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31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观察窗、除尘器、进风口、净化器、管道、过滤器、输送管、排气口、排气筒、电机,所述圆柱体机身与“回”型观察窗采用嵌合连接,所述机身左侧面贯穿连接中空圆柱体管道右侧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管道左侧面贯穿连接除尘器右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设有过滤器,当废气从机身进入到过滤器中,通过过滤器中的吸附层,吸附废气中的颗粒,接着将吸附的颗粒从排污口排出,然后再接着通过过滤层,过滤空气的质量,使空气的质量达到正常标准,最后在进行排放,从而改善了周围的空气质量。

An improved laboratory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oved laboratory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nsists of a fuselage, an observation window, a dust collector, a air inlet, a purifier, a pipe, a filter, a conveying pipe, an exhaust port, an exhaust cylinder and a motor. The cylind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observation window,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fuselage is intersecting. The left side of the hollow cylinder pipe penetrates the right side of the dust collector. An improved laboratory exhaust gas treatment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When the exhaust gas is entered into a filter from the fuselage, the particles in the exhaust gas are adsorbed through the adsorption layer in the filter, then the adsorbed particles are discharged from the discharge port, then the quality of the air is filtered through the filter layer, so that the air quality is made. The volume is up to the normal standard, and finally discharged, thus improving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废气常用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热力燃烧法等。选用净化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县选用费用低、耗能少、无二次污染的方法,尽量做到化害为利,充分回收利用成分和余热。多数情况下,石油化工业因排气浓度高,采用冷凝、吸收、直接燃烧等方法;涂料施工、印刷等行业因排气浓度低,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914561.2的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试验台、风管、抽风机、废气处理池,所述风管的一端与试验台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机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一管道与废气处理池连接,在所述的废气处理池上设有排出口,所述废气处理池一侧设有净化盒,所述净化盒通过一废气排出管道与排出口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在设置有竹炭净化盒对有害气体进一步净化,能有效处理实验室产生的有害气体。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完全处理废气中的颗粒,容易使带有颗粒废气再次被排放,严重影响到周围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设备无法完全处理废气中的颗粒,容易使带有颗粒废气再次被排放,严重影响到周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观察窗、除尘器、进风口、净化器、管道、过滤器、输送管、排气口、排气筒、电机,所述圆柱体机身与“回”型观察窗采用嵌合连接,所述机身左侧面贯穿连接中空圆柱体管道右侧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管道左侧面贯穿连接除尘器右侧面,所述除尘器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进风口底部,所述机身内层设有净化器,所述机身内部焊接圆柱体过滤器,所述机身顶部贯穿连接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底部,所述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右侧面贯穿连接圆柱体排气筒左侧面,所述圆柱体排气筒右侧面电连接电机,所述圆柱体排气筒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排气口;所述过滤器由排污口、筒身、过滤层、吸附层、进气口、电机、顶盖、出气口组成,所述圆柱体筒身右侧面贯穿连接“L”型排污口左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内设有网格状过滤层,所述圆柱体筒身与网格状吸附层采用嵌合连接,所述圆柱体筒身左侧面贯穿连接进气口右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顶部焊接顶盖底泥,所述顶盖顶部截面焊接圆柱体电机,所述筒身右侧面与出气口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通过除尘器连接管道。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整体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贯穿连接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通过排气筒贯穿连接排气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两者的等边大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具有除尘功能。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设有过滤器,当废气从机身进入到过滤器中,通过过滤器中的吸附层,吸附废气中的颗粒,接着将吸附的颗粒从排污口排出,然后再接着通过过滤层,过滤空气的质量,使空气的质量达到正常标准,最后在进行排放,从而改善了周围的空气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过滤器示意图;图中:机身-1、观察窗-2、除尘器-3、进风口-4、净化器-5、管道-6、过滤器-7、排污口-701、筒身-702、过滤层-703、吸附层-704、进气口-705、电机-706、顶盖-707、出气口-708、输送管-8、排气口-9、排气筒-10、电机-1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1、观察窗2、除尘器3、进风口4、净化器5、管道6、过滤器7、输送管8、排气口9、排气筒10、电机11,所述圆柱体机身1与“回”型观察窗2采用嵌合连接,所述机身1左侧面贯穿连接中空圆柱体管道6右侧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管道6左侧面贯穿连接除尘器3右侧面,所述除尘器3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进风口4底部,所述机身1内层设有净化器5,所述机身1内部焊接圆柱体过滤器7,所述机身1顶部贯穿连接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8底部,所述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8右侧面贯穿连接圆柱体排气筒10左侧面,所述圆柱体排气筒10右侧面电连接电机11,所述圆柱体排气筒10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排气口9;所述过滤器7由排污口701、筒身702、过滤层703、吸附层704、进气口705、电机706、顶盖707、出气口708组成,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右侧面贯穿连接“L”型排污口701左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内设有网格状过滤层703,所述圆柱体筒身702与网格状吸附层704采用嵌合连接,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左侧面贯穿连接进气口705右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702顶部焊接顶盖707底泥,所述顶盖707顶部截面焊接圆柱体电机706,所述筒身702右侧面与出气口708为一体化结构。本专利所说的过滤层703具有过滤功能,所述吸附层704具有吸附功能。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采用机身1连接过滤器7,过滤层703具有过滤功能,吸附层704具有吸附功能,当废气从机身进入到过滤器中,通过过滤器中的吸附层,吸附废气中的颗粒,接着将吸附的颗粒从排污口排出,然后再接着通过过滤层,过滤空气的质量,使空气的质量达到正常标准,最后在进行排放,从而改善了周围的空气质量。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无法完全处理废气中的颗粒,容易使带有颗粒废气再次被排放,严重影响到周围的空气质量,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当废气从机身进入到过滤器中,通过过滤器中的吸附层,吸附废气中的颗粒,接着将吸附的颗粒从排污口排出,然后再接着通过过滤层,过滤空气的质量,使空气的质量达到正常标准,最后在进行排放,从而改善了周围的空气质量。具体如下所述:所述过滤器7由排污口701、筒身702、过滤层703、吸附层704、进气口705、电机706、顶盖707、出气口708组成,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右侧面贯穿连接“L”型排污口701左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内设有网格状过滤层703,所述圆柱体筒身702与网格状吸附层704采用嵌合连接,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左侧面贯穿连接进气口705右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702顶部焊接顶盖707底泥,所述顶盖707顶部截面焊接圆柱体电机706,所述筒身702右侧面与出气口708为一体化结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1)、观察窗(2)、除尘器(3)、进风口(4)、净化器(5)、管道(6)、过滤器(7)、输送管(8)、排气口(9)、排气筒(10)、电机(11),所述机身(1)与“回”型观察窗(2)采用嵌合连接,所述机身(1)左侧面贯穿连接中空圆柱体管道(6)右侧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管道(6)左侧面贯穿连接除尘器(3)右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3)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进风口(4)底部,所述机身(1)内层设有净化器(5),所述机身(1)内部焊接圆柱体过滤器(7),所述机身(1)顶部贯穿连接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8)底部,所述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8)右侧面贯穿连接圆柱体排气筒(10)左侧面,所述圆柱体排气筒(10)右侧面电连接电机(11),所述圆柱体排气筒(10)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排气口(9);所述过滤器(7)由排污口(701)、筒身(702)、过滤层(703)、吸附层(704)、进气口(705)、电机(706)、顶盖(707)、出气口(708)组成,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右侧面贯穿连接“L”型排污口(701)左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内设有网格状过滤层(703),所述圆柱体筒身(702)与网格状吸附层(704)采用嵌合连接,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左侧面贯穿连接进气口(705)右侧面,所述圆柱体筒身(702)顶部焊接顶盖(707)底泥,所述顶盖(707)顶部截面焊接圆柱体电机(706),所述筒身(702)右侧面与出气口(708)为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机身(1)、观察窗(2)、除尘器(3)、进风口(4)、净化器(5)、管道(6)、过滤器(7)、输送管(8)、排气口(9)、排气筒(10)、电机(11),所述机身(1)与“回”型观察窗(2)采用嵌合连接,所述机身(1)左侧面贯穿连接中空圆柱体管道(6)右侧面,所述中空圆柱体管道(6)左侧面贯穿连接除尘器(3)右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3)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进风口(4)底部,所述机身(1)内层设有净化器(5),所述机身(1)内部焊接圆柱体过滤器(7),所述机身(1)顶部贯穿连接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8)底部,所述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输送管(8)右侧面贯穿连接圆柱体排气筒(10)左侧面,所述圆柱体排气筒(10)右侧面电连接电机(11),所述圆柱体排气筒(10)顶部贯穿连接等边梯形的排气口(9);所述过滤器(7)由排污口(701)、筒身(702)、过滤层(703)、吸附层(704)、进气口(705)、电机(706)、顶盖(707)、出气口(708)组成,所述圆柱体筒身(702)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屏顾羊林张熔熔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