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供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推进组合商用电力系统、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供电机构以及蓄电池组并连接在电负载的供电系统的普及。在该供电系统中,蓄电池组具有储存由供电机构供给的电力的功能或使来自供电机构的供给电力稳定化的系统稳定化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的在电力系统连接了蓄电池的供电系统中,通过在电力系统和蓄电池之间进行充放电,从而实现了电力的稳定供给以及停电时的备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233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常蓄电池组经过过充电状态或过放电状态而发生早期劣化。因此,理想的是在表示蓄电池的充电状态的SOC(荷电状态:充电流量相对于满充电状态的充电量的比)不会达到过充放电状态的范围(SOC使用范围)内使用蓄电设备。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蓄电系统中,通过在电力系统和蓄电池组之间设置由充放电指示接收部、操作指示接收部、SOC监视部、合理值决定部、充放电控制部以及充放电起始时间决定部构成的控制装置以及开关电路,从而进行蓄电池的SOC监视和控制,将蓄电池控制在不会处于过充放电状态的同 ...
【技术保护点】
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给直流电流的供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的电负载、连接所述供电机构以及所述电负载的供电线、以及与所述供电线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具有通过所述供电机构的额定电压的阶差,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起始点相比低SOC侧的平均放电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0%以上,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终点相比高SOC侧的平均放电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9 JP 2015-1909321.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给直流电流的供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的电负载、连接所述供电机构以及所述电负载的供电线、以及与所述供电线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具有通过所述供电机构的额定电压的阶差,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起始点相比低SOC侧的平均放电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0%以上,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终点相比高SOC侧的平均放电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起始点相比低SOC侧的平均放电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以下,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终点相比高SOC侧的平均充电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以上。3.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给直流电流的供电机构、与所述供电机构连接的电负载、连接所述供电机构以及所述电负载的供电线、以及与所述供电线连接的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具有通过所述供电机构的额定电压的阶差,在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起始点相比低SOC侧,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放电曲线以电压微分的曲线(dQ/dV曲线)中获得的尖峰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0%以上,在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终点相比高SOC侧,将所述蓄电池组的充电曲线以电压微分的曲线(dQ/dV曲线)中获得的尖峰电压在所述额定电压的+20%以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所具有的阶差的起始点相比低SOC侧,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放电曲线以电压微分的曲线(dQ/dV曲线)中获得的尖峰电压在所述额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合徹,神谷岳,大塚正博,大和亮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