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轨的减震系统及用于在减震系统上铺设导轨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773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减震块支架的减震系统,减震块支架具有容纳减震块的导轨,其借助于耦联元件与减震块导轨连接,导轨在减震块偏转时触发其上围绕块重心的枢转运动。导轨及块重心轨迹曲线的布设彼此配合。导轨的布设使用悬线摆的悬线长度,其预设相应的耦联元件的位置,根据两个假想的径向部段布设块重心的轨迹曲线,第一径向部段从减震块支架的中央轴线出发直到第二径向部段的接合部位且沿着相应减震块的摆动角度围绕中央轴线运动,第二径向部段从第一径向部段出发直到块重心并且沿着偏转角度围绕该处的接合部位运动。由减震块的枢转角度关于其摆动角度形成一不为零的比例值,利用该比例值确定相应的耦联元件关于悬线摆的悬线长度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导轨的减震系统以及用于在减震系统上铺设导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具有减震块支架,所述减震块支架具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支架为了容纳所述减震块而具有导轨,该导轨借助于耦联元件分别与所述减震块的导轨连接,其中减震块支架和减震块的导轨在所述减震块从在离心力下所占据的初始位置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时触发在相应的减震块上围绕块重心以一枢转角度进行的枢转运动,并且所述导轨的几何布设以及相应的减震块的块重心的轨迹曲线的几何布设彼此配合地进行,其中对于所述导轨的几何布设来说使用假想的悬线摆的悬线长度,在相应的减震块从所述初始位置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时得出所述悬线长度,并且相应地预先确定相应的耦联元件的位置;而相应的减震块的块重心的轨迹曲线的几何布设根据两个假想的径向部段进行,其中第一径向部段配备有从所述减震块支架的中央轴线直到第二径向部段的接合部位的一延伸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径向部段沿着相应的减震块的摆动角度围绕所述中央轴线进行运动;而第二径向部段配备有从在所述第一径向部段上的接合部位直到相应的减震块的块重心的一延伸长度,并且所述第二径向部段相应地沿着一偏转角度围绕在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201680061540.html" title="具有导轨的减震系统及用于在减震系统上铺设导轨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具有导轨的减震系统及用于在减震系统上铺设导轨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系统(1),所述减震系统具有减震块支架(7),所述减震块支架具有减震块(5;5a、5b、5c),所述减震块支架为了容纳所述减震块(5;5a、5b、5c)而具有导轨(23;23a、23b),该导轨借助于耦联元件(30)分别与所述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5;25a、25b)连接,其中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在所述减震块(5;5a、5b、5c)从在离心力下所占据的初始位置(32)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α1、α2)时引起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上围绕块重心(40)以一枢转角度(δ)进行的枢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20 DE 102015220419.71.一种减震系统(1),所述减震系统具有减震块支架(7),所述减震块支架具有减震块(5;5a、5b、5c),所述减震块支架为了容纳所述减震块(5;5a、5b、5c)而具有导轨(23;23a、23b),该导轨借助于耦联元件(30)分别与所述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5;25a、25b)连接,其中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在所述减震块(5;5a、5b、5c)从在离心力下所占据的初始位置(32)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α1、α2)时引起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上围绕块重心(40)以一枢转角度(δ)进行的枢转运动,并且所述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几何布设以及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轨迹曲线(42)的几何布设彼此配合地进行,其中对于所述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几何布设来说使用假想的悬线摆(46、48)的悬线长度(S1、S2),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从所述初始位置(32)出发偏转一偏转角度(α1、α2)时得出所述悬线长度,并且相应地预先确定相应的耦联元件(30)的位置;而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轨迹曲线(42)的几何布设根据两个假想的径向部段(L1、L2)进行,其中第一径向部段(L1)配备有从所述减震块支架(7)的中央轴线(3)直到第二径向部段(L2)的接合部位(44)的一延伸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径向部段(L1)沿着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摆动角度围绕所述中央轴线(3)进行运动;而第二径向部段(L2)配备有从在所述第一径向部段(L1)上的接合部位(44)直到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一延伸长度,并且所述第二径向部段(L2)相应地沿着一偏转角度(α)围绕在所述第一径向部段(L1)上的接合部位(44)进行运动,其特征在于,在预设由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枢转角度(δ)关于其摆动角度所确定的、不为零的比例值之后,确定相应的耦联元件(30)关于配属于该耦联元件(30)的假想的悬线摆(46、48)的悬线长度(S1、S2)的位置,方式为需沿着所述悬线长度(S1、S2)选择以下部位,在该部位中一方面该耦联元件(30)在相应的假想的悬线摆(46、48)上的位置在偏转角度(α1、α2)上保持不变;并且另一方面在所述耦联元件(30)与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之间作用的接触力(F1、F2)与相应的偏转角度(α1、α2)无关地相对于彼此调整,以便以这种方式获得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中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多个轨迹点(52a至52e以及57a至57e),所述轨迹点的半径(R1、R2、R3、R4、R5)彼此不同,并且通过彼此连接用于借助于依次排列的轨迹曲线区段(55a、55b、55c、55d;59a、59b、59c、59d)形成多边形(54、5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实现数值为1的比例值时,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中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相对于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定向为,它们的中轴线(60)与所述减震块支架(7)的中央轴线(3)分别相交。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实现数值不为1的比例值时,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中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相对于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定向为,它们的中轴线(60a)与所述减震块支架(7)的中央轴线(3)分别不相交。4.用于布设减震系统(1)的减震块支架(7)上的导轨(23;23a、23b)的几何形状的方法,其中所述减震块支架(7)用于容纳减震块(5;5a、5b、5c),并且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分别借助于耦联元件(30)相互有效连接,其中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在所述减震块(5;5a、5b、5c)从在离心力下所占据的初始位置(32)偏转一偏转角度(α1、α2)时,通过减震块支架(7)和减震块(5;5a、5b、5c)的导轨(23;23a、23b;25;25a、25b)引起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处围绕块重心(40)以一枢转角度(δ)进行的枢转运动;b)所述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几何布设以及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的块重心(40)的轨迹曲线(42)的几何布设相互配合地进行;c)通过使用假想的悬线摆(46、48)的悬线长度(S1、S2)来进行所述导轨(23;23a、23b;25;25a、25b)的几何布设,在相应的减震块(5;5a、5b、5c)从所述初始位置(32)出发偏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西门斯M·科普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