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693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包括空气冷却器、气泵、输气管、喷气管、滚轮、电机、滑块、清洁环以及电缆主体,所述空气冷却器左侧设置气泵,所述气泵左端安装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下端安装移动套,所述输气管下端装配喷气管,该设计方便降低移动套内的温度,所述滑块内部设置电机以及滚轮,所述电机下端设置滚轮,所述滑块内端装配清洁环,所述清洁环内端设置电缆主体,所述喷气管下侧设置滑块、清洁环以及电缆主体,该设计方便对电缆主体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方便降温,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
本技术是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属于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一般需要用到防护套管对电缆进行保护,防护套管承受持续温度:60℃-260℃,承受瞬间1650℃约15-30秒;绝缘性能:平均值:15kV;最小值10kV;最大值40kV,使用的套管具有防油、防水、阻挡熔铁喷溅、耐磨损的特点。目前使用的套管一般不能对电缆进行降温,导致电缆工作环境温度高,容易引起电缆的的绝缘层以及覆盖层快速老化,电缆一般埋在地下,不方便进行维护,容易引起电缆的失火,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对电缆进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在覆盖层表面,容易引起水柱与套管空气内的灰尘对电缆主体进行腐蚀,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方便降温,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包括移动套、降温装置以及清洁装置,所述移动套上端设置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下侧设置清洁装置,所述移动套内端安装清洁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空气冷却器、气泵、输气管以及喷气管,所述移动套上端安装空气冷却器,所述空气冷却器左侧设置气泵,所述移动套上侧设置气泵,所述气泵左端安装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下端安装移动套,所述移动套内部顶端设置喷气管,所述输气管下端装配喷气管,所述输气管下端穿过移动套与喷气管相连接,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滚轮、电机、滑块、清洁环以及电缆主体,所述移动套内端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内部设置电机以及滚轮,所述电机下端设置滚轮,所述滑块内端装配清洁环,所述清洁环内端设置电缆主体,所述移动套内部装配电缆主体以及清洁环,所述喷气管下侧设置滑块、清洁环以及电缆主体,所述滚轮内端设置电缆主体。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电机以及滚轮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对称设置在清洁环左右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冷却器上端设置进气管,且进气管内部设置单向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气泵与移动套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与移动套通过螺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套内端对称加工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内部均设置滚轮以及滑块。进一步地,所述喷气管下端均匀加工两个以上出气孔,所述气泵与空气冷却器通过管道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本技术通过添加空气冷却器、气泵、输气管以及喷气管,该设计方便降低移动套内部的温度,方便电缆的正常工作,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套管一般不能对电缆进行降温,导致电缆工作环境温度高,容易引起电缆的的绝缘层以及覆盖层快速老化,电缆一般埋在地下,不方便进行维护,容易引起电缆的失火,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添加滚轮、电机、滑块、清洁环以及电缆主体,该设计方便对电缆主体表面的水珠进行清理,解决了有的对电缆进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在覆盖层表面,容易引起水珠与套管空气内的灰尘对电缆主体进行腐蚀,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的弊端。因添加进气管以及单向控制阀,该设计方便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器内部,因添加连接杆,该设计方便气泵的安装,因添加螺栓,该设计提高了空气冷却器与移动套连接的紧密性,因添加滑槽,该设计方便对滑块以及滚轮的安装,因添加出气孔,该设计方便气体进入移动套内部,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方便降温,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中降温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中清洁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移动套、2-降温装置、3-清洁装置、21-空气冷却器、22-气泵、23-输气管、24-喷气管、31-滚轮、32-电机、33-滑块、34-清洁环、34-电缆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包括移动套1、降温装置2以及清洁装置3,移动套1上端设置降温装置2,降温装置2下侧设置清洁装置3,移动套1内端安装清洁装置3。降温装置2包括空气冷却器21、气泵22、输气管23以及喷气管24,移动套1上端安装空气冷却器21,空气冷却器21左侧设置气泵22,移动套1上侧设置气泵22,气泵22左端安装输气管23,输气管23下端安装移动套1,移动套1内部顶端设置喷气管24,输气管23下端装配喷气管24,输气管23下端穿过移动套1与喷气管24相连接,该设计方便对移动套1内部进行降温。清洁装置3包括滚轮31、电机32、滑块33、清洁环34以及电缆主体35,移动套1内端设置滑块33,滑块33内部设置电机32以及滚轮31,电机32下端设置滚轮31,滑块33内端装配清洁环34,清洁环34内端设置电缆主体35,移动套1内部装配电缆主体35以及清洁环34,喷气管24下侧设置滑块33、清洁环34以及电缆主体35,滚轮31内端设置电缆主体35,该设计方便对电缆主体35进行清理。滑块33、电机32以及滚轮31均设有两个,两个滑块33对称设置在清洁环34左右两端,空气冷却器21上端设置进气管,且进气管内部设置单向控制阀,气泵22与移动套1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空气冷却器21与移动套1通过螺栓相连接,移动套1内端对称加工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内部均设置滚轮31以及滑块33,喷气管24下端均匀加工两个以上出气孔,气泵22与空气冷却器21通过管道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本技术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32,电机32工作带动滚轮31沿着滑槽向左滚动,滚轮31向左滚动带动电机32向左移动,电机32向左移动带动滑块33向左移动,滑块33向左移动带动清洁环34向左移动,清洁环34向左移动对电缆主体35进行清理,同时滑块33向左移动带动移动套1向左移动,进而带动降温装置2向左移动,该设计方便对电缆主体34进行清理。工作人员开启单向控制阀,空气进入空气冷却器21内部,然后工作人员启动空气冷却器21,空气冷却器21工作将空气吸入并对空气进行降温,然后工作人员启动气泵22,气泵22工作抽取空气冷却器21内的冷空气,冷空气经过气管以及输气管23进入喷气管24内部,因喷气管24下端均匀加工两个以上出气孔,所以冷空气通过两个以上出气孔进入移动套1内部,冷空气与移动套1内的空气进行冷热交换,该设计加强了电缆的散热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包括移动套(1)、降温装置(2)以及清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1)上端设置降温装置(2),所述降温装置(2)下侧设置清洁装置(3),所述移动套(1)内端安装清洁装置(3);所述降温装置(2)包括空气冷却器(21)、气泵(22)、输气管(23)以及喷气管(24),所述移动套(1)上端安装空气冷却器(21),所述空气冷却器(21)左侧设置气泵(22),所述移动套(1)上侧设置气泵(22),所述气泵(22)左端安装输气管(23),所述输气管(23)下端安装移动套(1),所述移动套(1)内部顶端设置喷气管(24),所述输气管(23)下端装配喷气管(24),所述输气管(23)下端穿过移动套(1)与喷气管(24)相连接;所述清洁装置(3)包括滚轮(31)、电机(32)、滑块(33)、清洁环(34)以及电缆主体(35),所述移动套(1)内端设置滑块(33),所述滑块(33)内部设置电机(32)以及滚轮(31),所述电机(32)下端设置滚轮(31),所述滑块(33)内端装配清洁环(34),所述清洁环(34)内端设置电缆主体(35),所述移动套(1)内部装配电缆主体(35)以及清洁环(34),所述喷气管(24)下侧设置滑块(33)、清洁环(34)以及电缆主体(35),所述滚轮(31)内端设置电缆主体(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耐磨防护套管,包括移动套(1)、降温装置(2)以及清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套(1)上端设置降温装置(2),所述降温装置(2)下侧设置清洁装置(3),所述移动套(1)内端安装清洁装置(3);所述降温装置(2)包括空气冷却器(21)、气泵(22)、输气管(23)以及喷气管(24),所述移动套(1)上端安装空气冷却器(21),所述空气冷却器(21)左侧设置气泵(22),所述移动套(1)上侧设置气泵(22),所述气泵(22)左端安装输气管(23),所述输气管(23)下端安装移动套(1),所述移动套(1)内部顶端设置喷气管(24),所述输气管(23)下端装配喷气管(24),所述输气管(23)下端穿过移动套(1)与喷气管(24)相连接;所述清洁装置(3)包括滚轮(31)、电机(32)、滑块(33)、清洁环(34)以及电缆主体(35),所述移动套(1)内端设置滑块(33),所述滑块(33)内部设置电机(32)以及滚轮(31),所述电机(32)下端设置滚轮(31),所述滑块(33)内端装配清洁环(34),所述清洁环(34)内端设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朕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浩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