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27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收料机,包括堆料装置;所述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伺服马达(1)、接料气缸(2)、输送带(3)、伺服堆料马达(4)、承载装置(9)、堆(10)、计数器以及顶升杆(11);所述输送带(3)通过输送带伺服马达(1)驱动运动;所述输送带(3)上设置有承载装置(9);所述输送带(3)的上方具有堆料架(10);所述堆料架(10)上设置有计数器、接料气缸(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具有以下优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实现一人多台机器同时操作,解决了人员紧张问题,降低人工成本。避免人员接触产品,提供产品品质。避免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产品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可实现全自动堆料过程。

Automatic fee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pile feed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conveyor belt servo motor (1), a feed cylinder (2), a conveyor belt (3), a servo heap motor (4), a bearing device (9), a pile (10), a counter and a lifting rod (11), and the conveyor belt (3) drives the movement through a conveyor belt servo motor (1). The conveyer belt (3)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device (9), the top of the conveyer belt (3) is provided with a heap stand (10), and a counter and a feeding cylinder (2) are arranged on the heap rack (10). The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operation of more than one machine can be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 of personnel tension is solved, and the labor cost is reduced. Avoid personnel contact with products and provide product quality. The product is deformed by avoiding improper operation of personnel, and the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full automatic stack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收料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料机,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收料机。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收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产品品质不能保证,并且当收料机运行过中人员不能离开,需要时刻监控,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扰,此外由于人员无法控制拿握产品的力度,会导致产品受力不均引起产品变形。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员操作过程中不能保证产品的整齐性,从而给后续的操作流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收料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收料机,包括堆料装置;所述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伺服马达、接料气缸、输送带、伺服堆料马达、承载装置、堆料架、计数器以及顶升杆;所述输送带通过输送带伺服马达驱动运动;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承载装置;所述输送带的上方具有堆料架;所述堆料架上设置有计数器、接料气缸;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伺服堆料马达;所述伺服堆料马达驱动顶升杆上升下降。优选地,还包括送料带、斜坡;所述斜坡的任一端连接至送料带,并延伸至堆料装置的任一侧;所述输送带与承载装置紧固连接。优选地,承载装置包括前挡架片、后挡架片;所述前挡架片、后挡架片各自独立安装在输送带上;当前挡架片、后挡架片位于输送带的平坦段上时,所述前挡架片、后挡架片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输送带的平坦段;所述前挡架片、后挡架片之间的空间构成产品承载定位空间。优选地,所述前挡架片、后挡架片为L形,L形结构的横段接触连接输送带,且位于产品承载定位空间的外部,L形结构的竖段的顶部延伸出弧形导向板,前挡架片的弧形导向板、后挡架片的弧形导向板之间形成导向扩口,即,承载装置的端部具有弧度,形成敞口,构成产品的导向位。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堆料装置上。优选地,顶升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优选地,所述接料气缸将产品接至堆料架中,计数器对堆料架中的产品进行计数;当产品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所述顶升杆下降,使堆料架中的产品下落至承载装置中,然后输送带前进一单位,使得下一个承载装置能够承载产品;所述顶升杆上的限位装置调整没有在承载装置摆正的产品的位置,进而使产品沿横向与承载装置垂直;所述产品沿承载装置的导向扩口滑落至承载装置内。优选地,所述顶升杆设置在输送带两侧;所述输送带的宽度小于产品的宽度。优选地,还包括触摸屏、机架;所述机架设置在堆料装置的外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优选地,顶升杆能够在支撑位和释放位之间移动;位于支撑位时,顶升杆顶端的位置高于承载装置的顶端,并与产品的底部相接触;位于释放位时,顶升杆顶端的位置低于承载装置的底端,并与产品的底部相脱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实现一人多台机器同时操作,解决了人员紧张问题,降低人工成本。2、避免人员接触产品,提供产品品质。3、避免人员操作不当造成产品变形,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可实现全自动堆料过程。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的送料带与斜坡的连接关系。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的送料装置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收料机,包括堆料装置;所述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伺服马达1、接料气缸2、输送带3、伺服堆料马达4、承载装置9、堆料架10、计数器以及顶升杆11;所述输送带3通过输送带伺服马达1驱动运动;所述输送带3上设置有承载装置9;所述输送带3的上方具有堆料架10;所述堆料架10上设置有计数器、接料气缸2;所述输送带3的下方设置有伺服堆料马达4;所述伺服堆料马达4驱动顶升杆11上升下降。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还包括送料带7、斜坡6;所述斜坡6的任一端连接至送料带7,并延伸至堆料装置的任一侧;所述输送带3与承载装置9紧固连接。所述承载装置9包括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各自独立安装在输送带上;当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位于输送带3的平坦段上时,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输送带3的平坦段;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之间的空间构成产品承载定位空间。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为L形,L形结构的横段15接触连接输送带3,且位于产品承载定位空间的外部,L形结构的竖段16的顶部延伸出弧形导向板14,前挡架片的弧形导向板14、后挡架片的弧形导向板14之间形成导向扩口17,即,承载装置9的端部具有弧度,形成敞口,构成产品的导向位。以本技术提供的结构为基础的进一步改进中,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优选的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所述送料带7将产品移至堆料装置,所述堆料装置将产品进行堆叠的工作过程;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堆料装置上。所述顶升杆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接料气缸2将产品接至堆料架10中,计数器对堆料架10中的产品进行计数;当产品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所述顶升杆11下降,使堆料架10中的产品下落至承载装置9中,然后输送带3前进一单位,使得下一个承载装置9能够承载产品;所述顶升杆11上的限位装置调整没有在承载装置9摆正的产品的位置,进而使产品沿横向与承载装置9垂直;所述产品沿承载装置9的导向扩口17滑落至承载装置9内。所述顶升杆11设置在输送带3两侧;所述输送带3的宽度小于产品的宽度。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收料机,还包括触摸屏、机架5;所述机架5设置在堆料装置的外侧;所述机架5上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机架5上。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顶升杆11能够在支撑位和释放位之间移动;位于支撑位时,顶升杆11顶端的位置高于承载装置9的顶端,并与产品的底部相接触;位于释放位时,顶升杆11顶端的位置低于承载装置9的底端,并与产品的底部相脱离。具体地说,人员在设置在机架5上的触摸屏进行操作,触摸屏控制PLC,PLC控制输送带伺服马达1、接料气缸2、伺服堆料马达4等相关部件设备,产品通过斜坡6移至送料带7上,所述送料带7将产品传送至堆料装置中;当产品到达接料气缸2,即堆料架10下方时,接料气缸2将产品吸附起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顶升杆11的原始状态一直处于堆料架10内,并处于上升状态;堆料装置中计数器开始计数,当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收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堆料装置;所述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伺服马达(1)、接料气缸(2)、输送带(3)、伺服堆料马达(4)、承载装置(9)、堆料架(10)、计数器以及顶升杆(11);所述输送带(3)通过输送带伺服马达(1)驱动运动;所述输送带(3)上设置有承载装置(9);所述输送带(3)的上方具有堆料架(10);所述堆料架(10)上设置有计数器、接料气缸(2);所述输送带(3)的下方设置有伺服堆料马达(4);所述伺服堆料马达(4)驱动顶升杆(11)上升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堆料装置;所述堆料装置包括输送带伺服马达(1)、接料气缸(2)、输送带(3)、伺服堆料马达(4)、承载装置(9)、堆料架(10)、计数器以及顶升杆(11);所述输送带(3)通过输送带伺服马达(1)驱动运动;所述输送带(3)上设置有承载装置(9);所述输送带(3)的上方具有堆料架(10);所述堆料架(10)上设置有计数器、接料气缸(2);所述输送带(3)的下方设置有伺服堆料马达(4);所述伺服堆料马达(4)驱动顶升杆(11)上升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带(7)、斜坡(6);所述斜坡(6)的任一端连接至送料带(7),并延伸至堆料装置的任一侧;所述输送带(3)与承载装置(9)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承载装置(9)包括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各自独立安装在输送带上;当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位于输送带(3)的平坦段上时,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输送带(3)的平坦段;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之间的空间构成产品承载定位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架片(12)、后挡架片(13)为L形,L形结构的横段(15)接触连接输送带(3),且位于产品承载定位空间的外部,L形结构的竖段(16)的顶部延伸出弧形导向板(14),前挡架片的弧形导向板(14)、后挡架片的弧形导向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光路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