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电池用转换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97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1:58
电池用转换盒(2)包括:将电池(3)收容在内部的有底圆筒状的收容壳体(4);将收容壳体(4)的开口(6)关闭的盖部(8);以及设于盖部(8),一部分从盖部(8)的顶面(89)突出,并且在收容壳体(4)的内侧与电池(3)的正极端子(5)抵接的正极中继端子(56),在盖部(8)形成有突出部(88),上述突出部(88)与正极中继端子(56)的供电池(3)的正极端子(5)抵接的端子接触面(80)相比,朝电池(3)侧突出,在电池(3)的轴线方向上,突出部(88)从端子接触面(80)突出的长度h比电池(3)的正极端子(5)的长度H短,在电池(3)的径向上,突出部(88)呈直径R比电池(3)的正极端子(5)的直径r大且比电池(3)的直径S小的圆环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用转换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用转换盒(日文:電池用スペーサー),详细而言,涉及能变换圆筒形电池的尺寸的电池用转换盒。
技术介绍
作为各种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圆筒形电池。所述圆筒形电池的大小由国际标准或日本工业标准规定。通常,电气设备具有用于填装电池的电池室。上述电池室的内部形状适合于上述电气设备所使用的特定标准的圆筒形电池。因而,例如在具有适合于1号电池的电池室的电气设备中无法使用3号电池这种其它尺寸的电池。然而,在需要更换电气设备的电池的情况下,屡屡发生手边没有合适尺寸的电池的不便情况。为了避免这种不便情况,提出各种对电池的尺寸进行变换的装置(电池用转换盒)。例如,以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电池用转换盒包括:插件主体,上述插件主体具有对电池进行收容的收容部;以及盖,上述盖在收容有电池的状态下将插件主体的收容部封闭。插件主体的外形形状与尺寸比收容在上述收容部的电池大的电池的外形形状相同。例如,已知一种电池用转换盒,插件主体作为整体呈与1号电池相同规格尺寸的外形形状,并将三号电池收容在收容部之中。在上述电池用转换盒的情况下,能将3号电池的尺寸转换为1号电池,因而能将3号电池用作1号电池。这种电池用转换盒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插件主体呈与1号电池相同的圆筒形,在一端部的外表面具有外侧正极端子。此外,在插件主体的内部设有能对3号电池进行保持的空间以作为收容部。在上述收容部的一端部的内表面配设有内侧正极端子。上述内侧正极端子与上述外侧正极端子导通。另一方面,盖位于插件主体的一端部相反侧的另一端部,在盖的外表面具有外侧负极端子。此外,在盖的内表面设有与上述外侧负极端子导通的内侧负极端子。在上述电池用转换盒中,在将3号电池收容在插件主体的收容部之后,用盖将上述收容部封闭。被收容的电池成为如下状态,即正极端子与收容部内的内侧正极端子接触,负极端子与收容部内的内侧负极端子接触。藉此,电池用转换盒的外侧正极端子与收容部内的3号电池的正极端子为等电位,电池用转换盒的外侧负极端子与收容部内的3号电池的负极端子为等电位。上述这种对3号电池进行收容的电池用转换盒被填装到电气设备的1号电池用的电池室,并作为1号电池而使用。即,在1号电池专用的电气设备中需要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即使手边只有3号电池,也能利用经由电池用转换盒而将尺寸转换为1号电池的3号电池来驱动上述电气设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专利实开平06-0585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这种电池用转换盒中,在将电池收容于收容部时,有时会出现电池的朝向与正规朝向相反而导致误插入的情况。在用户未注意到这种电池的误插入的情况下,就会将正极与负极颠倒状态的电池用转换盒填装于电气设备的电池室中。在这种情况下,填装于电池室的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实质上相反,因而不仅会导致无法驱动电气设备,还会成为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用转换盒,即使在弄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朝向插入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电气设备的故障。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用转换盒,包括:有底圆筒状的电池收容部,上述电池收容部将电池收容在内部;盖部,上述盖部将上述电池收容部的开口关闭;以及正极中继端子,上述正极中继端子设于上述盖部,一部分从上述盖部的顶面突出,并且在上述电池收容部的内侧与上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在上述盖部形成有突出部,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正极中继端子的供上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的面相比,朝上述电池侧突出,在上述电池的轴线方向上,上述突出部从上述正极中继端子的供上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的面突出的长度比上述电池的正极端子的长度短,在上述电池的径向上,上述突出部形成在比上述电池的正极端子靠外侧且比上述电池的外周面靠内侧的范围。此外,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即上述突出部呈直径比上述电池的正极端子的直径大且比上述电池的直径小的圆环状。此外,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即包括负极中继端子,上述负极中继端子设于上述电池收容部的底部,一部分露出于上述电池收容部的外底面,并且在上述电池收容部的内侧与上述电池的负极端子抵接,上述电池收容部在上述外底面形成有凹部,上述负极中继端子的露出于上述电池收容部的上述外底面的部分位于上述凹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用转换盒,即使在弄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朝向插入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突出部防止正极中继端子与电池的负极端子接触,因而能防止电气设备的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池用转换盒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图1的电池用转换盒的盖部打开后的形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图1的电池用转换盒的盖部打开后的形态的俯视图。图4是以能看见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池用转换盒的底壁的方式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形成负极中继端子的薄板构件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形成负极中继端子的薄板构件的立体图。图7是沿图3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从盖部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池用转换盒的形态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从底壁侧观察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池用转换盒的形态的俯视图。图10是沿图8的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将电池收容于图8的电池用转换盒的形态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将电池以与正规相反的方向收容于图8的电池用转换盒的形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用转换盒2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池用转换盒2作为整体呈与圆筒形电池大致相同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与1号电池大致相同的形状,各部分的尺寸采用与1号电池相同的尺寸。从图2可知,电池用转换盒2包括:有底圆筒形状的收容壳体(电池收容部)4,上述收容壳体4对电池3进行收容;以及盖部8,上述盖部8将上述收容壳体4的开口6关闭。收容壳体4包括壳体主体10以及负极中继端子14,上述负极中继端子14安装于上述壳体主体10的底壁12。壳体主体10由树脂形成,并呈有底圆筒形状。此外,从图2和图3可知,在壳体主体10的内周壁16分别设有薄板状的第一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20、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4。上述第一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20、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4分别沿周向等间隔地配设,各支撑板的前端部18a、20a、22a、24a朝向壳体主体10的中心轴线。因而,第一支撑板18与第三支撑板22相对,第二支撑板20与第四支撑板24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互为相对的第一支撑板18的前端部18a与第三支撑板22的前端部22a之间和互为相对的第二支撑板20的前端部20a与第四支撑板24的前端部24a之间隔开与3号电池3的直径相同的尺寸。如图3所示,在壳体主体10的底壁12,于第一支撑板18与第二支撑板20之间及第三支撑板22与第四支撑板24之间设有一对狭缝26、28,上述一对狭缝26、28从壳体主体10的底壁12的内底面31贯穿至外底面33。上述狭缝26、28是细长的直线状的通孔。此外,如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10的底壁12的外底面33设有大致圆形的凹部30。在此,如图4所示,上述一对狭缝26、28位于上述凹部30的两侧部。负极中继端子14包括:内部负极端子部32,上述内部负极端子部32位于壳体主体10的底壁12的内底面31侧;以及外部负极端子部34,上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用转换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转换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圆筒状的电池收容部,所述电池收容部将电池收容在内部;盖部,所述盖部将所述电池收容部的开口关闭;以及正极中继端子,所述正极中继端子设于所述盖部,一部分从所述盖部的顶面突出,并且在所述电池收容部的内侧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在所述盖部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正极中继端子的供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的面相比,朝所述电池侧突出,在所述电池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正极中继端子的供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的表面突出的长度比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的长度短,在所述电池的径向上,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比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靠外侧且比所述电池的外周面靠内侧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9 JP 2015-1915591.一种电池用转换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圆筒状的电池收容部,所述电池收容部将电池收容在内部;盖部,所述盖部将所述电池收容部的开口关闭;以及正极中继端子,所述正极中继端子设于所述盖部,一部分从所述盖部的顶面突出,并且在所述电池收容部的内侧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在所述盖部形成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正极中继端子的供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的面相比,朝所述电池侧突出,在所述电池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正极中继端子的供所述电池的正极端子抵接的表面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柳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F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