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以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720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以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转子外径为96‑106mm,定子外径为140‑150mm,定子的高度为110‑145mm,最佳优选为110叠高‑3kw,130叠高‑4kw,配不同叠高以满足不同功率需求,硅钢片材质为50W470,采用矩形线槽,通过本定子、转子以及配合扁铜线,降低铁损耗,铜损耗,导磁能力高,从而可以提高载流能力,减少温升,整个三相异步交流电机具有振动小、效率高,且高效区宽,过载能力强、扭矩大的优点,可有效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电机用扁铜体代替传统漆包线,该种方式降低了员工操作要求,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主要适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以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本技术涉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定子以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技术介绍
当电动机的三相定子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汽车驱动电机的定子总成在电机中是非常重要的电磁部件,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发电机的性能、效率、发热量以及噪声等综合技术指标。现国内汽车行业量产电动机多数采用漆包圆铜线的定子,该结构自动化生产工艺技术已基本成熟,但圆铜线存在槽满率较低、端部绕组长而不规则,使电机铜耗偏大、散热效果差、电机能效低、同时电机绕组是人工嵌线,存在制造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以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具有生产加工效率高、便于组装、电机效率提高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定子,包括由第一硅钢片冲压合成的铁芯,第一硅钢片上设置定子线槽,定子线槽个数45,所述定子线槽的槽型为:bs0=0.9mm,bs1=3.7mm,bs2=3.7mm,hs0=0.6mm,hs1=0.1mm,hs2=10.2mm。通过上述设置,为了能够提高电机的性能,对定子的线槽进行改进,将定子线槽的槽型尺寸进行改变,从而可以满足扁铜线的安装要求,提高生产效率,便于组装,此定子线槽有降低定子铁损耗的作用,并且对于其散热效果也有促进作用。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定子内径97-107mm,定子外径140-150mm,高度为95-130mm,钢材为50W470,定子线槽内设置扁铜线,扁铜线尺寸为2.8×4.5mm。通过上述设置,根据设计好的定子线槽对定子的大小进行限制,从而从材料上进行减少,体积缩小,成本上有效降低,另外采用扁铜线,避免了铜丝的多重缠绕,扁铜线可以承载大电流,在高频率下集肤效应明显好于圆绕组,可以降低电流密度,还可以提高线槽空间利用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需要在每个线槽中安装扁铜线即可,如果采用铜丝缠绕,要填充好线槽中的空间则需要绕制多匝。另外采用了45个线槽,适用在三相电机上,三相绕组连接外部三相电源后形成磁场,由于结合扁铜线的扁的形状结构,线槽利用率高可以降低硅钢片的铁损耗。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扁铜线弯折嵌装在定子线槽内形成三相绕组,所述三相绕组向外延伸出三个出线端。通过上述设置,留出三个出线端是用来连接外部的三相电源。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包括上述的定子,还包括由第二硅钢片冲压合成的转子,第二硅钢片上设置转子线槽,转子线槽数量为41或48或51或58个均布,所述转子线槽的槽型为:bs0=0.80mm,bs1=3.00mm,bs2=1.60mm,hs0=0.30mm,hs1=0.70mm,hs2=15.70mm。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设计转子的槽型,来降低转子的铁损耗,以及散热性。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转子为铸铝转子,第二硅钢片外径为96-107mm,转子内径34mm,转子轴向长度为95-130mm。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设计转子来匹配定子,将转子外形尺寸限定,从而体积较小,材料成本减少。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转子上设置端环,端环的轴向尺寸为15mm;径向尺寸为18.9mm,转子的槽斜度为1-1.2个定子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还包括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上固定有接线柱,接线柱的端部设置有供出线端插入的插槽,接线柱上还设置有螺帽,螺帽底部设置有“O”型圈,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接线板,接线柱通过螺帽固定在接线板上。通过上述设置,为了提高整个电机的组装效率问题以及接线柱的牢固问题,采用了上述定子之后,接线柱需要和定子连接,所以在接线柱设置插槽,从而出线端可以插入到插槽内,从而使得两者充分接触,提高导电性能。接线柱又通过螺帽固定在接线板上,在维护过程中方便拆卸,在组装过程中也方便工作人员先焊接接线柱然后在固定接线板。“O”型圈又可以确保接线柱的防水性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二端盖套设在转子的输出轴上,第二端盖和转子之间还设置有油封。通过上述设置,第二端盖则可以有效保护转子,另外油封结构可以起到防尘防水。油封避免了异物过多进入,提高其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转子和第二端盖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波形垫片,所述转子的输出轴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上还设置有高温磁铁。通过上述设置,波形垫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转子和第二端盖位置处设置波形垫片之后,在安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弹力,并且可以施加预应力,提高轴承寿命。高温磁铁的磁性较为稳定,此磁性可以用来给磁编码器提供信号,并且反映输出轴的转速。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置有磁编码器。通过上述设置,磁编码器可以用来检测转子输出轴的转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计定子槽型和转子槽型,定子尺寸和转子尺寸,采用扁铜线装配,提高加工效率,减少铁损,从而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电机用扁铜体代替传统漆包线,具体工艺为将扁铜体按设计跨距折弯后,插入定子,然后再扭结焊接,该种方式降低了员工操作要求,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结构稳定,组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硅钢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主要展示定子线槽的槽型尺寸图;图3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扁铜线的装配;图4为三相绕组的布线结构;图5为第二硅钢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转子线槽的槽型尺寸图;图7为转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端环结构;图8为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爆炸图;图9为图8的B部放大图;图10为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定子;21、铁芯;211、第一硅钢片;22、定子线槽;23、扁铜线;25、出线端;26、三相绕组;31、第一端盖;32、第二端盖;33、转子;331、转子线槽;34、接线柱;35、插槽;36、螺帽;37、接线板;38、输出轴;39、油封;41、波形垫片;42、高温磁铁;43、磁编码器;44、轴承;45、“O”型圈;46、端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定子,包括由第一硅钢片211冲压合成的铁芯21,如图1所示第一硅钢片211结构,第一硅钢片211上设置定子线槽22,定子线槽22个数45。如图2所示,定子线槽22的槽型为:bs0=0.9mm,bs1=3.7mm,bs2=3.7mm,hs0=0.6mm,hs1=0.1mm,hs2=10.2mm。定子2内径为97-107mm,定子2外径为140-150mm,高度为95-130mm,钢材为50W470,定子线槽22内设置扁铜线23,扁铜线23的直径为2.8×4.5mm,绝缘厚度为0.2mm,线包高度为25mm,第一硅钢片211材料为50W470,供电电压为60V/72V,交流最大电流为285A。根据设计好的定子线槽22对定子2的大小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定子以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子,包括由第一硅钢片(211)冲压合成的铁芯(21),第一硅钢片(211)上设置定子线槽(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槽(22)个数45,所述定子线槽(22)的槽型为:bs0=0.9mm,bs1=3.7mm,bs2=3.7mm,hs0=0.6mm,hs1=0.1mm,hs2=10.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包括由第一硅钢片(211)冲压合成的铁芯(21),第一硅钢片(211)上设置定子线槽(2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槽(22)个数45,所述定子线槽(22)的槽型为:bs0=0.9mm,bs1=3.7mm,bs2=3.7mm,hs0=0.6mm,hs1=0.1mm,hs2=10.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内径97-107mm,定子(2)外径140-150mm,高度为110-130mm,钢材为50W470,定子线槽(22)内设置扁铜线(23),扁铜线(23)尺寸为2.8×4.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铜线(23)弯折嵌装在定子线槽(22)内形成三相绕组(26),所述三相绕组(26)向外延伸出三个出线端(25)。4.一种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定子(2),还包括由第二硅钢片冲压合成的转子(33),第二硅钢片上设置转子线槽(331),转子线槽(331)数量范围为33-42个均布,所述转子线槽(331)的槽型为:bs0=0.80mm,bs1=3.00mm,bs2=1.60mm,hs0=0.30mm,hs1=0.70mm,hs2=15.7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3)为铸铝转子,第二硅钢片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钧吕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速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