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59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涉及圆盘剪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第二刀轴;所述第二刀轴的端部与传动箱通过组合轴承连接;所述传动箱通过推力轴承与滚珠丝杠连接,所述滚珠丝杠通过端盖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结构复杂、调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Axial backlash adjusting device and disc shea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xial side gap adjusting device and a disc shear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disc shears includes a frame, a frame with a second cutter shaft installed in the frame, the end part of the second cutter shaft and the transmission box connected by a combined bearing; the drive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ball screw through a thrust bearing, and the ball screw is used. The screw rod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rough the end cover, and the screw rod of the ball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peed reducer.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are that the adjustment structure is complex and the adjustment effect is p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
本技术涉及圆盘剪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
技术介绍
圆盘剪在冶金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切带材的边部缺陷,提高产品的边部质量,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影响圆盘剪剪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剪刃侧隙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带材经过轧制后需要在精整设备上进行进一步处理,比如矫直板型、表面清洗、涂油、边部裁切等。其中边部裁切是其中很重要一项,直接影响着成品的质量。目前,使用圆盘剪机构对铝带材的边部裁切,圆盘剪的侧隙调整和重叠量调整是直接关系到切边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能够使圆盘剪间隙进行准确、稳定调节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圆盘剪圆盘刀位置调节结构复杂或不能准确进行位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结构复杂、调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第二刀轴;所述第二刀轴的端部与传动箱通过组合轴承连接;所述传动箱通过推力轴承与滚珠丝杠连接,所述滚珠丝杠通过端盖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与所述机架通过螺钉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箱与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刀轴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刀轴轴向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将采集的位移信号传送至控制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减速器;所述机架内还安装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内安装有第一刀轴,所述第一刀轴一端安装有第一刀刃组件;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偏心套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刀轴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偏心套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偏心套与所述第一刀轴之间设有第一轴承。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键固定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入轴。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结构复杂、调节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盘剪,包括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内安装有第二刀轴;第二刀轴的端部与传动箱通过组合轴承连接;传动箱通过推力轴承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通过端盖固定在机架上;滚珠丝杠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连接。使用时,第二刀轴通过组合轴承与传动箱连接,传动箱通过推力轴承与滚珠丝杠连接,滚珠丝杠通过端盖固定在机架上。滚珠丝杠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连接在一起。第二减速器转动,带动丝杠轴向移动,拉动或推动第二刀轴轴向窜动,实现圆盘刀侧隙调整功能。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圆盘剪,包括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中,轴向侧隙调节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轴向侧隙调节装置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圆盘剪与本技术提供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剪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剪中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剪中第一销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剪中传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剪中浮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1-机架;12-偏心套;13-第一刀轴;14-第二刀轴;15-圆盘刀;16-第一减速器;17-第二减速器;18-输入轴;19-主传动轴;20-滚珠丝杠;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组合轴承;26-第一销轴;27-第一滑块;28-第二销轴;29-第二滑块;30-第一轴承;31-第二轴承;32-浮动盘;33-传动盘;34-传动箱;35-推力轴承;36-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包括:机架11,机架11内安装有第二刀轴14;第二刀轴14的端部与传动箱34通过组合轴承25连接;传动箱34通过推力轴承35与滚珠丝杠20连接,滚珠丝杠20通过端盖36固定在机架11上;滚珠丝杠20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17连接。圆盘剪工作时,根据剪切带材的厚度和材料的不同,需要调节二个圆盘刀15的端面间距。即侧隙调整。使用时,第二刀轴14通过组合轴承25与传动箱34连接,传动箱34通过推力轴承35与滚珠丝杠20连接,滚珠丝杠20通过端盖36固定在机架11上。滚珠丝杠20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17连接在一起。第二减速器17转动,带动丝杠轴向移动,拉动或推动第二刀轴14轴向窜动,实现圆盘刀15侧隙调整功能。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手轮,第二手轮安装在第二减速器17的输入轴18。使用时,第一刀轴13刀轴相对于机架11轴向固定,第二刀轴14可相对机架11轴向窜动。第二刀轴14通过组合轴承25与传动箱34连接,传动箱34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及圆盘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第二刀轴;所述第二刀轴的端部与传动箱通过组合轴承连接;所述传动箱通过推力轴承与滚珠丝杠连接,所述滚珠丝杠通过端盖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第二刀轴;所述第二刀轴的端部与传动箱通过组合轴承连接;所述传动箱通过推力轴承与滚珠丝杠连接,所述滚珠丝杠通过端盖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的丝杠与第二减速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机架通过螺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与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轴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刀轴轴向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将采集的位移信号传送至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侧隙调节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新远大冶金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