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61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包括井座,所述井座中放置有井盖,井盖的周壁上延伸有卡块,所述井座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卡嵌配合的卡槽,井座上设置有缓压板,卡槽中放置有对井盖滑动行程限位的限位块,通过缓压板增大了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井盖对井座的压力,降低井座下沉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沉井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井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沉井盖结构。
技术介绍
通过现场雨污水井盖的调查,井盖安装时井盖下部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及模块井砌筑时混凝土填充的饱满程度是导致井盖沉降和撕裂的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不密实,容易受雨水浸入,水损坏严重导致井盖下沥青剥落,导致井盖下沉。雨污水井砌筑过程中,模块内混凝土灌缝不密实,局部井模块碾压后出现压碎及裂纹,导致井盖不均匀沉降,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井盖高低不平,车轮碾压后导致部分井盖被撕裂。目前,市场上的井盖结构,参考图4,它包括井座,井座1从上往下的剖视图的形状为T字形,井座上放置有井盖3,井盖3的上表面与地面平行。上述井盖结构虽然通过井盖3完成排水的功能,但其由于井盖3与井座1的接触面积小,经过车辆的碾压,井盖1容易挤压井座3而使井盖与井座整体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优点是减少井盖下沉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包括井座,所述井座中放置有井盖,井盖的周壁上延伸有卡块,所述井座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卡嵌配合的卡槽,井座上设置有缓压板,卡槽中放置有对井盖滑动行程限位的限位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井盖放置到井座的过程中,将井盖的限位块沿卡槽的长边放入,当限位块落于卡槽的底侧时,通过旋转井盖,将限位块旋入到卡槽的短边里面,此时设置在井盖外壁的缓压板位于井盖周围的底面上,通过在缓压板上浇筑沥青,使缓压板与埋于地面以下,当车辆碾压在井盖上时,由于缓压板增大了井盖与地面的受力面积,故减少了井盖对井座的压力,从而减少了井盖下沉的效果,限位块卡入到卡槽中后,防止由于车辆碾压而跳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的上侧延伸有便于施工者从卡槽中取出限位块的折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井盖旋入到卡槽中去后,井盖的还可以在卡槽中旋动,为了防止井盖在井座中旋转,在卡槽的长边中塞设有限位块,而限位块在塞入到卡槽中后,后期施工者对井盖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时,限位块便会阻碍施工者取出井盖,而限位块延伸的折板放置在缓压板上,方便了施工者通过缓压板而取出限位块,从而方便了井盖的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座的内壁延伸有供井盖摆放的盛井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井盖的下表面放置在盛井环的上表面后,井盖与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会增大,从而减少了井盖对井座的压强,减少了井盖带动井座下降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的底侧向下延伸有加强柱,加强柱的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井盖底侧固定的加强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与加强柱的配合,地面车辆对井盖的压力分解为对加强柱的挤压力和对井座的压力,从而减少了井盖对井座的压力,减少了井盖下沉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的底端开设有用于减少井盖对盛井环的压力的拱形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井盖的底端设置为拱形结构的原因是,当车辆碾压井盖时,井盖的底端将井盖受到的压力分解为井盖对井座的压力以及井盖对井座的周壁的挤压力,从而减少了井盖对井座的压力,进一步减少了井盖下沉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的上侧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排水槽,井盖的上表面延伸有增大摩擦的条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表面的条纹增大了摩擦力,减少车辆或者行人在井盖上滑倒的情况,排水槽则用以对路面的积水进行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上螺纹连接有与盛井环配合的加固螺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螺栓将井盖与盛井环固定,从而减少了由于车辆的碾压而造成的井盖的跳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供使用者提起井盖的提拉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者需要将井盖从井座中取出时,使用者通过旋转井盖已经将卡块旋至卡槽的长边处,为了方便使用者往上从井座中提出井盖,排水槽中开设有提拉槽,使用人员将钩子伸入排水槽并勾住提拉槽,这样便方便了提拉井盖。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有缓压板,增大了井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井盖对井座的压力;2、设有拱形槽,将井盖受到的压力分解,减少井盖对井座的压力;3、设有加强筋与加强柱,进一步将井盖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对井座的压力及对井盖的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为了凸显井盖与井座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为了凸显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为了凸显加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现有技术中井座与井盖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井座;2、地面;3、井盖;4、盛井环;5、缓压板;6、卡槽;7、卡块;9、限位块;10、折板;11、拱形槽;12、加强柱;13、加强筋;14、加固螺栓;15、排水槽;16、提拉槽;17、铁钩;18、条纹;19、热沥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考图1,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包括井座1,井座1上放置有井盖3,井盖3的上表面延伸有增大摩擦力的条纹18,条纹18减少了车辆在井盖3的表面滑动的情况。参考图2,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盛井环4,盛井环4的直径小于井座1的直径,盛井环4供井盖3盛放,井座1上设置有缓压板5,缓压板5与井座1固定连接,井盖3的上侧螺接有加固螺栓14,结合图3,加固螺栓14将井盖3与盛井环4连接,施工者通过将加固螺栓14与盛井环4分离,使用者再竖直向上提升井盖4便可打开井盖4。缓压板5沿井盖3的轴心向外延伸,并且缓压板5的底侧抵触在地面2的上表面,缓压板5上铺设有热沥青19并将热沥青19碾压至与井盖3水平,通过热沥青19将缓压板5与地面2连接,从而井座1与地面2连接。缓压板5将车辆对井盖3的压力负荷分散给地面2,从而减少井盖3对井座1的压力,从而减少井盖3带动井座1下降的情况,同时缓压板5增大了井座1与底面2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井盖3对井座1的压强。参考图2,为了限制井盖3在井座1上的转动,井盖3底侧的周壁延伸有卡块7,井座1的周壁开设有与卡块7卡嵌配合的卡槽6,卡槽6的形状为L形。井盖3在放置到盛井环4的过程中,先将井盖3的卡块7沿L形卡槽6竖直向下滑动并滑动到L形卡槽6的底端,同时水平旋转井盖3,使井盖3周壁的卡块7水平转入L形卡槽6的短边。同时,施工者将限位块9放入卡槽6的长边中,限位块9避免井盖3周壁的卡块7从卡槽6的短边滑至卡槽6的长边。参考图2,当需要对井盖3取出时更换或者维护时,为了方便使用者从井座1中取出井盖3,即限位块9能容易从卡槽6中取出,限位块9上延伸有折板10,折板10的底侧抵触在缓压板5的上表面。参考图3,为了进一步减少井盖3下沉的情况,井盖3的底端设有拱形槽11,形成类似拱桥的结构,拱形槽11的拱形结构将井盖3受到的压力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为井盖3对盛井环4的纵向压力,另一部分为井盖3对井座1的内壁的水平挤压力,通过力的分解可知,井盖3原先受到的压力,比经拱形槽11分解后井盖3对盛井环4的纵向压力大,故减少了原先井盖3对盛井环4的压力,减少井盖3带动盛井环4下降的情况。井盖3的底端延伸有加强柱12,加强柱12的周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井盖3的底侧固定连接的加强筋13,通过加强柱12与加强筋13的配合,井盖3受到的压力传递给加强柱12,加强柱12将压力的一部分分解为加强柱12对加强筋3的推力,此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沉井盖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井座(1),所述井座(1)中放置有井盖(3),井盖(3)的周壁上延伸有卡块(7),所述井座(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7)卡嵌配合的卡槽(6),井座(1)上设置有缓压板(5),卡槽(6)中放置有对井盖(3)滑动行程限位的限位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井座(1),所述井座(1)中放置有井盖(3),井盖(3)的周壁上延伸有卡块(7),所述井座(1)的内壁上开设有供卡块(7)卡嵌配合的卡槽(6),井座(1)上设置有缓压板(5),卡槽(6)中放置有对井盖(3)滑动行程限位的限位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9)的上侧延伸有便于施工者从卡槽(6)中取出限位块(9)的折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井座(1)的内壁延伸有供井盖(3)摆放的盛井环(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井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井盖(3)的底侧向下延伸有加强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