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士军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17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2:59
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小腿壳体下侧有与小腿壳体一体的足底板,大腿壳体下侧有滑动槽,小腿壳体上侧有连接孔,连接件连接所述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和与其匹配的滑动槽,将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固定在一起。其上下长短可调,透“X”光率好,使用时不需二次固定,节省人力、物力,防足下垂、使用舒适,内附有透气软衬,减少了固定支具对皮肤的挤压,可以有效防止病人固定后出现局部皮肤破损现象,避免根骨处皮肤破损或缺血性坏死现象的发生。

A fixed support for long and short adjustable lower extremity

A lower leg length adjustable fixed suppor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leg shell and a thigh shell are included, the lower side of the leg shell has a foot plate with the shell of the leg, a sliding groov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thigh shell, a connecting hole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leg shell, the joint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of the leg and the large leg shell,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sliding grooves that match it with the shell of the lower leg and the thigh shell. Its upper and lower length and short length can be adjusted, \X\ has good light rate. It does not need two times to fix, save manpower and material, prevent foot drooping and use comfortably with breathable soft lining. It reduces the extrusion of the fixed support to the skin. 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ocal skin damage after the patient's fixation, and avoid the skin damage or ischemia at the root bone. The occurrence of sexual necr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骨折、韧带损伤、膝关节损伤后非手术固定、术前固定、术后固定的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下肢固定产品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二种:一种是主体采用泡沫材料,并在一体的泡沫材料上打眼的下肢固定支具;另一种是把石膏绷带或高分子材料等放在水中浸泡或加热后,对下肢进行固定的支具。一、第一种产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所使用的泡沫材料不环保,材料本身在空气中会释放出一种化学气体,对人体的健康极为不利。采用这种固定支具对病人行固定作业后,人体排放的汗液与材料接触,还会产生一种难闻的异味。2.泡沫材料本身很软,对肢体起不到理想的固定效果,对骨折端的移位控制和约束力不强。3.该产品主体只有一个单元件,长短尺寸不能调整,膝曲角度不能调节。因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病人的肢体长度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对下肢固定时的膝关节不同病例屈曲角度的要求不同,致使该产品的科学性不高,临床应用问题较多。4.该种产品大多没有足部抗下垂装置,无法起到防止长期固定造成的下垂足病症的作用。二、第二种产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石膏绷带或高分子材料需经过浸水处理或浸水加热处理后,再行肢体固定作业,方法繁琐,临床操作不便。2.石膏、高分子材料软化后,一般同时需要2名人员对整个下肢进行缠绕操作,方法繁琐,既浪费人力,又耗费了医师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低。3.下肢骨折或损伤病人在治疗期内至少存在3个病理周期:肿胀期、消肿期、萎缩期。采用本产品进行固定时,当肿胀期过后,外固定的产品的围度基本不变,而肢体的围度会减小很多,致固定物体与肢体产生较大空隙,固定效果大打折扣。这时,一般需要拆除固定物,重新再打第2次固定。随着消肿期结束到萎缩期,可能需要再打第3次固定。以上方法极大浪费财力、物力和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低,同时对病人的康复也产生不利影响。4.如果病人肢体有外露伤口,此种固定产品和方法对医生换药、消毒等工作带来不便,也不利于伤口恢复状况及皮肤血运的观察。5.当每次拆除固定物品时,需用专用的石膏剪刀或电动石膏锯进行切割,既费力又可能对病人皮肤造成伤害,效率不高还具有一定的操作风险,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不便。6.石膏或高分子缠绕固定,透气性很差,长时间固定会产生较大异味。7.该产品会因操作手法的限制,对局部皮肤极易造成挤压,甚至破损,舒适感很差。8.重量较大,对下肢会产生不当的重力牵引,对骨折愈合不利。9.石膏或高分子缠绕固定到踝足部位时,由于在肢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常会出现根骨处皮肤破损或缺血性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上下长短可调,透“X”光率好,使用时不需二次固定,节省人力、物力,防足下垂、使用舒适,内附有透气软衬,减少了固定支具对皮肤的挤压,可以有效防止病人固定后出现局部皮肤破损现象,避免根骨处皮肤破损或缺血性坏死现象的发生。技术方案: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小腿壳体下侧有与小腿壳体一体的足底板,大腿壳体下侧有滑动槽,小腿壳体上侧有连接孔,连接件连接所述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和与其匹配的滑动槽,将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小腿壳体跟骨处开有根骨免压透气窗,小腿壳体小腿后侧肌群处开有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所述大腿壳体大腿后侧肌群处开有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所述根骨免压透气窗、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和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开口边缘为贴合皮肤的弧形。所述小腿壳体、大腿壳体和足底板内侧皆附着有可拆卸的内衬。所述内衬为透气的软衬。所述小腿壳体、大腿壳体的前侧和足底板的上侧开口,开口外壁连接有尼龙粘带。所述足底板下端连接有鞋底。所述鞋底为前薄后厚的楔形状。所述小腿壳体、大腿壳体和足底板是弹性板材制成的。所述滑动槽、连接孔数量皆为3个,分别为后侧1个,左右两侧各1个。优点和效果:1.不论是病人肢体的肿胀期、消肿期、还是萎缩期、均只需一名医生的一次固定操作,不需二次固定,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2.该固定支具主体由上、下两个单元和调节装置组合而成,以膝关节额状轴线为中心,调整调节装置,使固定支具的长度和膝关节0-15°范围内的屈曲角度得到改变,以进一步符合病人的实际下肢长度和对膝关节的不同屈曲角度固定要求,利于骨折、损伤病人的肢体力线保持和固定与康复。极大增加了治疗的科学性和病人的肢体适合性。3.主体采用弹性材料制作,既具有较强的硬度、又具有相应的弹性,可以满足临床医生对上肢固定力的强度要求。4.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产品的各个曲线、角度、压力分布等更加科学有效,适合性、贴服性得到极大改进,可以有效防止病人固定后出现局部皮肤破损现象。5.多道尼龙粘带设计,不需要反复缠绕,也不需要浸水处理或加热处理,节省人力和时间,极大方便临床医生的肢体固定作业,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肢体固定变得更方便、快捷。通过调节尼龙粘带的松紧度,使支具固定强度达到要求。6.在上下主体合适位置设有较大透气窗,既不影响肢体固定效果,又增加了肢体透气性,病人治疗舒服感增强,减少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带来的痛苦。7.设计有防足下垂的足底板,可有效防止病人在下肢固定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下垂足症状,解决了原固定方式的缺陷与不足。8.主体内设计有透气软衬,病人固定治疗舒适性得到进一步增加。9.透“X”光率好,“X”片显示更清晰,便于医学检查。10.足底设有防滑鞋底,为病人站立或步行训练增加安全性。11.跟骨处设计有根骨免压透气窗,可有效防止因长期固定出现的根骨皮肤发黑或缺血性坏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小腿部分立体图;图2、本技术立体图。所述标注为:1.小腿壳体、2.根骨免压透气窗、3.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4.连接孔、5.尼龙粘带、6.内衬、7.足底板、8.鞋底、9.滑动槽、10.连接件、11.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12.大腿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包括小腿壳体1和大腿壳体12,小腿壳体1下侧有与小腿壳体1一体的足底板7,小腿壳体1、大腿壳体12和足底板7采用PP材料的弹性板材制作,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强度。小腿壳体1跟骨处开有根骨免压透气窗2,小腿壳体1小腿后侧肌群处开有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3;大腿壳体12大腿后侧肌群处开有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11。根骨免压透气窗2、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3、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11开口边缘为贴合皮肤的弧形。小腿壳体1、大腿壳体12和足底板7内侧皆附着有可拆卸的透气软内衬6,能够方便的粘贴安装和撕扯拆卸。大腿壳体12下侧设有3个滑动槽9,分别为后侧1个,左右两侧各1个滑动槽9。小腿壳体1上侧设有3个与滑动槽9相匹配的连接孔4,连接件10连接所述小腿壳体1和大腿壳体12,所述连接件10穿过连接孔4,能够在滑动槽内9内任意处固定;小腿壳体1、大腿壳体12的前侧和足底板7的上侧开口,开口外侧还粘有连接夹子,连接夹子套有连接环,连接环上套有尼龙粘带5。足底板7下端用胶粘接有前薄后厚的楔形状橡胶鞋底8。所述小腿壳体1、大腿壳体12和足底板7不仅可以使用PP材料的弹性板材制作,也可以使用PE、橡胶、钢板等其他材料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小腿壳体下侧有与小腿壳体一体的足底板,大腿壳体下侧有滑动槽,小腿壳体上侧有连接孔,连接件连接所述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和与其匹配的滑动槽,将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小腿壳体下侧有与小腿壳体一体的足底板,大腿壳体下侧有滑动槽,小腿壳体上侧有连接孔,连接件连接所述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和与其匹配的滑动槽,将小腿壳体和大腿壳体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壳体跟骨处开有根骨免压透气窗,小腿壳体小腿后侧肌群处开有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所述大腿壳体大腿后侧肌群处开有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长短可调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骨免压透气窗、小腿后侧肌群透气窗和大腿后侧肌群透气窗开口边缘为贴合皮肤的弧形。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董士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