡度在1°-45°,背风向阳,郁闭度在0.6-0.9,株数密度在1000株/公顷-3000株/公顷,通风排水性能好,林地周围有洁净的水源;(4)种植季节安排: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决定桑黄的菌种制作、菌包生产、林地种植的时间;(5)林下栽培:去除枯枝落叶层和浅层腐质殖,挖6cm-20cm深的凹畦,将浅层腐殖质与林中土壤按质量比1:1-3混合均匀后平铺在凹畦内将凹畦填至与林地坡面齐平,取长好菌丝的菌包,在菌包底部扎至少20个均匀分布的毛细孔,毛细孔的直径为1mm-3mm,孔深1cm-2cm;在菌包上部开2-4个开口向上的弧形口,弧形口的两端朝上;然后将菌包底面朝下保持直立埋入凹畦内的土壤中,埋入深度1cm-5cm保证毛细孔全部位于土壤中,相邻菌包之间的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功王星晨程俊文魏海龙蔡为明金群力方锦棋
申请(专利权)人:淳安千岛湖桑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